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渐趋恶化,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刘丹  徐珊 《中国电子商务》2013,(3):230-230,232
景观生态设计及生态承载力研究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对哈尔滨市域所辖8区10县(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结合哈尔滨市景观生态设计发展的特点,寻求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实现该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中国已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但由于长期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资源正约束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道路上要面临的严峻现实。本文指出中国当前面临的资源约束主要是资源短缺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耗竭问题,并简要分析资源对经济长期增长的约束影响。最后,探讨了如何在资源约束下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提是树立全新资源观,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产业结构转换升级,重点在于加强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强调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范围内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吉林省东部的绿色转型中心,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通过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并致力于完成这一任务。因此,有必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地区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讨延边州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将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于永超 《商场现代化》2007,(25):334-335
循环经济是生态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为行为准则,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构建生态型、节约型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保持民族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图从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区域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角度探究长三角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认为当前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加剧了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实质是城市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失衡,因而结合长三角城市发展现状,从产业结构优化的生态化、技术创新下能源利用低碳化、城市功能分工合理化等方面提出了以环境质量为导向的生态城市建设路径与方式,改善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而环境压力,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快速开采程度不同的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施生态转型,成为煤炭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选之路。文章阐述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科学内涵,论述了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对策,为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作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潮流,是破解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方式和现实选择,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议: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循环经济政策;发展环保产业;推动低碳化  相似文献   

9.
于长立 《商业科技》2007,(1S):350-351
煤炭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快速开采程度不同的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施生态转型,成为煤炭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选之路。文章阐述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科学内涵,论述了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对策,为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晴 《商业科技》2010,(19):50-5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的今天,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在借鉴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加强立法,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以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贺香 《商业研究》2003,(12):123-125
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但是,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又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走生态农业之路,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2.
物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实现物流的绿色化,必须实现包装的绿色化——绿色包装。我国商品过度包装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应顺应国际环保发展趋势,倡导绿色包装,制定包装及商品包装的管理办法,采取包装模数化、大型化和集装化以及绿色材料技术等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并将物流与包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体系下的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枯竭与城市经济单一,城市管理与地方财政收入减少,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质量建设不协调,经济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成反比,技术落后与人才吸引力差,失业率高与就业压力大,收入水平较低与社会保障工作落后等方面。应建立鼓励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资源节约、有利于保护环境、激励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吸引人才、鼓励就业、增强社会保障等多项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木质生物质的生物炼制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生物炼制是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经济转变的重要手段,以生物炼制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将能为解决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环境等诸多重要问题提供支撑。木质生物质是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介绍了生物炼制的概念,主要阐述了木质生物质生物炼制技术和主要的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等,并展望了生物炼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多样性城市河流湿地,生态环境良好,湿地类型较多,生物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湿地开发的基础和前景。但是由于哈尔滨湿地旅游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湿地的利用与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如水污染严重、开发过度、旅游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只有保证湿地水源,以保护为前提开发,控制污染,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才能实现湿地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更加严峻的现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思想,为全体人民描绘出一幅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实现永续发展的责任之美"。"美丽中国"建设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之中。建设"美丽中国"应通过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以及强化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基础作用等途径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增长阶段,但飞速发展的经济也导致了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枯竭、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增多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为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施生态转型。实施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有效路径是:加大政府生态经济管理力度,加快实施"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创新发展模式,加大环境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强国际间生态经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是以生态价值补偿、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基础.森林旅游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生态补偿,并通过生态伦理规范的约束,达到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同时,构建生态伦理与实施生态补偿,也是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构建和谐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师俊强 《商业研究》2005,(1):158-160
面向21世纪,乡镇企业如何得以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持资源配置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均衡。只有保持资源配置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均衡,才能在生产经营中使企业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及生命力,这是乡镇企业立足长远,走向未来的重要环节。乡镇企业持续发展与环保创新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乡镇企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人类消费行为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莉萍 《商业研究》2004,2(24):67-71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与人类进入大规模消费的时代 ,全球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对于中国这个拥有 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要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严格地控制人口增长 ,而且还需要从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社会发展等多个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消费行为 ,给予消费正确的价值判断 ,并在实现可持续消费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