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科技协同、人才互动与制度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协同发展,人才互动支撑区域协同发展,制度创新保障区域协同发展。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以需求为中心,以科技、资金、人才和制度为协同资源,以客户、企业、研发机构和政府为协同主体。搭建制度先行、科技创新、人才互动的协同网络平台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无非是市场要素、资源要素、技术创新要素和制度创新因素的有机结合。没有交易壁垒的共同市场和统一的市场法则,意味着消费、出口和投资3大因素的需求潜力成倍放大,意味着制度协调、资源配置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一  相似文献   

3.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以政府主导、支持企业实现盈利、自封闭向开放转型为特征,在构建进程中围绕创新投入与产出效率、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政策体系及经济发展趋势这三大关键要素,通过完善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构建起科技-产业-经济良性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国应立足于当前创新发展环境,借鉴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经验,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进程中注重于强调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性、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纵深融合、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互动等举措。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具有内在本质必然联系 ,其中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制度创新互动规律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更为突出 ,区域内经济发展要求区域制度创新 ,区域间经济竞争要求区域制度创新 ,位于泛珠三角经济中心的佛山 ,以区域制度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对区域创新规律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综合配套改革:制度需求、改革重点与推进战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袁易明 《开放导报》2006,(5):15-17,79
制度改革起步于制度变革需求,决定于制度变革的激励。综合配套改革与26年前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20年前的城镇经济改革相比,均有不同的制度变革需求和制度变革激励,基于此,文章认为综合配套改革应关注四个推进战略:以“以自主性制度创新”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主张有效制度创新;提供足够而持续的改革激励;探索普适性的制度创新内容。  相似文献   

6.
劳健 《改革与开放》2017,(24):18-19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主动适应新常态需求,积极开展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在深入了解广东区域经济对高职物流人才需求的前提下,突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模型,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7.
劳健 《改革与开放》2017,(24):18-19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主动适应新常态需求,积极开展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在深入了解广东区域经济对高职物流人才需求的前提下,突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模型,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8.
赵佳  姜长云 《改革》2013,(1):82-92
通过分析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动因和影响、组织制度创新的动力及其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互动,揭示了合作社联合社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互动逻辑。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既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和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在现有制度环境约束下不断"试错"和优选的结果。土地托管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联合社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解决发展现代农业中"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支持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创新,应把营造有利于合作社企业家成长发育的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王蕾  叶磊 《北方经济》2008,(10):54-5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恢复国民经济,重点发展内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基础的协调发展;积极备战,以“三线建设”为代表建设战略大后方的非正常协调发展;抓机遇、抢时间、争效率,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统筹全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东西互动,点线面互动动态协调发展4个时期。总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发展区域经济的成功经验,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邵长安  关欣  初玉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31-135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技术进步,推进了相关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了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关键性要素。对于北京而言,高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针对北京市高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对策,研究提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及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及制度相统一协调;构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竞争能力;与服务业发展布局相结合,合理规划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提升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企业的原始创新,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北京市高技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邰磊 《中国西部》2007,(2):138-149
清晨,我和几个朋友驾车从贵阳出发,飞奔在新修筑的65号高速公路上.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被外界赞誉为“东方迪斯科“故乡的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作苗族文化调查.多年来,这个闻名遐迩的苗族吉村落,犹如一块磁铁,一直深深地吸引我,令我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12.
"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2019年4月15日下午4点过,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湿滑的石阶登上陡坡,来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户谭登周家,从屋外看到屋内,详细询问老两口生活和身体状况。"低保补助有多少?""土地流转一年收入多少?""医药费花了多少?报销了多少?""子女一年给的赡养费有多少?"总书记问得十分仔细。总书记听了老谭的介绍,高兴地说,你们家不愁吃、不愁穿这"两不愁"我们直接看到了,医疗保障、住房安全做得也挺好。  相似文献   

13.
重钢到长寿的搬迁改造。为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未来大有可为,一定能“健康长寿”重钢集团中厚板厂热轧车间热气蒸腾,火红的钢坯在粗轧机下隆隆作响。随着重钢环保搬迁即将全面完工,工人们在墙上挂起“站好最后一班岗,轧好最后一块钢”的横幅,忙着轧最后一天的钢板。  相似文献   

14.
温迪 《走向世界》2007,(24):74-76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济南公厕的现状,相关政府部门也对此进行了一些建设和改善。济南市市容环卫局表示,迎接全运,泉城公厕建设将提速,在新建改建公厕设施的基础上,从公厕布局、标志设置、保洁管理等多个方面积极行动,进一步完善济南的公厕设施建设。在人们的期待中,一场"公厕革命"将在泉城展开。  相似文献   

15.
谁是海尔     
易水寒 《新财经》2007,(7):88-89
海尔什么都能做,而且每进入一个行业就将品牌作为资产投入到其中,于是,海尔品牌的价值不断被稀释,被摊薄如今,没有人能知道海尔到底是做什么的。洗衣机?冰箱?空调?彩电?手机?电脑?金融?旅游?到处都能看到海尔的影子,  相似文献   

16.
承?全爱     
徐徐海风伴着阵阵花香走进6月,青岛进入了最迷人的季节,也迎来最浪漫婚礼季,幸福的钟声正在敲响。作为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的华人珠宝界翘楚,周生生于近期分别在青岛海信广场和青岛利群商厦以【承?全爱】Love is all为主题,为准新人打造了一场婚嫁珠宝的华美盛宴,旨为缔造新娘于幸福红毯之上的动人一刻。  相似文献   

17.
从物种生态位到企业生态位的仿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是具有智慧的特殊生命体,在企业生存竞争日益激烈和残酷的现今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经营者开始从生物界寻找企业持续盈利的商业法则。本文将物种生态位理论应用到商业系统的研究中去,在对企业生态位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并运用事实案例对不同类型生态位以及生态位重叠和分离现象的商用价值进行解析,从而为企业实现"长寿"的目标提供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小米当道     
《走向世界》2011,(27):16-16
作为中国首款双核1.5G智能手机,也是目前世界上主频最快的智能手机,小米手机正式发布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手机发烧友的高度关注。甚至人戏称乔布斯辞职也是因为知道小米手机要上市了。当然这只是笑谈,但也可以看出众多手机发烧友对小米手机的期待。  相似文献   

19.
环北部湾战略与广西发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环北部湾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要地 把环北部湾地区作为西部大开发产业促进的战略重点,建设成为面向世界的制造基地,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实施环北部湾战略,广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桥梁作用,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海经济》2011,(5):10-11
要适应高通胀下的发展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指出:“目前,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面临来自国际的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美国以往的货币宽松政策和可能的第三次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压力;二是由自然灾害和经济复苏对基础商品的需求扩大引起的全球物价上涨给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三是亚洲周边国家包括印度和越南的通货膨胀给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