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银行基层行员工思想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襄樊市分行课题组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4):33-35
文章探讨与分析农业银行基层行员工当前的思想状况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充分挖掘现有人才内在潜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是农行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农行员工存在的几种心态及产生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达到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1998,(12)
从1979年农业银行恢复以来,县级支行作为最基本的经营单位,在经历大一统、统收统支等管理模式中始终在试图探索一条适应自己生存发展之路。回顾改革发展的19个春秋,发展框架基本界定,业务规模飞速发展,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即便如此,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基层经营单位在经营中总感思路不清,经营茫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政策或法规,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上级行的有关部署等各种信息,在基层行不能得到很好的自然反馈。观念僵化,思路难展,反应迟钝,人气过死等多种交织的矛盾在基层行日益凸显。解决当前的矛盾,活化一级法人体制下的基层行经营,是各级管理层亟待引起注意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基层行倾力探索的急迫课题。 相似文献
6.
7.
农业银行基层行的信贷资产保全,是农业银行业务经营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这里就农业银行基层行信贷资产保全的难点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围绕团队的目标,让员工像做自己的事一样做组织交办的事,并把自身潜能发挥至极致,这是领导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也是领导和管理的难题所在。基层行的行长处在经营管理的第一线,担负着领导和管理的双重职责,如何去探索适合自己简而有效的管理之道,调动员工积极性呢?笔者长期从事基层支行的管理工作,对此有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襄樊市分行农业信贷研究课题组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1):22-25
本文针对当前基层农行农业信贷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做好农行农业信贷工作的策略转变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点;做好重点;主攻难点;抓好亮点;把握焦点;强化基础管理基点. 相似文献
10.
11.
银行员工的言行举止直接代表所属银行形象。只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才能够传递正能量,才能让客户感到宾至如归。但目前基层行员工基于客户营销任务、合规制度约束、家庭生活环境压力以及个人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影响,幸福指数并不令人满意,研究如何提高基层行员工幸福指数对于基层行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梁健洪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4,(5):59-60
文章从分析西北地区农行员工队伍及培训工作的现状出发 ,提出尽快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是西北地区农行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而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合理确定培训目的、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培训手段等方面的定位 ,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金融企业最重要的资产,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对优秀人力资源的竞争。农业银行要在业务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当前,金融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农业银行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对员工尤其是优秀人才实施职业生涯管理,提高人才的含金量和利用度,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张光军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3):24-27
笔者通过审计实践对基层农行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进行分析,剖析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基层农行信贷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农业银行基层行个人房贷中的风险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来自"假个贷"的事实风险。这种贷款相当于"疑似假按揭"。主要是个别房地产开发商利用虚假住房交易,套取银行信用。"假个贷"不以真实购买住房为目的,通常是房地产企 相似文献
17.
19.
农业银行连云港分行在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中,坚持稳定是一切工作的重心,从管理手段、制度执行、思想工作等方面,努力减少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冲击与碰撞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激发员工活力,稳定员工队伍,着力构建稳定和谐的基层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事业的迅猛发展,银行业务量不断增大,各基层行普遍存在人员短缺的情况。新员工的加入无疑是解决人员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基层行继而又面临着新员工培训难题,主要包括:临柜所需的业务知识量大,而班前班后集中学习时间短,新员工不易接受;业务更新速度快,因缺乏基础知识,新员工比一般员工更难以适应;业务办理讲求效率,新员工业务不熟,临柜承受压力大;业务不仅是操作,还包括营销,新员工往往难以同时兼顾。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