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衍生工具是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从金融工具中被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分离开来。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者主要有银行、保险公司、企业和基金经理等。他们希望通过交易来满足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如管理信用额度、监管资本的冲抵情况、降低风险率、提高资本回报、管理资产负债表、进行组合避险等。本文介绍了信用违约互换等四类信用衍生工具,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了银行等交易者可以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达到以下目的:包括控制贷款、信用卡、票据信用风险、提高资本回报率等。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信用衍生工具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岗 《开放导报》2004,(5):99-103
以转移信用风险为核心的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地解决风险分散和业务扩张间的“信用悖论”,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灵活性。对交易结构、衍生风险和定价方法进行科学设计,是信用衍生工具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本文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认可的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率互换和信用关联票据三种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结构、衍生风险、定价模型和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信用衍生工具在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信用互换、信用期权和信用关税票据等几种目前市场上最常见信用衍生工具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后,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对信用衍生工具在中国可能的应用及具体措施设计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章旌 《沪港经济》2006,(4):30-31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月24日开始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从而标志着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在中国正式登场.对于我国金融市场而言,利率互换只是起步.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利率期货、利率期权以及信用风险互换、收益互换、货币互换等金融衍生交易也将陆续展开.  相似文献   

5.
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荣  魏婧 《华东经济管理》2003,17(5):121-122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及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信用衍生工具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发展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帮助银行降低信用风险,存在着监管困难、引发新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因素。应该遵循“大胆探索,稳步发展;提高质量,加强内控;积极引导,强化监管”的方针,推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发展,促进商业银行不断分散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7.
信用衍生工具:发展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宜 《特区经济》2005,(12):298-299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双边金融合约安排,交易双方互换事先商定的或是根据公式确定的现金流,现金流的确定依赖于预先设定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信用事件的发生,使得信用风险从依附于贷款、债券上的众多风险中独立出来并转移给交易对手。信用衍生产品同传统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区别在于其价值基础不同:传统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基础金融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信用衍生产品则是参考实体信用品质变化的创新型金融衍生合约。  相似文献   

8.
CreditMetrics模型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适用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4月初,美国J.P摩根财团与其他几个国际银行--德意志摩根建富、美国银行、瑞士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和BZW共同研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评估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CreditMetries).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VaR(value at risk)理论等为依据,以信用评级为基础,不仅可以识别贷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而且可用于互换等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已运用于发达国家大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迅速成为行业标准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有志 《山东经济》2005,21(1):54-56
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可用做转移、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近年来,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一直保持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其对信贷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正面影响,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正确认识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及影响对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红  陈丽伟 《现代乡镇》2009,(10):15-17
信用衍生产品是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规避信用风险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为基本、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它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或债务发行人违约或信用品质潜在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1992年,在巴黎举行的ISDA(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11.
1997年4月初,美国J.P摩根财团与其他几个国际银行——德意志摩根建富、美国银行、瑞士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和BZW共同研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评估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CreditMetrics)。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VaR(Valuej at risk)理论等为依据,以信用评级为基础,不仅可以识别贷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而且可用于互换等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已运用于发达国家大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迅速成为行业标准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2.
信用风险作为可能违约的道德风险,始终困扰着金融机构,是制约银行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世界金融界开始通过对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来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以便从容应对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挑战。 一、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出现及作用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拥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有序的人类信用秩序。信用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信用机制的日益完备,信用风险以及逆向选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信用风险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方面是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是借款人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主要经历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以来,国际通货膨胀日益严峻,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减;受物价上涨、重大自然灾害和各项成本上升影响,企业面临较大压力,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通过金融市场或出口企业传导,银行不良贷款面临反弹压力。在信用风险阴霾笼罩之时,运用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帮助各银行实现风险共担,有助于我国银行系统的安全稳定。文章将阐述信用违约互换应用于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并探寻其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化解信用风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本文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探讨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信用衍生产品、合成CDOs与信用风险转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银行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转移信用风险从而降低其风险暴露.本文介绍了银行在转移信用风险时所使用的基本的信用衍生产品以及合成CDOs,并对银行信用风险转移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引入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CreditDerivatives)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市场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显示了独特的魅力。本文对我国引入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信用衍生产品定价理论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永东  赵永刚 《世界经济》2007,30(11):80-96
信用衍生产品是有效分散、转移以及对冲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伴随信用衍生品市场的飞速发展,如何对信用衍生品进行准确定价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本文基于信息视角,将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分为完全信息模型——结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简化模型和综合模型三类,再加上经验事实模型,对信用衍生品定价理论进行梳理、评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李鹏 《特区经济》2005,(12):266-267
信用衍生产品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它是一种随特定公司或公司群的信用质量变化而产生或有支付的场外交易金融契约。它在近几年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根据BBA(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的统计数据,全球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量(合同名义金额)在1997年仅为1800亿美元,而2002年已经高达19520亿美元,预计在2004年将有望激增至47990亿美元。一种信用衍生产品一般涉及信用保护买方(protection buyer),信用保护卖方(protection seller)以及信用参照实体(credit reference entity)。根据具体产品的结构不同,信用衍生产品可以分为信用违约互换,信用价差期权,总收益互换和信用联系型票据这4大类。  相似文献   

19.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是出口企业常用的控制信用风险的工具.正确使用这个工具,严格按照保险合同的要求和相关流程正确操作,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否则,企业的收汇风险同样无法得到保障.把出口信用保险的操作环节融入整个出口业务流程体系中进行内部控制,保证操作正确性,才能真正实现信用风险的控制,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防范出口信用风险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业信用重新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心所在。在些背景下,我国长期以信用证为主的结算方式受到严峻挑战,而采用商业信用交易将产生以大量应收账款为特征的信用风险。由此影响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出口。因此,我国企业如何跨越出口信用风险的障碍,大胆地进行商业信用交易,这对我国外经贸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