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现行出口退税制度是1985年实施的。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对现行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自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从近两年的对外贸易运行情况看,新的改革措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足,如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大;退税率与征税率不统一。由此可以从建立科学的增值税制度、执行彻底的零税率、健全出口退税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各国出口退税涉及的主要税种是增值税,而增值税的中性特点决定了出口退税的中性本质。因此,完全出口退税模式便成为税收中性原则的良好体现。首先,出口退税率中性,即出口国对出口产品实行“彻底退税”,征多少,退多少,征税率与退税率相同;其次,退税后出口企业税负一致,即出口退税制度对不同类型出口企业、不同出口经营方式、不同贸易方式的经济影响应是中性的,从而使退税后这些出口企业的税收债担尽可能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4.
浅议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负面影响和相应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新制度。该制度实行2年多来,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负面影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近期和长远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倪丽娟 《新商务》2003,(11):8-9,41
最近,国务院决定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这是一项关系经济全局的重大改革,也是一项关系外经贸发展的重大调整。日前,浙江省外经贸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此项改革的相关问题答本刊记者问。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多次变化,退税率几经调整。本文提出,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不是很合理,存在一些弊病并造成了负面影响,认为很有必要深化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全面实行出口商品零税率政策。  相似文献   

8.
徐炳州 《国际市场》2003,(12):18-19
在第94届广交会开幕前一天,国务院公布了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方案,对出口退税率作出重大结构性调整。根据这次调整,中国出口退税率平均将降3%左右;以前历史累计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今后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共同负担。  相似文献   

9.
<正> 今年7月份以来《国际商报》连续报道了我国各省、市、地区实行新出口退税政策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问题。出口退税政策是根据凯恩斯经济学中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而制定的一项促进产品出口的财政贸易政策。目前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为采用。这一政策在实施中主要有四种具体的方式:免抵退税、免税收购、不征不退、先征后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免抵退税方式。我国于1985年开始实行这一政策,它对我国出口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出口和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多次改革:1988年的出口产品零税率、1994年的新税制、1998年后的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由于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给中央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截至2002年底,全国累计出口退税欠款高达2477亿元。  相似文献   

10.
11.
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效果,在短期内可将出口退税政策作为我国调节出口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从长期看我国应通过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和出口结构,以提高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出口贸易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HS分类的第72章钢铁产品六分位数据,用"倍差法"分别检验了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对中国向世界和中国向韩国钢铁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10年7月中国政府取消出口退税政策显著地抑制了相关商品的出口增长:取消出口退税的四大类商品对世界的出口增长率比未取消退税的商品低了54%~98%,对韩国的出口增长率比未取消的其他商品低了30%~69%,为改善钢铁产品出口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一定时期内特定国家的贸易政策、汇率变动等影响需求的因素较为稳定,因此对韩国出口的实证研究结果更能客观地反映政策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税制环境下企业流转税纳税筹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松  嵇冉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2):119-123
纳税筹划比税务筹划的概念更适合于纳税人.三大流转税涉税业务多,发生频率高,是企业的主体税种.在新一轮税制改革环境下,增值税可以运用销售方式、结算方式、选择供货单位等方法筹划;消费税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销售机构、运用价格临界点、避免从高计税等途径来筹划;营业税则可采用分解营业额、合理签订合同、单设企业等方式予以筹划.纳税企业需恰当运用税收政策,规避税务风险,降低纳税成本,不断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日本于2005年冬颁布并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它利用不断提高的农残标准作为贸易壁垒,借以保护本国市场,给我国茶叶出口日本带来严重的打击。加强与日本的技术合作,争取签订双方互相承认的标准;解决茶农药残留,抓好质量安全管理以及开拓多元化的茶叶出口市场,是应对贸易壁垒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定性地分析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我国出口贸易十多年的走势,探究不同时期两者之间的变化是否趋同;然后选取美国、欧元区的国内GDP和商品相对价格指标,建立这两个因素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的计量方程;随后,建立两个不同的VAR模型,第一个模型考察我国出口贸易和美、欧实体经济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外部冲击的滞后效应;针对当前金融危机造成货币紧缩,各国均采取一系列的刺激经济恢复的手段,在第二个VAR模型中,选取了较为代表性的外部因素——欧美的信贷政策和居民消费,以及作为国际资本流动因素的我国FDI,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考察这些政策因素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长期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谢丽芬  谭晶 《商业研究》2005,(4):160-162
原出口退税机制中一些不合理因素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新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有其必要性和战略意义。虽然此次改革增加了部分企业的产品成本和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改革迫使企业和地方政府寻求应对措施的同时,时加工贸易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分析新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加工贸易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提出在新出口退税机制下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与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提高,但现有的国内文献大多只重视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增长的数量关系,而少有对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结构关系的研究。本文综合运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关系:结合相关数据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总量、出口商品结构、出口方式结构和出口模式结构的关系作了相关系数和回归定量分析;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市场结构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助WTO与世界银行联合建立的Integrated Trade Intelligence Portal数据库构建服务贸易协定承诺的覆盖率指标,选取Trade in value-added数据库2005年至2015年27个国家(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服务贸易协定生效在短时间内对制造业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出口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且随着生效年限增加,促进效应也在加强;(2)服务贸易协定承诺的覆盖率越高,对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促进作用越强。根据国家收入水平对服务贸易协定进行分类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发达国家(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签订服务贸易协定对其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提升没有显著正向影响,甚至表现出负面影响;(2)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签订的服务贸易协定能够在生效2年后显著促进发展中国家(地区)制造业国外增加值出口。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运用半对数固定效应变系数Panel Data模型,以中国14个工业行业为例,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的出口效应。回归估计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变化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出口规模变动,环境规制效率、环境规制强度、人民币平均汇率、资本劳动比、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因素的交互作用驱动了出口增长,但各个变量对不同行业出口的影响程度及其显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环境规制效率、环境规制强度对大多数行业出口存在显著正效应,但在汇率、产业结构、成本加成能力等控制因素作用下,其影响程度及其显著性有所削弱,不确定性有所增强。同时,文章基于实证结论就如何完善我国环境规制与促进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证券税制体系构建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媛 《财经论丛》2007,(3):35-39
良好的证券税制不仅是证券市场实现其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制度保障,而且其本身就是完善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国证券税收制度功能进行反思,认为当前以证券交易印花税为主体税种的单一税制不仅难以保证足够的财政收入,且无助于增进市场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于是提出在保证较低整体税负的前提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复合税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