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思自治原则既是一种民法理论,也是一种法哲学,是近代西方民法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确认意思自治原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对于法制现代化价值合理性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育东 《理论观察》2006,(4):108-110
意思自治是民法的基本精神,在这一精神之下衍生出的所有权自由、契约自由、过错责任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但过错责任原则能否作为民法基本原则,面临两种挑战一是它能不能贯通民法体系,二是它是否仍是侵权行为唯一的归责原则。在意思自治的精神之下,过错是意志的外化,是一种意思,在肯认“意思主义”价值的前提下,过错可以解释民法诸多制度及现象,过错责任原则可以贯穿民法,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构建的法律体系之中,民法作为基本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依托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对平等主体间的人身、财产关系进行合理调节,从而发挥法律的优越性,使得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等组织之间出现的种种人身、财产纠纷矛盾,作以良好的调整,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有效保障平等主体的人身、财产等多个方面的合法权益。在民法应用期间,基本原则对于该法的有效落实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基本原则中首要原则就是公平原则,依托该原则便可以对平等主体的民事活动,从公平角度进行良好的判断分析,最终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倪子龙 《魅力中国》2010,(33):44-45
民法中的公平原则作为一个伦理性原则,是民事习惯和民事传统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反映了社会主体对民法的最直接、最质朴的要求,因而成为民法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对于推动民法的发展和演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有很多对公平原则理解及适用不正确的现象。这对司法公正是不利的。本文拟对李凯强一案进行分析,进而谈论对民法公平原则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意思自治即私法自治,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享有自由决定其行为、不受他人非法干预的权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民事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历史的呼唤,我们不得不从深层次去思索我国民事立法的某些根本性问题。虽然意思自治无论是在传统私法中还是现代私法中,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但是意思自治原则是有其自身特定的涵义和适用范围的,有其特定的价值和功能的。如果不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原则,不正当地运用这一原则,就会违背民事法律的宗旨和目的,破坏民事法律秩序,降低意思自治原则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民法是私法、权利法、调整市民社会生活的法。确认并保护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是民法的基本任务。民法基本原则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是民法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民法基本原则体现了市民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是民法精神的实质。《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民事活动应当遵守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公允价值计量的产生和应用是适应民法学的基本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7.
闫旭霞 《魅力中国》2010,(17):103-103
诚实信用原则又叫诚信原则,它最初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最初只是表现为道德的基本要求,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法律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该讲究信用,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以法律形式的明文规定确立了其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一直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主要伦理道德的使命,并且作为对民法中另一基本原则(即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限制。文章重点对公序良俗原则在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中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最后再对比介绍我国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相似文献   

9.
李莉  唐建力  谢英 《老区建设》2012,(16):26-28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被誉为现代民事法律中的帝王条款,贯穿了民事立法的全过程,可以说诚信原则就是整个民事法律关系的灵魂和精髓,在民事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应从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内容和作用几个方面透析它的真谛,使之更为我们所把握,在法律实务中得到更好地适用,从而起到保护民事权益,维护民事活动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私法自治是近代民法的基石,其与私权神圣、身份平等共同构成了传统民法的三大基本理念,其对当代民法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伴随着法律的社会化,有必要对私法自治进行限制,使私法自治原则日趋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1.
戴文骐 《特区经济》2013,(10):153-154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是物权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但在涉外动产物权领域单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忽视了物权和债权关系的内在联系。《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动产物权法律适用具有法理依据,符合冲突正义的要求,但意思自治原则只是物之所在地法的补充,应当对相关条文进行严格的限制性解释。  相似文献   

12.
民法是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公序良俗是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集中体现着民法的立法精神,一切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民事行为均为无效行为.研究公序良俗原则对理解民法的立法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公序良俗原则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例中均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应当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确立我国的公序良俗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公平责任原则是独立的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是对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必要补充,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适应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民法的基本原则与民法的内容一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扩充.新的原则不断涌现,对于原则合理性论证的著述可谓洋洋大观。但是,很多人多关注民法原则的扩充.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至于对民法基本原则整合的论著较少。事实上对民法基本原则的整合不仅必要,还很迫切。文章从民法基本原则学理性分析入手,对基本原则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范式架构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立法的不断完善做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意思自治原则是国际私法的重要原则,但是,任何自由的行使都伴随着一定的限制,这是由其本身制度的特点和当代的国际民商事法律环境决定的。文章将从意思自治原则的产生和发展入手,联系当今国际民商事法律背景和法律理念的发展,讨论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的不同情形。  相似文献   

16.
宋晓 《魅力中国》2013,(13):322-322
意思自治原则在西方的产生、兴起到逐渐衰落的演进过程,为我们在司法领域适用意思自治原则提供了借鉴资料,本文剖析了当前司法实务中与意思自治原则背离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薪酬管理的公平原则论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平原则是薪酬管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往往在薪酬设计中被忽视。文章强调公平原则在薪酬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在研究薪酬战略、薪酬设计与薪酬公平三者关系基础上,探讨薪酬公平的内涵,并提出实现薪酬管理公平原则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整个民事诉讼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但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存在一定的缺陷,表现在立法内容杂乱、标准不统一、体系不科学等。因此,需要对现行基本原则的统一化、标准化、原则化,从而完善基本原则的内容,重新构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法理学研究中,原则是作为法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原则与法律规则有所区别,它是法律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构成整个法律制度里的基础。而每个部门法又有着独特的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基本的调整原则。作为基本原则,“核心意项皆为根本准则”。其蕴涵着两种基本意义:其一,体现着该部门法的最基本的价值;其二,可以成为一般法律规则,并可作为克  相似文献   

20.
张铁会 《中国经贸》2010,(24):108-108
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国现在正处于从市场的计划经济向市场主义过度的时期。市场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公正、公平、自由、诚信等原则,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维持的,因此,只有健全和完善民法,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活动秩序的正常化和规范化。民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的关系是相互配合、协调、又不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系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其中重要的是树立与增强民法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