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民工的出现和壮大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注农民工,关爱农民工,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广泛开展农民工职业指导已成为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民工的出现和壮大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注农民工,关爱农民工,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广泛开展农民工职业指导已成为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民工的出现和壮大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注农民工,关爱农民工,为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广泛开展农民工职业指导已成为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急需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在现实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群体有着制度性排斥,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十分有限。认为应通过健全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机制、建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创新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参与机制、完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机制和创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等途径,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推动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和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对农民工群体的支持,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与稳定.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在金融知识、结算、贷款、保险等方面的广泛需求支持不足,服务缺位,亟需转变观念意识,在金融知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手段等方面提供并加大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档案服务民生的角度论述了农民工档案的建档意义,认为做好农民工档案工作,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与企业用工行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农民工自身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夏琦 《中国就业》2011,(10):28-29
回溯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农民工返乡人数一度激增.为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并为之提供方便,安徽省率先启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工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安徽农民工创业园已覆盖到所有县区,并带动了其他省市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工作.农民工创业园有其显著独特的社会效益,之于农民工创业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农民工创业园的...  相似文献   

8.
在对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农民工主要居住形式--出租屋进行了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民工出租屋的发展历程、建设和配套设施情况、各相关利益主体闻的关系、出租屋市场、政府对出租屋管理服务等诸多方面.出租屋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的一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联动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存在政策性障碍等困难和问题.有关农民工出租屋的政策建议是:科学制定规划、加快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出租屋管理服务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民工出租屋的管理服务等.  相似文献   

9.
张北男  李景春 《活力》2010,(6):36-36
一、建立农民工登记制度,确认农民工的主体资格 1.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公安机关同时对农民工进行网上登记,以及街道办事处对居住在本辖区内的农民工进行系统的户籍、档案、从业状态等管理登记,形成以“输入地管理为主,输入地和输出地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这样有利于为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是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农民工融入城镇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国情的特殊产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农民工融入城镇面临着户籍制度、各方面的社会化排斥等问题,因此解决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问题要从制度、服务、管理、教育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孙坚 《企业经济》2008,(5):9-11
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对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现状,指出农民工医疗保险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制度性缺失和不完善、城乡二元格局的制约以及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提出要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创新和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机制等方面,全面构建农民工医疗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主要成员是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比重已接近六成.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并引起各界关注的是其就业稳定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率高、就业稳定性差,必然不利于其自身、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将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服务的企业、生存的社会三个角度出发,找出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不稳定的因素,并给出能促进其稳定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做好农民工工作,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农民工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为此,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证明,强化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是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基础;统筹城乡,推动城市社会公共资源和服务机构普遍为农民工服务,是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关键;打造劳务输出特色品牌,引导农民工创业就业,是农民工转移就业的重要出路;用社保为农民工织就“安全网”是农民工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工作初衷、工作经历、工作现状,研究其职业流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流动特点、流动原因、流动途径方面与老一代农民工明显不同。针对流动中存在的问题,从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自身、企业、政府提出了建议。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用资源获取、政策争取和行动鼓励等介入方法,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赵晨雪 《价值工程》2021,40(28):71-73
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教育和健康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整体上而言,健康状况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越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健康权益的惠及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为加快推动农民工在城市定居,应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优化城乡医疗服务配置、规范健康档案体系建设、加强农民工再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广东涌现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他们的户籍虽然在农村,但主要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有的则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长期在城市就业,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广东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由于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没有一技之长或技能偏低,加上长期以来受到体制的歧视和排斥,在劳动力市场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如果政府不提供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农民工实现就业非常困难,既便是成功就业后权益也最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关注农民工就业,为他们提供最满意的人本职业介绍服务,是各级政府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随着广东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成和平等就业制度的确立,农民工职业介绍已经成为整个职业介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都认识到搞好农民工职业介绍对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始把农民工职业介绍摆上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17.
侯为 《企业研究》2012,(2):52-53
国有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农民工党员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必然是一个长期过程。新形势下加强农民工党员管理工作,必须从党和国家的要求出发、从企业实际出发、从农民工党员的需要出发,以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基础,以相关管理机制建立为抓手,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使农民工党员管理工作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从而开创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业已成了党与政府及社会各界注重的焦点.可否把此解决问题真正能够渗透到城市当代生产及生活当中予以解决,必须首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本文以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及其就业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就业观的差异对比分析,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适时转变就业观念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在当今的农民工群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既有与上代农民工相似的一面,也体现出由于成长环境、社会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的代际差异和新的思想意识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为帮助农民工在春节后找到工作,实现农民工就业创业,重庆市武隆县在春运期间采取六大举措开展农民工宣传咨询及就业服务,有力促进春运期间农民工有序外出务工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