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海芸  刘杨 《技术经济》2019,38(4):50-56
从科技金融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出发,构建了包含科技财税与信贷、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科技金融环境和科技金融产出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19个二级指标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2016年度数据为基础,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很多地区科技金融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也不均衡,科技金融环境的好坏对于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科技金融产出相对投入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和研究结论,从市场机制、金融体系、财税支持、金融工具等角度提出了5条具体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张海军  黄峰 《经济经纬》2022,(5):131-139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基于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分析,构建了科技型企业成长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运用复合熵权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研究表明: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处于良好状态,孵化器形式的天使投资、证券市场及政府支持发展趋势良好,但面临结构失衡的问题,商业环境和金融服务机构对我国科技型企业的支撑相对不足,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及银行服务水平无法对科技型企业形成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5.
刘湘云  刘溪 《当代经济》2011,(8):144-145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模型,从金融制度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成因和政府之间互动导致差异的演变趋势,探讨了未来发展的趋向,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总体来说,中央政府若想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不仅要给以制度上的保护,还要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可以模仿或跟随经济发达地方政府的创新,以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6.
7.
赵春梅 《经济师》2000,(3):78-79
改革开放以来 ,民营科技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地位日益重要与明显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比如兴建民营科技园、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等 ,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金融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总的来说对其金融支持力度仍然不够 ,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贷款业务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 ,民营科技企业极少得到其信贷支持。据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掌握的一项数据显示 :一家非常著名的银行贷款比例中 ,民营科技企业所占的份额仅为 3%。而城市商业银行因其在全部金融资产份额中所占比例较小 ,难…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区域海洋科技金融发展迟缓,较严重地制约了江苏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与江苏海洋强省建设的战略要求不匹配,与江苏“两争一前列”的使命要求不匹配。研究江苏区域海洋科技金融发展路径与策略,对于“十四五”时期江苏向海发展、迈进海洋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江苏区域海洋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当下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条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金融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王维强 《财经研究》2005,31(2):110-119
区域金融差异是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结合我国存在区域金融差异的现状,讨论在我国实施区域金融政策的有关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实施区域金融政策的必要性;然后界定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4种模式;最后按照区域金融结构政策、区域货币政策和城乡金融政策的分类讨论了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技金融发展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科技创新是科技企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以深沪两市2008-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科技金融发展水平、R&D投入及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R&D投入的企业发展更快,在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更加明显。只有实现资本与技术的无缝对接,才能发挥R&D投入对企业的效用,进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11.
虽然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间良性协同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比例仍然偏低。基于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无论以债权介入还是以股权介入,均寄希望于从科技创新的未来收益中获得回报。因此,良好的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是科技企业与金融资本结合的前提。而知识产权与商业模式的评估依赖于战略眼光和市场敏锐度,缺乏统一的标准。只有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衔接科技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实现金融资本与科技企业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现有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低碳经济的最有力支撑,碳金融市场具有更加特殊的价值创新和价值实现过程,成为金融服务创新的前沿领域.本文认为,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能够有效解释以"看不见的心"为内部市场秩序逻辑的价值形成过程,碳金融市场作为服务于碳信用交易的金融衍生领域,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共预算研究的财政学视角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蔡琛 《现代财经》2007,27(7):13-17
中国财政学对公共预算问题的研究,未能融合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也未实现必要的"市场细分".近期的研究取向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谋划:组建"中国公共预算研究会";尽快完成中国近代预算史的抢救性研究与实现预算术语统一化;按照正确的顺序继续推进"三部曲"的预算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已被广泛认识,但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内在不足,将使有些地区不能成功地实施集群战略。本地知识资源不充分难以保证创新的持续,集群过度专业化和地理临近性有可能导致本地网络失灵,同时,后发地区实施集群战略时面临着四大困境。区域发展政策应该致力于实现外部联系与本地创新的互动,资源、已有实力和新增能力之间的互动,并保持制度稳定和制度创新之间平衡。同时,还应注意,集群政策并不是对所有地区都适用。  相似文献   

15.
区域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研究的是同一行政区域内的多所高校实现科技资源同城共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高校科技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系统分析了区域高校科技资源校际、校地共享的价值意义,提出了平台的设计思路,对系统设计、体制与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平台的运行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金融效应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内生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农村居民持有储蓄、投资、住房和保险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大小及显著性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储蓄对东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而投资对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还发现,假如农村居民同时配置四种金融资产,配合消费升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这表明通过丰富农村金融消费产品,改善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环境,满足农村居民内生金融需求,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明显加速,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交流更加频繁,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进程加快。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愈发紧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国际分工与区域分工格局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中国未来区域分工合作的趋势将发生新的变化。在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也就要求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学理论和金融共生理论,分析区域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内生态种群共生关系及共生效应,以2010—2018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共生度测度模型和融合速度特征的共生进化动量模型,测度区域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水平与共生进化动量。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在考察期内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共生度较高,但其共生进化呈疲软甚至恶化态势。相较而言,虽然中西部地区在考察期内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度较低,但其共生进化呈良性上升态势。据此,提出强化区域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与共生进化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俊 《技术经济》2022,41(7):1-12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因数据缺失,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相关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空间异质性假设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影响效果及其分维度、分区域异质性特征展开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创新能力和数字普惠金融均呈现出空间正相关性;进一步实证发现,增加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确实可以强化本区域创新能力,但对邻近区域创新能力会产生抑制或冲击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显著成立,其中在西部地区该“虹吸效应”更为突出。同时,分维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均能有效促进本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此外,基于非线性假设建立的门槛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着自身发展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20.
科技和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分别选取政策性科技金融和金融机构科技贷款表示科技金融指标,构建生产函数为基础检验模型,并以1999--2011年大连相关数据对二者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约13%可以归因于政策性科技金融,约56%归于高层次科技人员的投入,但是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的波动不利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因果关系上,只存在金融机构科技贷款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单方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