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乙臻 《工业会计》2008,(3):56-60
股指“泛绿”已成常态,基金净值随之缩水也稀松平常。一时间,中国的超级大牛市如雾里花,水中月,难辨这变幻摇曳多姿的牛市是真是假。在货币政策从紧,人民币进入加息通道的背景下,似乎该换个理财的思路了。哪里还有相对稳健的保值增值途径?有人将眼光投向了此前受冷落的银行理财产品,这里是否隐藏着未垦的金矿? 其实,银行理财产品也不能让人更省心,产品种类繁多,让你目不暇接;设计运作思路复杂,和你玩捉迷藏;最高预期收益设置了千重山、万道槛,收入囊中谈何易。产品类型如何分,谁家推出的产品“靓”,千样面孔万种笑,哪款能成你的“乘龙婿”。产品书上的艰涩条文,破解字谜也需仔细。 本专题试图从投资者关心的方面,梳理产品类型,厘清不同银行的产品特点,诊断你的投资偏好,介绍产品说明书的阅读要领,针对不同的投资偏好提出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过程中,银行只是接受投资者的授权管理资金,其投资风险与收益一样,需由投资者独自或投资者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将其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3类。另外按照投资方式与方向的不同,有新股申购类、银信合作、QDII、结构型产品等。 品  相似文献   

3.
目前.挂钩多种货币、多种产品或多个市场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在大行其道之际.也让人有些雾里看花.摸不清楚。事实上.只要把握好选择的要领.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就能够获取自己的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理财产品入市门槛适中(一般为1万元),收益稳定,适合于偏好低风险、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各家银行在营销中也无一例外地以该类产品的收益率大大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推荐投资者购买的理由。其实,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性质为委托理财,任何委托理财类投资产品都有自己的收益比较基准,超越此基准是这类产品起码应该做到的。  相似文献   

5.
于一 《工业会计》2004,(11):92-92
存款负利率时代。股市基金不景气。人民币的投资渠道又有限。不少人苦于寻找合适的投资方式使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决定供给.各家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创新,推出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多层次的理财需求。最近出现的首个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光大银行的“人民币理财B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工业会计》2008,(6):19-20
5月,银行理财产品遭遇监管风暴,几乎所有高风险高收益产品都踪迹难觅,取而代之的是保本产品大行其道。加之去年同期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中投资于证券市场的非保本产品出现大面积本金亏损,银行理财产品又重新回到保本增值的产品理念上来。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国内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问世以来,银行理财可谓家喻户晓。然而,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如何辨识?收益从哪里来?又该怎样评价呢?多数人恐怕并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8.
银行理财产品在2007年可谓“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然而,随着国内A股市场震荡加剧,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加大。是选择继续在国内资本市场获取收益,还是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抑或干脆远离资本市场进行固定收益产品投资呢?  相似文献   

9.
《工业会计》2011,(4):20-20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月共发行了918款个人理财产品,环比减少327款。在信贷类产品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债券类投资工具仍是银行理财产品最主要的投向。当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款数为737款,市场占比下降至80.28%。银行间市场资金相对放松,  相似文献   

10.
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所引起的争论、关注比较多,一方面是由于银行所设计的理财产品的收益遭受了国内外形势突变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在规模数量上迅速增长,但质量和效果仍带来一个比较大的问号。所以,银行理财产品量大质低问题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券商集合理财行业的发展,非限定性产品设计的多样性愈发显著,先是出现了被动式投资的指数产品,然后又有了一些采用特定投资策略(包括市场中性策略、保本策略)的产品。这些产品在风险收益特征上和原来的股票、混合和FOF产品存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范杰 《工业会计》2011,(3):19-21
银行理财产品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稳健、投资方向保守,虽收益不高,但风险基本可控。由于部分理财经理对产品收益大肆浮夸,多数投资者天真地认为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事实真的如此吗?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在2010年到期的9228款理财产品中,共有96款未达预期收益率(截至2011年12月20日)。  相似文献   

13.
《工业会计》2011,(2):22-23
2010年共有102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包括6家国有银行、1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家外资银行、50家城市商业银行、18家农村商业银行和3家农村信用社。  相似文献   

14.
王峰  李江 《工业会计》2006,(10):30-31
在今年股市持续向好、基金创出惊人回报率的情形下,收益相对较低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逐渐受到投资者的冷落。为了变革图存,人民币理财产品开始了新一轮的创新,投资范围已不局限为货币市场,而开始与指数、股票、信托等金融产品挂钩,收益和风险也相应扩大,投资者在选择时也要将各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区别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于一 《工业会计》2005,(5):28-30
在美元、港币等主要储蓄币种的存款利率连续几年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外币持有者逐渐将投资的视线由“依靠简单的存款收息”转移至如投资B股市场、外汇买卖交易等方式上,对于时间宝贵、精力有限的上班族而言,近两年出现的外汇理财产品逐步开始受到关注,而面对各家银行推出的“表面收益率”不断攀升的外汇理财产品,投资者应该冷静分析收益和风险,认真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把握正确的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工业会计》2008,(5):40-41
资本市场再遭重创,在唏嘘声中,银行改变产品投向,纷纷推出保本型理财产品,成为近期理财市场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7.
《工业会计》2005,(2):43-43
产品特点:1、品种齐全。包括3个月、1年、3年期共3个期限6个品种。2、投资期限长。3年期的2个品种是人民币理财市场的首创产品,为目前市场投资期限最长的人民币理财产品。3、投资者可随时对任何一款产品解约。依据产品协议,提前解约需向银行缴纳一定的手续费。  相似文献   

18.
王宁 《工业会计》2004,(11):27-29
在某外企工作的朱迪近日时常听同事们谈到,银行推出了一种外汇产品,好像收益不错,还没有什么风险。想想自己放在银行里的外汇存款数目不少,以前一直懒得操心的朱迪,心里开始蠢蠢欲动。长期的工作经验使朱迪懂得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的道理,采取行动之前,她的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收益高还没什么风险,哪来这么好的事情,要知道收益常伴随着风险呀?朱迪决定先咨询一下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19.
赵希 《工业会计》2005,(3):26-28
在孕育着春天气息的2月里,人民币理财产品就像发芽的柳枝一样。在理财市场上显现着勃勃生机。在产生并热销近半年后,不只股份制银行继续发行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四大银行也不甘寂寞,纷纷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20.
基金化银行理财产品甫一面世,就受到格外关注。原因在于,银行理财产品采用基金方式运作,为其本身增添了诸多亮点。可是,这些亮点能否成为吸引投资者的理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