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贯彻落实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人才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世界范围内吸引、留住和用好各类人才,构建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治理模式,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独特吸引力的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黑河分行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实施"人才强行"战略,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完善人才考核选用机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促进了业务经营目标的实现。如何把握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服务农发行改革发展,是我们需要长期研究思考和不断探索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农发行黑龙江省黑河市分行人才队伍现状,对农发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为重点,深化粮食行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服务粮食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提供人  相似文献   

4.
"插上科技的翅膀"是北大荒集团"三大一航母"目标导向和国际化"双循环"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北大荒集团要深耕"藏粮于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切实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牢记"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设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园区"。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给链提供持续的强劲科技动力。  相似文献   

5.
上海人才机制亟需创新  1、 上海人才机制创新是上海建设国际中心城市的需要。  人才是上海新世纪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上海“十五”计划中第一次把人才规划作为重要内容,显示了解决上海人才问题已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十五”期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是初步建成亚洲特大型国际大城市和国内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相对应,上海人才战略发展的整体目标应该是构筑与国际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人才资源高地。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上海人才机制就必须不断创新。  2、 上海人才机制不断创新是上海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需要。  根…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实施"科教兴郑"和"人才强郑"战略,郑州市加大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初步构建了完整的创新人才体系。但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现实发展需求。郑州市需要进一步在优化产业环境、完善人才配套服务体系、构建浓厚创新文化氛围、重视创新能力和意识教育培训、扩大人才奖励覆盖面、增加科技投入和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发展环境直接影响着人才吸引力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一些学者围绕河北省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人才集聚、优化配置、人才流失、环境优化、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等层面开展研究。2020~2021年,课题组对省直及11个地市有关人才管理部门、高校及企业等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河北省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但在经济、教育、社会、生活、政策环境方面尚存不足。为推动人才兴冀战略,需要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体现人才价值的人才政策机制,协同联动、激励驱动的人才管理机制,产业集聚驱动人才集聚的市场机制,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体系和适切本土人才的育才留才机制。  相似文献   

8.
构建郊区人才高地 抓住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构建郊区人才高地是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上海郊区人才发展工作要抓住培养、使用、吸引三大环节,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突破,以环境优化为保障,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着力扩大人才规模,提升人才价值,调整人才结  相似文献   

9.
以跨越式、高效能、系统化为显著特征的高铁时代已经到来.党和国家提出的"解放人才 "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决策立意深远,是人才工作科学化的重大创新.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风险与挑战压力日趋增大的金融竞争中,如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摆在农发行改革发展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农发行江苏省分行的调研中笔者得到启示,基层农发行应积极实施"人才强行"策略,建立招聘、培训、选拔、评价、激励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培养和开发各类人才,为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紧贴国家对城镇化发展的规划战略,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创新和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这为新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今年的两会中,"城镇化"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重点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沈阳辉山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宏观环境、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孵化机制、企业进入与毕业机制和利益实现机制,认为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机制以"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为宜.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要以建在农业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为宜.对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效益评价应考虑孵化器带来的间接效益.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力度,允许孵化器直接对在孵企业注资,允许孵化器以股票期权、股票期股的方式获取收益,也可以以有形资产使用费折价入股,调动孵化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高等院校要普遍设立创业学学科,培养孵化器的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如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等。要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深化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仅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要健全人才教育扶持机制。当前,粮食产业发展正处于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高转变的关键时期。粮食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实施"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形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共营制"不断优化农业财政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共营制"视角下的农业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工作面临着补贴结构亟待优化、人才引进培育补贴政策不完善、职业经理人补贴政策不完善以及农业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不完善等一系列困境,因此,各地方政府需要优化补贴结构,完善人才引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等补贴政策,进而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蔡伟民  吕怀珍 《农村经济》2007,(11):117-119
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和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从宏观上建立健全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专门的民族地区人才招聘制度、建立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努力发展地方经济吸引人才,完善民族地区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胡相丽 《山西农经》2022,(5):149-15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国家对“三农”重视程度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更具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做好人才振兴,把农村人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问题主要包括人才的引进力度需要加大及人才的培养机制需要完善等。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人才培养策略,包括应当为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重视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邓盛梅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4):230-232,236
绿色海峡西岸建设是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相衔接的林业发展战略,林业人才资源是绿色海峡西岸建设的主力军,人才环境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土壤,营造并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人才的智力才能得以提升,活力才能得以增强,创造力才能得以迸发。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决策环境、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环境、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人文环境是绿色海峡西岸建设的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环境优化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东省各级粮食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多措并举,积极实施"科技兴粮"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科技兴粮工作成效显著。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近年来,山东省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大粮食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推动了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各地高度重视粮食  相似文献   

18.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乡村人才振兴存在人才结构、人才环境和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困境。需开展定向人才引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乡村人才机制,通过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是赢得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源。新时代背景下,应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问题,推进人才强农战略,不断优化现有的人才机制,努力打造一支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队伍。以河北省邢台县农业技能人才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科技进步状况至今仍难如人意.笔者认为,我国技术进步缓慢的原因,既有"硬件"原因,诸如缺乏资金与人才、科研与市场脱节、企业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风险投资体系不相适应、缺乏大企业集团等;也存在着长期被人们忽视的"软件"方面的因素,诸如创新动力机制、战略与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