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产泡沫是一个事后的概念,合规的投机机制可自发完成对价格泡沫的修复,但违规的、非理性的投机行为会无限制地放大资产泡沫。从短期来看,当资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泡沫化趋势时,首先要做的不是通过大幅收紧流动性、提高交易成本等措施把泡沫“刺破”,而应采取各种措施将泡沫“做实”。从长期来看,金融监管当局可通过制度建设,创造一个资产泡沫在萌芽时期就能依靠市场的投机机制自动修复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尽可能降低泡沫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郭莉 《首都经济》2010,(5):14-19
房地产作为具有消费属性的商品,其价值必将回归理性。中国房地产去泡沫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不能一下把泡沫刺破,而需战术和战略相结合,让泡沫慢慢变小。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十条”开启了中国地产去泡沫化历程。  相似文献   

3.
在地铁票价进行调整之时,我们都需要理性客观的对话,探究其背后真正的“因”,并尽可能使各方的立场得到澄清,而不是将问题泡沫化、情绪化  相似文献   

4.
股票市场泡沫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泡沫是投资者基于非理性预期进行博弈所形成的超过理性预期的价格水平。理性泡洒增强市场流动性,而非理性泡沫则可能形成泡沫化,导致股票市场或虚拟经济甚至实体经济体系的风险;不仅损害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也损害经济增长的效率水平。沪深股市均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但是否达到泡沫化程度需根据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动态均衡状况予以评价。泡沫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分割的市场结构及定价机制、不规范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导致的经营绩效低下,虚假的会计信息及机构投资者利用信息垄断造成的价格垄断,市场发行及交易制度缺陷、单一的交易品种及工具与行政性随机化的监管体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奎 《特区经济》2010,(9):102-103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给日本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反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主要原因在于:日元升值等原因造成的流动性过剩使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业宽松的银行信贷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泡沫化;政府过于剧烈的宏观调控政策打破了房地产泡沫,造成房地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长期低迷。分析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与日本的情况惊人相似。因此,借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经验教训,可以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当前证券资产泡沫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施,国内证券市场走出多年低迷,2006年全年上证综指上涨超过130%,带动居民储蓄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对此,有人惊呼资产“泡沫”的快速积累,有人欢呼中国股市的“黄金十年”,有人看到日本泡沫经济的前车之鉴,有人提出要学会泡沫化生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当前的市场繁荣是代表了金融结构的根本性转变,还是另一场巨大泡沫的昙花一现,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7.
张捷 《环球财经》2010,(9):69-73
在面对通胀的风险下,笔者呼吁,我们需要的不是加息而是降息,同时更快地发展资本市场,促成更多企业IPO进入资本市场吸收流动性,减缓通胀压力,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消化过剩的流动性。而在这其中,如何使普通老百姓收入得到提高,而不是置他们于通胀下首先被掠夺的困境,是问题的焦点。如何保护本国资源与实体经济企业,是问题的核心 ,  相似文献   

8.
当每天有几十万投资者涌入市场时,当股市的指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上涨了4倍多时,当股票市场总值由2005年底的33430亿增加到18万多亿而上涨了5倍多时,当股市一天成交高于以往一月成交量、一月成交量高于以往一年的成交量时,当整个市场的股票都在快速换手交易时,当市场的内幕交易泛滥时,当大量的民众都涌入股市时,中国股市的疯狂早就不是什么要争论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9.
张程程 《魅力中国》2010,(30):215-215,217
在当今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大潮中,全球的行业都已经融汇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工厂,医药行业也不例外。但是当全球的医学广泛交流、密切合作拓展市场的时候,中医却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产品有无市场,看的不是外形和宣传力度,而是疗效。中医的博大精深让世界称奇,我们无须多做探讨,而如何让大众更关注中医,肯定中医药,如何让中医走出国门,迈出深闺,才应是我们要密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有泡沫存在着很多争论。本文以2002-2010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分别考察了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指数两个指标,发现我国一线城市和东部一些城市存在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中西部城市房地产市场两个指标状况也不乐观,存在泡沫化趋势。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抑制和化解泡沫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各界答案不一。但是以下事实却无法否认:一是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二是住宅和地皮已经成为热炒的投资品;三是房地产贷款超常增长;四是房屋空置率超常提高。笔者认为,我们在操作层面必须面对事实,不可小视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及其治理。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我国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经济企稳向好。那么,如何治理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呢?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构建房地产泡沫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功效系数法对2003 -2009年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进行预警分析,得到出以下结论: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除在2005-2006年出现泡沫化态势,整体处于健康运行状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哈尔滨市房地产泡沫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乐街日报》6月2日】在我们把对房市、抵押贷款和信贷市场的不安情绪转向一路上涨的油价之前,还是先总结一下在过去几个月里都学到了些什么吧。房市出现了泡沫;这一点现在看来已是无庸置疑了。不过房市泡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泡沫破裂让我们如此痛苦不堪?如果没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就不能指望今后不会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关于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的争论已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文章选取哈尔滨市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指标数据,对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在1998-2005年整体运行平稳,从2006年开始存在投资过旺的现象,但泡沫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上海国资》2008,(10):10-10
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 ——董事长朱新礼在面对专家和媒体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质疑时强调,这是市场行为 股价的增长应该伴随企业利润的增长而增长,而不是伴随人的心理因素增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导语经济发展根本目的,不就是如何来改善全国每一个人的生活福利条件吗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911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而这种房地产市场泡沫当然带来在纳斯达克股市泡沫及911之后美国经济繁荣,金融市场的旺盛以及各行各业利润的水平大增。但是快速上涨的房价或房地产泡沫是不可能持续的,当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所有的问题都会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的泡沫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焦点.从货币与资本相互作用的视角发现,市场泡沫清晰地呈现出内在破坏性、外在间断性和衍生性三个本质特征.纵观历史上主要泡沫案例,其演化呈现出程度剧烈化、载体复杂化、信用工具创新化和政府干预再次回归等趋势.针对此,该文分析了当前易于形成市场泡沫的因素,从政府角色定位和民众市场意识培育两方面为我国防范和治理市场泡沫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有公交企业生存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 ,国有公交企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紧要关头。面对错综复杂、不断演变的内外部环境 ,如何应对日益紧迫的市场挑战?如何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继续推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我们感到必须自觉超越已有经验 ,在新的实践中重新认识、加深理解并切实把握好三个重要环节 :一、定位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般讲 ,企业无法左右市场 ,市场却时刻支配企业并最终决定企业的命运。由于两者之间的这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也就决定了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生存 ,就必须尽一切可能去适应市场。并且这种适应 ,不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 ,而…  相似文献   

19.
金融自身的泡沫化问题作为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成为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健康发展的重大威胁。这篇论文以中国金融泡沫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剖析金融泡沫化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泡沫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分别从我国银行体系、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选取了12项经济指标,通过采用编制泡沫化指数的方法对1992-2001年十年间我国金融泡沫化水平的相对变动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文章还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如何有效地控制我国金融体系的泡沫化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奥运对北京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效应。之前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北京仅仅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国外的许多普通商人对中国的经济崛起更多的是抱着一种敬畏而不是亲近心理,他们多少还对中国的市场环境存在着质疑和顾虑。然而2008年奥运会改变了这一切。当来自全球的媒体、商家、旅客亲眼见到北京繁华的景象,亲身体会到中国强大的发展后劲,面对这个蓬勃发展的巨大市场,他们如何能够不为其中所蕴涵的商机而怦然心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