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入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事件频发,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活跃、热衷参与,网络舆情事件在高校传播迅速并造成严重后果。高校管理部门应该在一定的原则下,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正确处理网络舆情事件,保障高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只关注大学生的学历教育和知识教育,而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水平的关注,在面临因大学生道德缺失、心理危机而引起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时,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预警的应对能力考验着高校的举措能否经受得起媒体和社会大众的检验。传播阈值概念的提出,对加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研判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高效传播引发了越来越多的高校网络舆情问题,使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样而复杂的特点。同时,高校突发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方法及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强烈冲击,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条件下不断拓宽渠道、创新模式。在应对突发网络舆情问题上,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从预警机制、舆论引导、危机干预、后期处理等方面加强在突发性网络舆情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开始通过网络进行传播,高校师生是网络信息传播最为活跃的群体,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不可避免。本文包含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种类、特点和成因,并对如何正确引导处置网络舆情做出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注重分析网络舆情”。鉴于当前应对网络舆情的诸多误区,地方政府应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理性面对网络负面新闻,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不能把网络表达等同完整民意。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高校内部社会转型的问题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困惑交织在一起,给高校的发展及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应构建高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加强危机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和综合协调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危机预案;构建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动态的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桥头堡作用,以此来避免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特大校车事故频发,校车网络舆情展现出爆炸性、指向性、互动性、传染性、周期性等特点,对政府的校车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校车网络舆情得不到妥善处理,极可能诱发网民的不满情绪及不测行为的发生,进而破坏和谐的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的稳定。对此,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包括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校网络舆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影响,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情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有效引领高校网络舆情健康发展。强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要构建校园网络监控机制、网络舆情解读辨析机制和快速干预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需要构建覆盖融入机制和理论创新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突发性、广泛性、匿名性等特点。近年来,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但是仍然存在处理方式单一、舆情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校应建立新型的舆论引导机制、及时有效地回应网上舆论、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监测机制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网络舆情成为影响和导致大学生群体事件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通过网络舆情的特征,分析其与大学生行动的联系,并探讨有效的阻断机制,这对于维护校园秩序和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安全阀”的一种具体形式,在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网民与政府的互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由于网络舆情匿名性强、言论自由度大、影响范围广、即时性强等特征,它在作为社会“安全阀”发生作用时,容易出现“乌合之众”的倾向、被反动分子利用、影响政府决策等弊端.需要完善舆情出口,建立问政平台;加强普法教育,建设网络文明;建立相应机制,督办舆情事件,趋利避害发挥网络舆情的社会“安全阀”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掌握高校网络舆情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必须开展网络舆情分析和引导工作。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形成的自发性、内容的多元化、传播的多样化、演变的难料性等特征。从网络舆情的引导主体、引导对象、内在逻辑、引导规律来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具有现实可行性。要运用哲学思维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存在境域、立场定位、手段选择、价值目标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能为消解公共政策公信力危机提供支持,进而保障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以及公共利益的价值实现。针对网络舆情自发性、零散性和某些非理性等特点,提出需要逐步扩大网络领域的公众参与,培育网民理性参与的素质和能力,规范参与原则,完善网络舆情的公共政策吸纳机制,使其为提高公共政策公信力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以新媒体为主的网络技术发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开展制造了难以调控与监管的空间.高校应根据网络舆情中的积极因素和正向优势,通过创建预报机制、教育平台、社会支持系统、保障体系四个层面的机制,确保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掌控校园网络舆情对于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和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从内容和传播的平台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须多部门联手建立起相应的掌控机制,实施多方面可操作性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情是现实社会中舆情的反映,它既可以通过正面的宣传引导广大网民共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也可以由于负面的喧嚣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安定。应通过建立应对处置机制、网络评论员队伍、培养意见领袖等对策,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监控与引导。  相似文献   

18.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任何一个网络行为主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不辨真假。近年来,高校学生因为散布、转发网络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表明高校网络普法教育和网络舆情治理方式仍有改进空间。在当前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网络法治精神融入校规校纪、融入教育教学、融入机制构建、融入文化育人,重视并顺应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突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四个融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及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极速增长,网络的影响力日趋增强,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上的一种特殊反映,给公共危机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因此,须在准确把握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基础上,探讨其作用机制,分析公共危机管理中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其影响力在高职院校正日益扩大。为促进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可采取的主要策略有: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机制,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协同工作机制,建立网络舆情恢复与重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