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陈四楼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受顶底板砂岩水影响较小;在开采中,间接的充水水源为太灰上段岩溶裂隙承压水,在构造条件比较复杂的地段,太灰岩溶裂隙水会通过断层而溃入采场,其涌水量在大于60小于120m3/h。在构造条件比较简单的地段,太灰岩溶裂隙水对回采是无影响。太灰岩溶裂隙水建井的初期对煤层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底板注浆加固技术的发展,工作面涌水量得到控制,太灰含水层对生产影响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2.
王华鹏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2):103+105-103,105
本文通过对新大地矿15#煤一采区水文及地质条件分析,并从目前生产矿井开采情况来看,井下水量不大,矿井生产和建设没有受到水害的影响,但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和顶板塌陷裂隙的增多,受上覆基岩风化带含水层水及大气降水等的影响,矿井涌水量也将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水文地质工作,提高防范意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富祥煤矿是山东裕隆矿业集团在内蒙古伊旗乌兰木伦镇投资建设的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6Mt/a,矿井可采煤层8层,矿井生产工艺为综采综掘,现开采2-2煤层,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局部粉砂岩、细砂岩,底板岩性多为砂质泥岩和粉砂岩,顶板岩性不稳定,综采工作面回撤时,需要较大的回撤空间,顶板支护管理难度大.  相似文献   

4.
董家河井田属于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型矿井,现采掘工作面全部位于承压开采区域,近几年,该矿针对奥灰水的防治工作,在地面建立了永久注浆站,采取措施加固煤层底板,并不断总结技术流程与方法,有效地防治了奥灰水对矿井的威胁,在承压开采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本文通过对防治水技术流程等进行分析,说明施工煤层底板钻孔,研究浆液配比并应用于实践的注浆加固治理工作,是治理奥灰水害的主要方法,希望对矿井水害的防治能提供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生产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地质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杨村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查明构造、裂隙和井田内采空区对井下涌水的影响程度,研究矿井补充水源,充水通道,充水规律,井上下水力联系,确定了井田富水区域为:D13采区煤层顶板砂岩、泥岩是相对富水区,顶板水害问题比较突出;中13采空区大面积灌浆积水是D13采区深部开采的重要防治水区域。为杨村矿制定可靠的矿井防治水措施提供依据,对安全生产,避免水害事故发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某矿11#煤水文地质条件,简要介绍了突水系数法的发展历程,并对11#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其底板破坏深度为17m,利用突水系数理论计算奥灰对11#煤的突水系数,并进行了带压开采评价,得出在6#、7#钻孔附近及构造发育区域为突水危险区,其他地段为突水相对安全区。为此,在11#煤采掘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治水工作,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7.
天誉煤矿位于内蒙古乌海市,隶属于内蒙古双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矿上组煤(8-1#、9#、10#)开采虽然属于带压开采,但突水系数均小于0.06MPa/m,只需要在探测无垂向导水构造的前提下,即可实现带压开采;但下组煤中(16-1#、16-2#、17#)与奥灰间距变小,突水危险性变大。下组煤开采前,除了对底板隔水层重点区域进行注浆改造,还需要通过突水危险性评价圈定危险区域并进行突水量的预算,结合下组煤开采时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提高矿井排水的能力,起到治理与预防的双保险作用,对实现煤矿下组煤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东海矿主采煤层为32、35层煤。煤层顶底板为砂质页岩、中粒砂岩。较多地段顶板因夹煤线炭质泥岩等软弱层而具有复合顶板特征。根据巷道用途、服务年限、所处层位等因素。东海矿井下岩石巷道多采用锚喷支护,煤巷顶板多采用锚杆加钢带支护,两帮采用锚网支护。  相似文献   

9.
一、东曲矿选煤厂生产的有关情况 东曲矿选煤厂属于矿井型,年处理原煤能力400万吨,其入洗原煤全部来自东曲矿。矿井的主要可采煤层有2#、7#、8#和9#,属稳定型。4#煤局部可采,属较稳定型。煤种主要是贫煤、瘦煤及少量焦煤。上组煤(主要是2#和4#)储量为28000万吨,全部为瘦煤和焦煤,按设计生产能力及达产计划,矿井前38年将以此为开采对象。后期所开采的8#、9#煤不结焦,中灰、低硫,只可用作动力煤。初步设计确定2#煤的灰分为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告成煤矿的矿井充水水源等水文地质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矿井防治水措施。针对顶板水治理的主要措施以疏排为主,对底板水的治理主要是进行注浆加固,将底板由含水层、导水层改造为相对隔水层。  相似文献   

11.
霍洛湾煤矿目前开采一水平二盘区2-2煤层,由于二盘区存在3个正规工作面位于呼和乌素沟下,造成2-2煤正常开采存在突水溃砂的安全隐患,影响矿井的正常接续。本文通过分析矿井充水机理,提出采取"地面截排、井下疏放及采后黏土回填"的综合防治水方案,有效减少了矿井的涌水量,保证了矿井的正常接续。  相似文献   

12.
赵各庄矿是我国开采急倾斜煤层最深的矿井之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极复杂型,曾发生过5起透水或突水事故,矿井生产受到水害的严重威胁。矿井水的主要来源是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砂岩裂隙水和奥陶系石灰岩(简称奥灰)的  相似文献   

13.
山西宁武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50101综采工作面位于井田西部边界,属厚煤层,煤层沉积较稳定,煤层倾角较平缓,赋存稳定,顶板为深灰色细砂岩,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灰色砂质泥岩.受断裂构造影响,局部煤层松软破碎,厚度有一定变化.对工作面推进有影响的主要含水层为2#煤顶板和底板砂岩含水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主要以静储量为主,根据50101顺槽掘进情况来看,掘进过程中顶板局部有滴水或淋水出现,在遇有裂隙或断层时淋水会加大.50101工作面巷道回采过程中顶板同样具有上述现象,预计顶板最大涌水15m3/h.  相似文献   

14.
本区煤层直接顶岩性多为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性脆、质软,薄层状,水平或波状层理;老顶岩性多为中细砂岩、泥质、钙质胶结。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粉砂岩。8-1、16号煤层一般为二类顶板,9号煤层为一类顶板,在断层破碎带附近均属于四类顶板。井田工程地质类型为Ⅲ类Ⅱ型,工程地质条件中等。  相似文献   

15.
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的瓦斯含量大,地压大,回采过程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11槽煤作为保护煤层开采,是为了对13槽煤层瓦斯进行卸压,提高瓦斯抽采效率,解放13槽煤,提高生产安全性和效率。11-2煤层厚度0.49~3.28m,平均煤厚1.83m,煤层结构简单,偶见一层炭质页岩夹矸,顶底板为粘土岩及砂质粘土岩,偶见砂岩,属稳定煤层。  相似文献   

16.
残煤开采是提高煤矿开采年限和资源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残煤开采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分析了残煤开采时如何确定采煤方法、巷道布置及采区布置等问题。指出在加强顶板控制的同时,应采用合理方法和技术对残煤开采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一、矿井位置及地质特征万利矿区一号井位于东胜煤田万利矿区中部,距东胜市约7Km。井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地形复杂。井田内煤层的埋藏深度一般为100—200m。井田内煤系地层为层状结构,层理及交错层理发育,层面平直,岩石多泥质和钙质胶结。主采煤层顶底板以砂岩为主,抗压强度大多低于100Kg/cm2,属松软岩层。结构松散的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剥落,顶板易失重而垮塌。二、开拓开采巷道布置整个矿井的开采分三个水平,首先开采的第一水平主采煤层自上而下为2—2上、2—2中和3—1煤层;2—2上和2—2中煤层厚度为0.4—5.6m,平均厚度为…  相似文献   

18.
平庄煤业集团公司风水沟煤矿二采区为平硐、盲斜、暗石门分水平开拓方式 ,主要开采 5、6煤组 ;煤层厚度为 1.5— 9m;倾角为 6 0— 2 10。煤层顶底板为砂岩、泥岩 ,砂岩遇水松散 ,遇空气风化 ;泥岩遇水具有强膨胀性 ,是典型的软岩矿井。二采区设有 3个辅助队和 1个高档采煤队。回采工作面配套设备为 DY- 15 0型单滚筒采煤机及SGW- 15 0型刮板运输机。工作面支护使用 DZ2 2 - 30 /10 0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与 HDJA- 6 0 0型金属铰接顶梁 ,支护形式为齐梁齐柱正悬臂。通过近几年在高产高效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9.
井下工作面顶板事故在煤矿开采中是比较常见的,煤炭开采井下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难点问题。加强煤炭开采井下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对于增强煤矿开采安全,减少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顶板的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是实现煤炭开采工作安全高效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煤炭开采工作中发生井下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纳林庙煤矿用主、付斜井开拓 ,用房柱式采煤法 ,采高 4 .5m,采宽 8m,留煤柱8m,工作面长 1 0 4 m。该矿井开采 6-2煤层 ,煤层埋藏深度 70 m,煤厚 4 .5~ 6m,直接顶为粉砂岩厚 2~ 6m,老顶为细粒砂岩厚 1~ 4 m。煤层底板多为粉砂岩 ,中粒砂岩。 6-2煤层顶板岩石参数如表 1所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