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曾梦宁 《中国金融家》2022,(12):110-111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被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明确要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也是补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作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护险是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之外的社保险种,被称为“第六险”。自2016年起,我国在14个省份35个城市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2020年新增14个试点城市(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家医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已覆盖49个城市、1.45亿人,累计有178万人享受待遇。  相似文献   

2.
尽快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成为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福建省情,从人口老龄化、长期护理费用、护理社会保障、商业护理保险等角度,阐释福建省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从制度定位与试点、保费筹集与保障范围、护理服务形式与待遇支付、营运管理等方面,探讨构建福建省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并提出在国家层面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正式推出之前积极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构建我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本文以探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老人护理问题的解决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等实证方法,对世界各国解决老年护理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提出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制度模式上以强制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主要选择,同时鼓励并支持发展商业性护理保险,对于从社会保障机制和制度层面解决老年护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与社会保障问题及其发展机遇,提出了柔性提高部分行业的退休年龄,支持鼓励养老相关产业发展,鼓励创业、科技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支持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推进我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一系列对策建议,以应对我国养老保障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标配”,与现代化国家建设始终紧密相连,健全的中国特色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重要实践(郑功成,2017)。少子化和人均寿命延长等现状决定了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后,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失能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老龄、疾病、失业、工伤等风险之外,德国政府重新审视已有社会保险立法逻辑中的“广泛社会权利”理念,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所应对的风险独立化,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和政策。德国长期保险制度经历了初步建立、全面改革和局部调整三个发展阶段,主要发展经验包括持续优化长期护理等级评定流程、动态调整长期护理保险缴费率和为家庭护理者提供多元供给激励。德国的经验可为老龄社会背景下我国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带来以下重要启示:精准定位长期护理风险,理清其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完善失能等级评估标准,重点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合理划分长期护理保险筹资责任,动态调整缴费比例;重视发展非正式照护,完善家庭护理者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7.
应对2025年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日本政府为了方便老年人在自己住惯了的社区接受医疗护理服务,对原有的护理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医疗与护理的联系。在护理保险制度中引进定期巡回随时应对型上门护理和复合型护理服务两项新型护理形式;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通过病床的分化与合作,促进居家医疗;住宅政策中创建附带服务功能的老年住宅。过去的医疗护理政策主要考虑护理供给方的立场,积极建设护理设施,而此次的社区综合护理体系考虑更多的是老年人的立场,将医疗、护理、预防、居住、生活支援有机结合起来方便老年人接受社区综合护理。在市町村主导下,日本正在构建自助、互助、共助、公助相结合的,由全社会共同支撑的社区综合护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现代化的“标配”,与现代化国家建设始终紧密相连,健全的中国特色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即是推进现代化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重要实践。少子化和人均寿命延长等因素决定了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我国自本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危机态势凶猛,老年人失能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鉴于我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以及沉重的老年护理费用,在我国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国外护理保险制度中公私合作的模式、经验和教训,指出我国唯有以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强制投保、商业化经营、社会化运作为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法律、财税支持与监管职能,引入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化护理机构,继续巩固家庭在老年护理中的作用,才能实现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少子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日本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有关费用支出剧增。为了充实和稳定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日本政府实行了社会保障与财税一体化改革。提高消费税率就是一体化改革的一部分。构筑受益与负担均衡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也有利于实现财政稳健性目标。深入分析日本消费税调整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全面回顾社会保障与财税一体化改革过程,多角度探讨日本医疗护理体制改革,尤其地域综合医疗护理体系,对我国今后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医疗护理压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护理制度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