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修善 《审计文汇》2006,(12):33-34
材料成本在企业产品与劳务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材料的管理控制,历来是企业强化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来说,在强调向管理审计延伸的今天,如何做好材料内部控制管理审计工作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此,本人结合多年审计实践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内部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是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达成,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终极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是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直接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直接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基础,直接目标生产具有一定属性的审计产品,而终极目标是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之后的效果。审计产品属性主要表现为产品类型和产品内涵,这两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匹配了,就出现审计满意,否则,就会出现审计期望差。  相似文献   

3.
一、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内部审计管理观念受到挑战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审计,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重问题,轻建议等弊端和倾向。提起内部审计管理,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审计项目管理,对于内部审计管理究竟应做什么,比较模糊。事实上,审计理论界和职业界关于内部审计管理问题的讨论也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内部制度,在强化体系管理、健全企业法人治理机制,防范风险上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组织管理服务是内部审计的永恒主题,也是内部审计有别于外部审计的特色体现。然而当前很多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还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基础工作不规范、偏重于事后审计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集团公司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邹健 《审计文汇》2009,(7):22-23
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研究审计质量就必然研究审计产品的生产过程,就必须研究审计现场,也就是审计实施阶段,因为它是生产审计产品的关键。研究审计现场管理,关键在于解决如何约束和规范审计组、审计人员的行为,如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攀钢)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决策、周恩来同志亲自指挥、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首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40年来,攀钢靠科技起家,靠创新发展,依靠自主创新不仅实现了钢铁的合理经济规模,而且实现了钒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升了攀钢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王兴春  周峰 《西部财会》2008,(11):86-87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关系到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较慢,其原因虽然与经济、法制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不明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应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出发,找出企业内部审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工作实践对内部审计进行准确定位,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认真抓好内部审计工作李存勋,肖春乐,朱继忠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资产总值39亿多元的国家大型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努力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为稳步推进企业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些...  相似文献   

9.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工业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之一。经济效益审计涉及的内容很多,笔者着重谈谈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检查商品销售量。销售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的商品是否符合市场需要,能否适销对路,这要看以下决定因素:一是品种。即提供市场的品种必须先进,如功能多、效能高、节约能源和消耗。二是质量。商品质量优良,如耐用、故障少、使用寿命长、外型美观等。三是价格。比市场上的同类型产品的售价低廉。四是交货期。快速、准时,遵守合同期限。五是售后服务。帮助用户掌握产品性…  相似文献   

10.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研究的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他包括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概念、内部审计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应对的对策等等。而应对对策中又包括了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内部审计的人员素质要求、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估方法和建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在这里笔者重点讨论如何通过加强现场审计实施,来促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1.
改进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计工作和审计业务的基础,它与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共同构成我国的审计体系。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从内部审计组织来看,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审计的调动,都是从本单位领导的直接管理下实现的;其次,从内部审计工作的形式来看,从审计计划的制订,审计工作方案的批准到审计工作的进行,审计报告的审批,真至审计建议的采购实施,也都需要本单位领导支持;再次,从内部审计的内容看,由于它情况熟、方向明,因此不仅可针对本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及其效益是否…  相似文献   

12.
一、管理审计的产生1929年至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当时美、英、法等国的联合商业企业、钢铁制造业等均在企业内部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培育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内部审计。这时的内部审计目的已不局限于查错防弊,而是包括对实现公司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钢铁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企业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等技术或投资手段获取竞争优势,需要一定的周期,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基于此,做好日常产品结构调整和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按产品品种边际效益(以下简称品种效益)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和实现销售就显得尤为重要。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在构建品种效益决策系统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构建品种效益决策系统的背景1.集团化大生产对品种效益测算提出的多样化要求。经过多次资产重组,攀钢的主要钢铁产品已从原来的重轨、热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事业财会》2005,(5):51-53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涵义与形式 内部审计外部化最早是由安达信、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提出来的。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internal audit outsourlng),又被称为内部审计外包、代理内部审计,是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完成。  相似文献   

15.
松岩 《财会通讯》2004,(10):22-22
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不健全的现象。如有的企业将内部审计机构和纪委、监察部门设在一起;有的企业在财会部门内设审计人员;有的甚至不设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由于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致使许多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内部审计人员无职无权,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此外,内部审计人员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密切相关,致使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不强。审计人员不能客观、真实、公正、深入地开展工作,内部审计作  相似文献   

16.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产生审计,内部审计是对内部委托管理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审计,并通过审计咨询评价,服务于经营者的决策,提高企业获利水平,使各管理部门和所属单位更好地完成委托管理责任。因此,内部审计必然要参与管理。如何处理好审计独立性与适度参与管理的关系,既发挥内审作用又不代替管理职能,是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攀钢)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钒产品生产和科研基地,钒、钛分别占全国储量的50.5%和90%以上,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8%和35%以上,同时还伴生有其他多种稀有金属,被称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樊钢具有年产钒钛铁精矿520万吨、铁410万吨、钢400万吨、重轨60万吨、大型材90万吨、热轧板(卷)245万吨、线材4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拥有钢铁、钒钛、煤化工、机电、建筑等五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内部成立的机构,关注的是企业运营过程的方方面面,从经营管理、内部治理到风险控制,无一不作用于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文章详细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专业人士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审计监督体系是由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的,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内部审计是由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专设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对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的行为。内部审计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组织内部管理跨度加大,管理分权的出现,企业最高管理当局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在内部设置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评价,并对分权管理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这样就产生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就其性质来看,它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是一种组织内部特殊的管理活动,是代表管理权的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审计相比较,内部审计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审计质量控制应该是一个由各项控制机制组成的完整质量控制体系,它涵盖审计的全过程,其核心就是对提供合格审计产品的过程进行控制。其中,审计现场的组织管理与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管理者或组织者对审计现场的驾驭不仅体现管理水平,而且是优质审计项目的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