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改革以来的城市化战略演变及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主要以"小城镇战略"为主,直到"十一五"时期,相应的城市化战略才开始凸显大城市的作用并积极倡导城市群的建设.无疑.现阶段的实际国情要求我国必须选择集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同时,应重视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制度创新是城市化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曾鹏  黄图毅  阙菲菲 《经济地理》2011,31(4):603-608
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推进我国城市群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空间分形理论,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分维数和回归方程入手,探寻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群整体呈现出倒"T"型结构;且各个城市群都是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是中西部地区。随着城市群战略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群可扩张土地的减少,使得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挤压"效应。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1980年代初所推行的小城镇化战略只是改革开放初期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模式也应适时转变成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来看,大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服务业基础,更集约和节约土地资源,更易于控制和减少污染;优先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群,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政策的必然选择。根据对2012~2050年城市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定量测算,我们发现,与小城镇化模式相比,以大城市和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模式,更有利于节约建设用地,更有利于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通过从城市化的角度探讨中部发展的战略措施.中部地区加速城市化的战略基点在于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大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于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组团式城市群。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13年CHIP数据,发现城市群集聚能够促进城市规模工资溢价上升,这缘于城市群集聚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工资存在异质性作用,即城市群集聚能够提高大城市工资,但会对小城市工资产生负面影响。在克服劳动力空间自选择、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所得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城市群集聚通过强化大城市对高技能劳动力的虹吸效应提升大城市工资,并通过加速小城市高技能劳动力流失对小城市工资产生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群,但滇中城市群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体系发展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出现断层,滇中城市群涉及的四州市,工业化发展速度快于城市化发展速度。要优化滇中城市群的城市体系结构,需将曲靖、楚雄、玉溪培育为大城市,再发展几个中等城市和若干个小城市,同时强化中小城市的功能,引导其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7.
焦斌龙 《生产力研究》2003,(4):14-15,88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城市化战略经过了优先在城市发展重工业的自上而下的大城市战略和通过乡镇企业带动城镇 ,进而带动城市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战略 ,这样的城市化战略虽然有效地突破了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但是仍然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现在已到了转变城镇化战略为大城市战略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实施城市化战略转变 ,尽快改变我国城市化滞后的状况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化道路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揭示了中国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其原因是国家单一投资城建方式、二元经济结构及高资金密集的重工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保持国家级大城市发展态势,构建城市群、城市带体系,加强快城镇谈建设,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切勿重蹈小城镇遍地开花的覆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应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议将城镇化战略改为城市化战略,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改为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另外,对"小城镇"发展要做出明确界定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检验京津冀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关系,厘清大城市是否有利于小城市经济增长,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128个县级小城市为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大城市地理距离、行政边界、产业结构等因素,估计不同等级大城市对小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核心城市抑制了周边小城市经济增长,存在集聚阴影和“环京津贫困带”;小城市之间也存在经济增长负面溢出效应;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内核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功能明显不足,区内城市间发展差距大。最后,从破除行政区经济束缚、强化中心城市辐射溢出效应、科学界定各级城市功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