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琳 《当代通信》2005,(7):44-44
对于中国电信,由于固网发展日趋饱和,电信业存量市场过度竞争的矛盾也日益突显,如何启动增量市场,培育新增点并向现代综合信息提供商转变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3G的发展将为今后电信市场的竞争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中国电信新业务的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可能。在3G到来之前中国电信应做哪方面准备?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各运营商都把3G数据业务看做金矿,那么在线计费系统(OCS)在全力保障中国电信3G数据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做好支撑流量经营、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市场前端争取利润、挖掘潜在用户的工作呢?笔者以为,在线计费系统可以通过提升计费能力、增加计费方式、实现组合计费等手段,全面有效地支撑中国电信的3G数据经营。  相似文献   

3.
2008年电信企业重组及2009年1月7日3G牌照发放,标志着我国电信全面进入全业务经营的3G时代。当前,在我国移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竞争的格局。各运营商为在3G移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以看出,移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全业务3G时代,我国电信运营商应如何应对?笔者认为,采取进攻性策略是拓展3G移动市场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中国电信集团在实施企业转型,向世界级电信运营商迈进的过程中,大力倡导各级企业、各领域实施精确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借助3G的历史机遇全力发展的今天,中围电信如何在高投资、高成本的压力下改善企业运营绩效、提高盈利能力,如何将管理理念和战略构思落地,已经成为电信企业管理者思考的主要问题。六西格玛——曾经缔造了无数企业辉煌的西方管理文化,能够给中国电信的精确化管理带米怎样的启示,中国电信应该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精确化管理体系,六西格玛能够对贯彻落实中国电信精确化管理战略提供哪些有意义的借鉴呢?  相似文献   

5.
《当代通信》2004,(19):36-41
3G赢利遥遥无期,如何看待投资过大?与2G相比较,3G的系统成本大,业务价格低?应该推“3G”还是“移动通信”概念?没有用户需求,市场培育难见其效,痼疾在哪?“短信”现象非普遍运用,开发3G业务的误区在哪儿?  相似文献   

6.
魏思文 《当代通信》2006,13(3):16-17
狗年已经来临,回眸过去的一年,记得有人曾经问我2005年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不假思索的回答:3G在中国的运营。但现在看来,最大的事件是3G牌照没有发放。本将回顾中国电信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几个方面,除了3G这个话题之外,我还将关注中国手机市场、中国电信企业的国际化以及电信资费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信业》2009,(4):78-78
2009年是中国电信业大重组后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电信业3G元年,电信重组以及3G牌照发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将有力推动中国电信市场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在新的形势下,新一代数据中心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电信运营商在改造或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时应关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ICT业务做大做强,为企业赢得可持续发展?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电信江苏无锡分公司加快ICT多样化融合应用,促使ICT真正成为“调结构、转方式”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9.
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自3G牌照发放后,持续展开地毯式的宣传攻势不同,中国联通一直保持低调。直到4月8日,中国联通才首次在央视及各大卫视的黄金时段推出为时60秒的新形象宣传片,正如广告所说的那样:“如果现在能震撼过去,未来将带给我们什么”,3G之战已经悄然揭幕。站在集团公司的层面,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提出“融合创造新优势、3G实现新发展”,并强调“公司将紧紧抓住发展3G业务的契机,进一步扩大用户群体,优化用户结构,推动固网通信和移动通信的升级发展。”如何践行上述理念。笔者从三个方面对中国联通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3G牌照的发放在人们的期待中又走过了2006年,国家对于3G的发展可谓慎之又慎。作为固网运营商的“救命稻草”,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过3G的发展寄予厚望。可是取得移动通信经营权并不意味着固网运营商就会迎来新的利润空间。在用户规模大、网络覆盖广的中国移动以及紧随其后的中国联通面前,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并非易事,相反如果经营不当,无疑会对增长乏力的固网运营商雪上加霜,因此在固网运营商取得经营牌照之后,如何运营也成为摆在固网运营商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电信,由于固网发展日趋饱和,电信业存量市场过度竞争的矛盾也日益突显,如何启动增量市场、培育新增点并向现代综合信息提供商转变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3G的发展将为今后电信市场的竞争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中国电信新业务的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可能。在3G到来之前,中国电信应做哪方面准备?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部署7427张各种制式的3G网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3G的发展都在探索中前行。伴随年初3G牌照的发放,中国的3G发展拉开了序幕。由于中国通信领域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所以在大规模投入3G网络建设的同时,值得通信业思考和研究的是:中国的3G如何发展?3G的前途在哪里?笔者认为:3G的发展必须依托行业应用,换言之,行业应用是3G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球通信行业专利技术的领先厂商,高通公司的动向始终吸引着业界众多目光的关注。近日,该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董事长汪静在香港发表的有关3G言论,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汪静先生公开表示:“中国未制订推出3G的明确时间表,导致中国电信业发展停滞4年。中国电信产业政策不明朗正在阻碍国内通信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汪静明确强调了高通公司对TD-SCDMA标准的专利权。他表示,由于3G技术是基于CDMA技术的,因此高通享有有关技术的专利权,每部3G手机要向高通支付专利费,有关费用不超过出厂价的5%。据汪静透露,已经有75家公司获得高通授权,可以研发TD-SCDMA设备,但不包括中兴通讯和华为。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国3G商用走上最后一公里之际,高通公司对中国政府的3G产业政策提出非议,自然是站在其企业利益之上,那么,中国的3G政策是否延缓了产业发展?专利之争又说明了什么?在这里,我们不妨与读者一起,对这些论断进行剖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当代通信》2006,13(9):26-28
从传统的固网运营商转变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近两年来,中国电信这一蓝色巨人始终在坚定而稳健地转型。而“商务领航”和“号码百事通”这两个品牌正在成为驱动转型巨舰的两个轮子,为转型提供强力支撑。中国电信转型的成效如何?这两个业务应该如何发展?最近,本刊记就此采访了电信专家陈金桥、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系曾剑秋教授、百纳咨询公司邓志成博士,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高级咨询师庞卫国等,请他们就中国电信转型及其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3G时代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资费竞争.而是全业务的搏弈,是差异化的经营。中国移动选择了以手机上网的丰富应用来吸引用户转向3G;中国电信则选择“捆绑优惠”的3G策略,通过将手机、固话和宽带进行捆绑实现一定的优惠;  相似文献   

16.
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市场“三国演义”时代正式到来。如今三家运营商均铺天盖地开展了3G品牌爆炸式宣传.炒热了3G市场,而这仅仅是运营商3G营销的第一步.目的是率先在3G产品与用户之间建立起一种相濡以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7日必将载入中国电信发展史册。在这一天,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其中批准中国移动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电信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联通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 对于当前的中国电信来讲,如何发挥社会渠道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何有效管控实体渠道,提升其整体运营能力和竞争能力?如何构建渠道为王的管理模式?这已成为中国电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某报社与某网站合作开展了一次市场调查.在回答“印象最深的3G运营商是谁”的问题时,有67%的被访者选择了中国电信。这表明,在3G的抢势阶段,中国电信的“天翼”与中国移动的“G3”和中国联通的“沃”相比,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20.
在全业务发展的关键时期,明确各项业务量收目标后,如何开展可操作、可执行并且有效益的营销活动?如何让员工快乐地、有激情地在公平竞争的氛围中发展各项业务?这些问题一直在中国电信江西公司九江分公司(简称九江分公司)张建军总经理脑海中萦回。中央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非常6+1》,启发了张建军的一个创新设想:在全市电信开展“非常6+1”全业务营销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