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 淡水白鲳保种越冬,经常发生腐皮病和九江头槽绦虫病,容易引起鲳鱼大量死亡,现根据经验介绍两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疾病特征 1、腐皮病:部分病鱼呆浮水面不动,反应迟钝,不怕惊吓,多数鱼在水下拥挤成团,失去食欲。病鱼背鳍基部、腹部两侧或尾柄  相似文献   

2.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俗称淡水白鲳、银鲳、白鲳。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其体色鲜艳,肉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较好,池塘养殖发展很快,但近几年来病害也随之而来。笔者通过几年来对该品种的实际养殖,在病害防治方面有一定的见解,愿与同仁一起对该品种的病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在鱼类分类学上属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为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199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适宜在我国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水产养殖优良品种,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养殖中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 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该鱼具有食性杂、抗病害、耐低氧、肉质好、生长快、产量高、易捕捞等优点,是有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洲的亚马逊河,1985年引进我国大陆,为热带、亚热带鱼类,具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肉质肥厚、营养丰富等特点,目前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水温低于12℃时,会自然死亡;水温在18℃-19℃时,鱼可以存活,但易生病,导致大批量死亡。因此,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是一种食用兼观赏的鱼类。 一、生物学特性 淡水白鲳体侧扁,头小,体型似海水鲳鱼。鱼体呈银灰色,其胸、腹、臂鳍呈桔红色。淡水白鲳属热带鱼类,耐低温的能力很差。其生存水温10℃-42℃,最适水温28℃-35℃.20℃以下生长缓慢,12℃以下身体失去平衡(侧躺水中)。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11月中旬,洛阳市洛宁县一家养殖场养殖的虹鳟暴发了水霉病,经过一周积极治疗,病情得以控制。现就该病症发病过程及诊疗方法介绍如下。1养殖场状况该场以水库水作为养殖水源,p H值8.0,水温8~9℃,溶解氧质量浓度为6.5~7.5mg/L。  相似文献   

9.
<正> 淡水白鲳,它以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肉味鲜美而深受各养殖单位和消费者欢迎,现已成为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淡水白蝈鲳自引进后,近年来发生了多种鱼病,有些病危害极大,死亡率高。笔者在漳州市的龙父区、南靖县等地的一些淡水白鲳鱼种越冬池中,发现了一种“打转病”,此病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大批鱼苗死亡。1996年11月初,发现此病时,笔者曾用鱼虾敌菌灵、百病净等药物全池泼洒,并内服抗菌药物,效果均不佳。以后采用烟丝和食盐治疗此病,获得显著的效果,现将该病的症状和用药情况报告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淡水白鲳在乌仔阶段发生败血症是很少的。病鱼头部、鳍基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腹部常会破裂,后肠流出,并伴有淡黄色腹水。鳃、肝色浅。病重者眼球突出并充血。该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池底淤泥厚、有害物质多和清塘不彻底。治疗方法为:(1)加注新水,改善  相似文献   

11.
<正> 淡水白鲳经过多年的饲养表明,其个体生长快、抗病力强、从鱼种到商品鱼的养殖过程中,一般成活率可达95%以上,常见病有白皮病、锚头鳋病、赤皮病等。今年6月份,杭州某养殖场2号池发生了一例以胀胃为主要特征的淡水白鲳罕见病,作者就该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 淡水白鲳一般每667m~2池塘产量达400—500kg。现将其池塘养殖和常见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态特性 淡水白鲳属热带鱼,杂食性,种内一般不互相残杀,鱼种在饥饿情况下会相互咬伤,有的因尾鳍被吃掉而死亡;适应水温12℃—35℃,最适生长水温24℃—32℃,当水温低于12℃时大部分鱼失去平衡,会有冻死的危险;耐低氧能力较强,水中溶氧0.5mg/L时仍然生存,适宜在较肥的池中养殖;耐盐性高,能在盐度5‰—10‰的环境里正常生长;喜生活于微酸性水中,pH值适应范围为5.6—7.4;性情温驯,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  相似文献   

13.
<正> 淡水白鲳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尤其是在水温为15℃—20℃时,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指环虫病,易造成死亡。其发病原因有两点:一是鱼体受伤,二是水体恶化。因此,在越冬期间,要加强饲养管理,并做好鱼病预防工作。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同时杜绝病原体带入,做好越冬池和鱼体的消毒工作,一旦发生鱼病,就应及时采取措施,尽早治疗,确保越冬成活率。 一、小瓜虫病 主要症状:病原为多子小瓜虫。患病初期,体表出现大量粘液,严重感染时,鱼体粘液增多,使鱼体周围的水呈白云状,同时背鳍、尾鳍基部充血。鱼体感染小瓜虫后,2天内即大量死亡,死亡率有时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水霉病俗称白毛病,是能感染所有水产养殖动物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生基础条件是鱼体表受伤。流行适温范围为13-18℃。一、病原该病病原主要是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一般由内外两种丝状的菌丝组成,菌丝为管状,为没有横隔的多核体。内菌丝像树根一样附着在水产动物的损伤处,分枝多而纤细,可深入至损伤  相似文献   

15.
池塘来源程序我们采用的养殖池塘是本所江浦养殖基地。它具有交通便利,水源条件好,销售市场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有时因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溃烂处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逐步长出棉毛状的菌丝。菌丝  相似文献   

17.
<正> 稀土是一种良好的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内已应用于植物和畜牧业上,证明其对生物生长和防病均有良好的效果。常德市西湖农场西湖渔场苏绿林在1991年将稀土应用于鱼苗养殖上,证明适当浓度的稀土可促进鱼类的生长和增强抗病能力。为了解决热带鱼越冬死亡率高的问题,我们于1992年11至1993年1月份用广西柳州稀土动植宝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稀土动植宝”添加到颗粒配合饲料中喂养淡水白鲳、罗非鱼种,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又名墨龟、泥龟、长寿龟,为龟鳖目、龟科、水龟属,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种类,现全国各地均有人将其作为宠物饲养。饲养中华草龟多用自来水,平时要勤换水以保持水体清新。饲养者应对中华草龟勤加爱护,避免环境因素或不良移动导致龟体损伤。一旦其体表损伤或水体污染,水霉属或绵霉属游孢子便会附着在龟体上,进一步发芽形成菌丝,菌丝分泌的消化酵素能分解龟体上皮组织进而破坏肌肉,引发水霉病。若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速算方法朱承海掌握一些简便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加快计算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平时工作实践,介绍一种个位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的简便计算方法,即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的快速计算法。上述九个数的平...  相似文献   

20.
1.鱼类因操作不慎擦伤鱼体,且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鱼类极易患水霉病。病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柔软棉絮状物,染病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导致衰弱而死。防治:①发病鱼池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②受伤亲鱼可用4%碘酒涂抹患部;③鱼卵可用4%福尔马林浸洗二三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