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宋卫红 《生产力研究》2012,(2):62-63,170
文章实证检验了政府财税行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的核心影响因素可以被归结为资金问题。一方面是作为技术创新主力军的企业进行研发需要的大量R&D经费投入,保证这一经费需要从财政科技拨款、创业投资、金融支持、产业服务等诸多方面入手;另一方面,投入资金必须保证有较高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谈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关键。然而技术创新必然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和多种因素的变化,要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根据曼斯菲尔德、卡曼、施瓦茨等经济学家提出的技术创新理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将作深入探讨,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是回归到了市场经济的本义。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只是选择机制,还有激励机制。市场由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基本含义是,市场不再是在政府调节下发挥调节作用,而是自主地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确认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只是明确改革的新方向,绝不意味着一放开市场作用就能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秩序混乱的市场配置资源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完善市场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规范市场秩序,二是培育市场主体。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能放大到不要政府作用,也不能放大到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除了通过自身的改革退出市场作用的领域外,还要承担起完善市场机制建设的职能。政府行为本身也要遵守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7.
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科学区分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段,政府与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形成力量均衡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8.
外部性,技术创新与政府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03-201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方法捕捉政府行为和企业自主行为对技术创新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行为是推动中国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政府行为对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市场的完善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政府的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有正向的作用,但显著度不够高。因此,建议加快确立企业技术创新核心主体地位,同时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调整政府采购结构并加大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倾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任福祥 《时代经贸》2010,(12):22-22
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科学区分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段,政府与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形成力量均衡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经济学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的视角,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技术创新有关理论进行研究发现,除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失灵原因外,技术创新活动本身的性质也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过对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机制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对政府所实行的措施提出以下建议:根据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政策、财政支持手段;加大力度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公共研发平台等公共性的支持机构;弥补市场在整合资源过程中的不足,更好地协调市场和政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充分认识政府行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资源配置的功效 ,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住政府对经济发展干预的“度” ,既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又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 ,这在目前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更显重要。那么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究竟如何 ?怎样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从而达到有效促进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呢 ?由龚益鸣研究员主编、近期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政府经济学》一书 ,对这些方面均作了深入的探讨 ,可以说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职能及其…  相似文献   

13.
孟志国 《经济论坛》2003,(9):63-64,82
一、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的特点1.全省科技投入创历史高峰,但投入的力度和强度依然不足。2000年河北省科技活动人员突破了10万人,R&D人员超过了2万人,科技经费内部支出51.3亿元,R&D经费26.3亿元,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0.52%,都达到历史高峰。但同全国相比,尤其是同先进省市相比,科技投入的差距依然比较大。R&D人员只有广东、江苏的40%,不足陕西和四川的一半。每万名劳动力中的R&D人员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5%。R&D经费总量约相当于广东的1/4、江苏的1/3、山东的1/2,只有陕西的53%。R&D经费占GDP的比重,河北远低于全国1%的平均水平,在…  相似文献   

14.
从企业家理论出发,充分突出企业家的主导地位,探讨企业家认知因素对技术创新行为及绩效的影响,构建企业家技术创新行为关系模型。通过对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企业家敏锐度与技术创新行为变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技术创新绩效变量呈显著正相关;不确定容忍度及风险偏好与技术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企业家私人关系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但是,私人关系网络与技术创新行为、不确定容忍度及风险偏好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增大,尤其加大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扶持力度。在微观企业生产函数中引入政府对企业支持程度系数,并运用高技术产业中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等产出的关系;其次将政府支持程度系数同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作回归分析,并与高技术企业自身投入作对比分析;最后借鉴美国经验,分别针对政府和企业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要用几年的时间使困难的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使绝大多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是科技战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1技术创新中政府调试行为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技术创新的机制,没有更新技术的能力,没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削弱,最终会被挤出市场,遭到淘汰。谁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谁就能够取得市场…  相似文献   

17.
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以中国内地25个省级行政区政府科研机构为样本,探讨科技资源配置结构、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省级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①单个要素不构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基础研究强度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了较为普遍的作用;②5种组态均可带来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由基础研究构成的基础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成的科学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计划配置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环境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市场配置、计划配置、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由应用研究、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应用研究—环境型组态。其中,基础研究型组态和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更有效;③我国东西部地区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各地区政府科研机构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匹配路径和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也最具新意的一个提法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基础,概括起来主要为四方面改革:推进所有制及企业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改善宏观调控;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19.
泛珠三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9—2007年的科技资源要素数据,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从投入产出视角对泛珠三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泛珠三角区域R&D经费内部支出的边际弹性较大,而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人员全时当量缺乏弹性。应加大R&D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同时注意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人员的合理配置,避免配置的无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年以来国外期刊发表的关于R&D补贴效应的实证研究文献,从内生增长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视角,对R&D投入和产出,企业绩效和行为额外性进行评述。研究发现R&D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效应因使用不同的数据及指标,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模型,研究对象的组织、制度、文化等因素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因此,无须追求所谓正确的定论。同时,R&D补贴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工具不存在通用模式,必须根据各国的特定环境和制度加以调整。最后,从配置成本、综合框架和政策组合方面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