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中国之制”向“中国之治”转变,映射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之治”涵盖了“目标与经验”“特色与影响”“本质与基础”等方面,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之治”的根本立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托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此外,探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中国之治”中的伦理意义,有助于深化理解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并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2.
“三个至上”即“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可动摇的重大政治原则,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三个至上”,为此,需要深刻领会其本质、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必须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国内、外愈演愈烈的所谓“当今中国不是搞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搞的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的流行看法,从多个方面论证说明,改革开放并没有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文章特别指出:说“中国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这明显不是中国的现实。但我们也必须始终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是一个客观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分关键的一点正在于既鼓励、支持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又不使其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5.
王梓 《魅力中国》2014,(1):45-45,4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让人民有希望;“中国梦”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绘制美丽“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国的大国“文明崛起”同步。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是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利益标准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规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途径;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民利益最根本的手段,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整体,相互促进,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本文比较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发现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存在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新发展理念、从“为人民谋福利”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两个飞跃”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到党-政府-市场关系重构、从局部渐进式改革到系统整体性改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坚持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是邓小平的一个基本思想。它不仅是邓小平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又是其最终归宿。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有助于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在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同时,也特别强调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他总是以“人民拥护不拥…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讲’的核心是讲政治。一个政党,就是围绕自己的政治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政治集团。不讲政治,离开了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和政治目标,也就不成其为一个政党了。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讲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的政治。”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的根本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10.
姜占新 《中国经贸》2012,(24):100-100
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把握“一面旗帜”、坚持“两不走”、实现“三统一”、实践“四制度”、解决“五不搞”。  相似文献   

11.
郭华 《理论观察》2013,(5):14-15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践和时代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历史性成就,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权利、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能够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不断作出改革调整,并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  相似文献   

13.
在天安门城楼上有两条标语,一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条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两条标语分布在城楼中央的两侧,显得十分对称、平衡。当然,这种对称和平衡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思想上、精神境界上的平衡。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我们提倡爱国主义;对应“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我们提倡国际主义。中国是处在世界中、处在国际社会中的中国。相对于全人类利益或国际社会利益来说,我们的国家利益既有独立自主的一面,也有寓于前者之中的一面;同时,不同国家的国家利益之间也是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作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撒拉丁 《魅力中国》2011,(11):91-91
企业社会责任是近几年中国最热的经济话题之一,本文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意义和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方面出发,分析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浅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政府可以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设立奖励基金制度,还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和道德的压力,来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并且借鉴“SA8000”的合理部分在中国制定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标准”,最终督促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环球财经》2010,(5):7-7
所谓“中国模式”,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建设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辉煌六十年”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坚持了中国革命的思想灵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环球财经》2009,(12):95-95
所谓“中国模式”,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建设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辉煌六十年”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坚持了中国革命的思想灵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牛胜强 《发展》2003,(8):12-14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无论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发展、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推一宗旨,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同时,只有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此,我们在党的建设和其他各项  相似文献   

18.
墨子经济思想浅析范淑存“兼爱”是墨子思想的精要所在,这一思想代表当时劳动者的利益,即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缘于“兼爱”的墨子经济思想,在先秦独树一帜,极富特色,其核心是“爱利百姓”,“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史占有重要地位,不...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利益是具有和谐统一发展的自然属性的,但纵观历史,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惊人的不平衡性。而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与金钱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张力。已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重义轻利”、“耻于言利”的传统义利观以及革命时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义利观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客观现实;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行为,则更加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主旨。那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课题下,道德与利益之间保持统一性,则是其本身内在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道路上表现出许多中国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自觉,也就是中国特色之自觉.本文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成因、理论基础、表征以及基本经验四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以期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可借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