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技是助推产业富民的重要引擎。为充分发挥省重点帮扶县产业富民的"科技力量",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相关实施单位深入贯彻落实省农委农业科技与省重点帮扶县产业富民对接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区域特色产业,聚集人才、品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省重点帮扶县提供点对点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多元联动,创新服务模式。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农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顾问》2011,(9):14-14
2011年7月末,国家科技部发布了2011年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立项的通知,湖南省有9个项目荣获支持,资助金额1122万元。这些项目均是湖南省各市州区域经济中产业基础扎实,组织结构合理,示范带动作用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的特色产业,涉及优质水稻、猕猴桃、生猪、特色辣椒、茯苓、白鹅及绿色湘莲等品类。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经建设致力强县富民●陈光聪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中共四川省乐至县委、乐至县人民政府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站在深化农村改革、振兴县域经济、致力强县富民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农村经营管理对双层经营体制、农民负担、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合作...  相似文献   

4.
富民强县,就是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富裕的生活。新时期的艰苦奋斗是指发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为实现富民强县目标而不懈奋斗。 由此看来,艰苦奋斗精神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更要弘扬。结合高淳实际,笔者认为,当前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严格做起。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大力帮扶下,安徽阜南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为补充,努力实现种植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生产经营从低层次粗放式向高层次精细化的转变,产业发展从高产弱县向优产强县的转变,全面带动富民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引领、资源赋能、就业共享”的致富新路。  相似文献   

6.
“333”科技服务体系开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以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学院人才、技术优势,立足滨海,按照“规划先行、技术集成、驻村示范、整县推进”要求,与滨海县深度对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经过近四年来的规划和实施,学院在滨海县已基本建成了由“品种+技术+基地”的全面示范的科技推广模式、“畜禽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控+食品质量安全”的三位一体技术服务模式和“村级农技员+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户”的放大效应示范带动模式构成的“333”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大力培育富民产业,推进科技与产业对接,解决好科技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产业富民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西井村作为茅山老区重点帮扶村,多年来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效益较低,亟待通过特色富民产业的植入破解发展困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村"两委"班子与南京农业大学南方草业研究所相关专家充分对接,以草坪种植、林下生态种养等特色产业为高效优质农业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走进毛南山乡这块神奇飘香的土地,到处可见金灿灿的稻谷、绿油油的桑同蔗地、一眼望不到边的速丰林……近几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县这一目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扩蔗、强桑、壮畜、兴林、优果、稳粮”的发展方向,扩大生态农业产业规模,走出一条新型农业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以来,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单位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制定的《2017年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实施指导意见》要求,紧紧把握全省农业重大科技需求和重大推广计划两个导向,充分利用"江苏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江苏省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两个平台,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进一步挖掘专业、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发挥各自在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的特长,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技推广服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朱建 《浙江林业》2008,(12):14-15
绍兴市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坚持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使林业生态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2005年,绍兴市林业局在对12个林业产业化经营较好的山区村进行调研,并在总结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促进山区林农致富奔小康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培育兴林富民样板,开展兴林富民示范村建设,通过“群众自己教育自己”,有效地推进了全市山区广大林农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是指以林业产业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为导向,根据植物生长的时间节律,通过科技、人力和资金等要素投入,充分挖掘地形、土壤、气候和生物等生态因子潜能,对土地、物种、时空进行科学配置,实现第一产业产值亩产万元以上或产值倍增的林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推进会议以后,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制定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方案,针对共和镇及草桥村四季鹅养殖的实际情况,按照"技术培训、入户指导、物化补贴、信息服务"的16字工作方针,实施四季鹩的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经过前一阶段的积极工作,目前共和镇及草桥村养鹅富民工程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农村核心在富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核心的是促进农民富裕,最艰巨的任务是农民增收。近年来,高淳县坚持把富民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强县与富民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实施“2411”农民增收计划(两个调整、四个培育、一个保障、一个改善),努力实现发展经济与富裕农民相统一。2005年。高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26元。同比增长12.5%。  相似文献   

14.
切实加强农业,并立足于农业强县富民,这是新时期寄予农业地区的厚望,也是实现上高县“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客观要求。1997年县委、县政府确定,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建设农业强县的基本战略和根本途径。我们认为,这是必然选择。(一)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趋势。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尽管其所依托的载体不同,模式各异,但异曲同工,所走的都是产业化发展之路。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在横向上实行资金、技术、人才集约经营,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业…  相似文献   

15.
报载:河南省沈丘县科协有一退伍军人涂忠义,为转化科研成果,普及科学技术,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和引进的实用技术办起了“富民科技超市”,成为农民致富和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备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富民科技超市”办的好,好就好在:在改革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创造了一种广大农民群众自愿参与、普遍实践的有效组织形式,为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生产力,造福社会大众架起了“直通桥”,让高新技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为农业生产服务。这对于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振兴农村经…  相似文献   

16.
正"盱眙龙虾"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全产业的创新发展史,走出了一条充满地域特点的农业产业化之路。"盱眙龙虾",如今不仅成为一道红遍全国并走出国门的餐桌美食,背后更串起了一条集养殖、分销、深加工及配套服务的成熟产业链,催生了一个集养殖、调料、交易、研发、餐饮、旅游及培训的大产业格局,成为了富民强县的第一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示范产业、接二连三的第一综合产业。一、抓先机,赢主动,龙虾第一产业成为农业增效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春暖花开,转眼又是一年好时节。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挂县强农富民专家也开始了新的忙碌。2014年,他们在江苏省如皋市辛勤服务,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年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专家组成员赴如皋市驻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农民培训等300多人次。三个蔬菜村主要以"种好一棵菜,服务千万家"为宗旨,将"一棵菜"作为服务三农的突破口,积极开展为农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两个苗木村主要依托当地发展基础,发挥学院教师技术优势,实现  相似文献   

18.
高淳县围绕“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兴县”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建城市化进程,致力放大产业特色,不断提升生态特色,在富民强县的发展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泗阳县大力实施农业强县提速提升提效工程,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成功创建了以食用菌蔬菜为特色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花卉苗木休闲旅游为特色产业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苏台(泗阳)农业合作创业园、市级桃源渔业产业园等,园区规划面积8万亩,其中核心区2万亩,已入驻企业68家,设施农业面积达1.8万亩.  相似文献   

20.
正扬州大学在宝应县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以来,坚持问题导向,农民增收主线,建设示范基地,面对面指导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走出了一条综合性大学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新路径。一、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精心组织推广项目宝应县地处江苏省里下河腹地,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种植莲藕、慈姑、芡实等水生作物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地方特色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