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开经济研究》2007,(4):F0003-F0003
周冰,经济研究所教授,长期以来潜心研究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转型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形成了逻辑自洽、内涵丰富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理论。以无可置疑的逻辑论证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目标与手段(运行机制)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从而在理论上刻画了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历史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
目前围绕中国经济学社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聚焦中国经济学社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关联性研究尚较薄弱。本文以中国经济学社1925年提出并被社员躬行践履的四条宗旨为出发点,基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该社关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社在推进中国经济学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进再到理论建构的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和演变路径。首先,学社重视编译经济书籍,这既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也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挖掘中,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解析中国现实经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奠定实践基础,并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问题方面呈现出经济学研究中国化与创新性特征;最终目标是通过精深经济学研究以实现中国经济学之构建。中国经济学社的有益探索可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诸多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传统经济学与混沌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基础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并在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局限性进行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给出了经济学发展的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在前辈学者成果积累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传统社会土地交易是怎么运作的,地权是怎么界定和交换的,系统研究了传统社会有中国特色的地权机制,揭示了地权交易所派生的金融功能。本文以经济学方法为主,多学科视角和方法并用,在材料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定量方法。强调经验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呼应。所用材料主要有地契文书、习惯资料、刑档案例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变革要从“基因”层面开始,要依靠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它的内在动力。由于历史限制,马克思没有发现使用价值二重性和需求二重性,没有发现劳动二重性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特殊性,没有建立起多维对称的完整的逻辑结构。但《资本论》的逻辑可以自我复制、自我完善,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资本论的完整逻辑可以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深刻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6.
孙庄 《理论观察》2009,(1):32-33
一切社会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其过去历史的产物,中国帝国统治时期的政治传统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的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不难找到传统的烙印。更为重要的是当代中国政府和政治的最直接的源头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政治设计和政治安排。所以只有把现实的中国政治放到传统文化与革命价值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进行考察,我们才能对当下的政治有更为真切地理解。  相似文献   

7.
论以人为目的发展经济及新时期经济学的使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以及各国政府对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新时期里,经济要以人为目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经济学家要正视经济学理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现实经济发展的事实,研究现实需要与人类对全面发展的追求、研究现实经济运行的规律,认识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矛盾,以社会规定、资本和劳动“三位一体”的现实经济为基础,确立包含人的全面发展规定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弥补经济学理论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叶航 《南方经济》2014,(6):75-80
最近10多年来,随着一些非主流新兴经济学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一个新的、超越新古典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本文对新兴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方面的创新进行了阐释,这种阐释有助于我们前瞻性地把握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助于中国经济学家尽快融入这场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理论创新思潮,从而缩短中国经济学研究与国际学术前沿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清代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一文中,我提出:以粮食和纤维生产为主体的、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中国传统农业,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历史发展,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有利的一面是它的较高生产效率为伟大的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或者说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不利的一面是它的较高效率和它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刺激了人口过早过快的增长,而人口的过度增长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必然反过来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我还指出:中国传统农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在清代前期、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0.
正永佣制度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反过来促进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封建宗法制度的松解和农民的人身解放,有利于佃农个体经济的壮大和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永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永佃制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农业现代化的未来选择。而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我国国情,把理论的一般性和我国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借鉴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史,讨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对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土地制度进行了突破传统成说与意识形态的反思,但仍缺乏整体把握,解释力不足。龙登高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地权市场与资源配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在广泛整理清代与民国时期原始契约、司法档案与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以历史演进逻辑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复原具有丰富内涵的地权制度遗产,建立了自成一体的解释框架,并由此重新审视中国经济传统的特征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笔者近年来倡导并获准立项的中国经济学术史研究的一个重点考察。文章试图进行初步的学理阐述,基于大约120年以来中外相关文献的发掘梳理,首次重点考证中国经济思想史这一独具特性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端与发展,论述中国和日本相关研究的具体状况与研究内容,考察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该学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主要学术特点,进而阐释中国经济思想史惟独在中国大陆作为理论经济学独立学科的特殊优势与发展前景,探寻丰富和发展传统汉学与理论经济学、经济史学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工业化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的核心思想,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看,中国农业问题的症结是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概念,拥有许多值得珍视的思想闪光点,对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亦丰富了世界古代经济思想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也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先行思想构成因素之一,如在日本经营管理模式建构、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及宏观经济稳定中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借鉴作用。尽管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未能独立地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理论,但是可以为解决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为建立中国经济学派提供思想牵引,为构建中国式管理模式提供哲学基础。因此,准确认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有助于探究民族复兴的经济内涵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中国实现“中国梦”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是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与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相激荡、人类文明演进大势与中华文明转型相交织的结果;是中国社会历史逻辑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相互推进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杨永华 《南方经济》2004,(10):78-79
中国处在从计划经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化的伟大历史时期,研究这种经济转型的过渡经济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思想异常活跃,各种学术流派林立,学术观点层出不穷。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过渡经济学有三种思路:(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有两种意见:其一,认为传统经济学有不足,可以修补,不能放弃;其二,传统经济学是计划经济学,在市场经济时期基本上  相似文献   

18.
推荐理由 本书是在政府与市场分工的逻辑前提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深度观察。今日,中国必须为经济学理论和自由市场的正当性找到真正坚实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19.
胡民  胡平 《乡镇经济》2008,24(2):89-92
随着我国农村和农业宏观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农业合作组织区别于我国历史.上带政府组织性质的农民合作社,可以被称为“新农合”组织。文章从农业经营的经济学特点出发,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新农合”组织发展的必然性,并对当前“新农合”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人成文,以文化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原则,"文以载道,道以文传"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凸显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对生命价值内涵的主体性把握,表露的是对人的价值内涵的文化生命力的持久影响.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反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对民族兴亡的责任担当,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起点;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是文化自信生成的理论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