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尚全是我国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著名经济学家.曾担任过8年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六次参与党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他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改革。  相似文献   

2.
冯仑谈到公司的失败时说:“实际上这就像一个失败的农村人跟一个城里人谈恋爱,失败了以后,两个人反应是不一样的。城里人说,她要玩弄我的感情,他老说精神;农村人说他糟蹋了我的身子,她又说物质。。其实说的是一件事。”我愿意把这个“一件事”理解为企业的管理/美国《财富》杂志早在1966年就提出:“在1900年几乎不被承认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今明的中心活动。”  相似文献   

3.
少想一点点     
有一次,与从德国回来的一位海归朋友聊天时,我自然问起他留德的感受,并问他对德国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是德国人的严谨,德国人对任何工作细节的关注。他说了令我吃惊的一件事:现在德国的高速公路,有的还是二战时期修筑的。  相似文献   

4.
记者"奉命"采访一位厅级官员,面前的他一身挺括的西服,话题是谈论改革开放30年中最难忘的一件事.他说,30年有太多难忘的事情,但最让他记忆犹新的却是发生在1978年的一件事,这甚至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日前与青啤董事长金志国聊天。我对他说。看你这么风光,好像没有什么烦心事。他说我也有。我问,能说说从生下来到现在让你最痛苦的一件事吗?如果涉及隐私不说也行,我关心你从这件事中收获了什么。金志国说.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他一出生就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他出生在别人家的大门洞里。  相似文献   

6.
14年来,顼同保做了三件事:卖坯布、卖棉纱、卖彩棉。他也得了三个头衔:坯布大王,棉纱大王,彩棉大王。到了第三件事情的时候,项同保来了一次跳跃性思维:江苏——中国——全球,他的彩棉王国从此有了一个全球性的定义。  相似文献   

7.
毛羽 《西部人》2004,(12):58
他俩又吵架了,结婚5年来,这到底是第几次,谁也记不清了。这一次,他们决定分手。 他们一起来到了婚姻管理部门。办公室里坐看一位大姐,她说:"婚姻好像一件瓷器,做起来困难,打碎很容易,然而收拾碎片却是件不容易的事。你们俩以为我说得对不对?" 他们点了点头,但没说话。  相似文献   

8.
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是他从教30年第一次遇见——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正上一篇,我们谈了送礼,这一篇,我们来谈谈领导者。有个弟子跟我聊天,他说,最郁闷的事情是,他在公司里是个老总,但在家里,老婆总是有意无意地行使着领导者的角色,他就成了一个跟随者。照他的说法,在家里排名有时连保姆都不如。这件事引发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领导力从哪里来?我想把领导与领导者两个概念分开说。在我看来,领导就是个职位,而职位是可以任命的,或者是法律上赋予的某种权利。  相似文献   

10.
晋文公领兵出发准备攻打卫国,公子锄这时仰天大笑,晋文公便问他为何仰天大笑,他说:“我是笑我的邻居啊!当他送妻子回娘家时,在路上碰到一个采桑的妇女,便按捺不住就去和采桑的妇女搭讪,可是当他回头看自己的妻子时,发现竟然也有人正勾引着她。我正是为这件事而发笑呀!”  相似文献   

11.
梁枝文 《中国西部》2014,(39):124-127
<正>《青春咖啡馆》是莫迪亚诺的怀旧之作。有书评说因为少年时的经历,莫迪亚诺的每本书都似乎围绕着一个主题:他永远在写一个年轻人,在寻找,在主动逃脱过往、或被动失去记忆,他以为这样就能确认自己是谁,幸福在哪儿。但人一辈子的轨迹是线段而不是环,只能被时间裹挟着无限往前走。看这本书,对我来说没有法国方面的回忆,那些说起来也蛮顺口的路名、广场名、名人名……毕竟不是我的,我们的。但有一件事被这本书挑起了线头,或许还不止一件。  相似文献   

12.
“吃亏吃在不善于说‘不'” 1991年冬,因为与孙见喜先生编辑《贾平凹散文精选》,我随他第一次去拜访贾平凹,至少有三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的是一敲开门,平凹竟腰系了围裙,脸上、手上都是面粉。他说他正在揉面,中午准备吃油泼扯面。我跟他进了厨房,说:“贾老师,没想到你还亲自做饭!”他笑起来脸如莲花,说:“我不光亲自做饭,还亲自吃饭!人生在世,有些事必须自己亲自去做才有意义,譬如吃饭;有些事呢只有亲自去做才有意思,比如恋爱!”此前听说他不善言辞,不好接近。如今一见面就说笑,平易而幽默,这是我的第二个没想到。告别时他主动送了我一本他刚出版的《抱散集》。这是我第三个没想到。  相似文献   

13.
上一篇,我们谈了冬至,这一篇,我们来谈谈淡定的气场。最近,有弟子来看我,他是一家IT企业的年轻总裁,他给我讲起一件事。前两天,一个老朋友跟他借钱,说想买一套房子,借50万。对他来说,借钱不是最大的问题,重点是,他认为朋友这时候买房子不合适,  相似文献   

14.
上一篇,我们谈了接纳自己。这一篇,我们来谈—个有点凝重的话题:生死。最近有位弟子罹患重病,他是个事业成功的企业家,家庭也十分幸福美满。当医生的诊断书递到他面前时,他表现得非常淡定。家人不解,他说,我不畏惧死亡,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经历过死亡,没有人能够告诉你,死亡是一件怎样的事隋,既然如此,我还害怕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沪港经济》2014,(2):80-80
正上一篇,我们谈了淡定的气场,这一篇,我们来谈谈送礼。我有个弟子,他和太太一起创业。创业到了一定的规模,就需要这位太太离开这家公司,但是太太找不到事干。弟子就来问我,该给她找个什么事情干呢?我说,她应该干一件事。他问,干什么?我说,干花钱的事。弟子问,此话何意?我说,你一年给她200万,让她拿这200万买各种礼物——花了心思买来的礼物,给员工也好,给员工家属也好……200万对你公司来说,不是一个大数目——你每年花在市场上的费用也不止这个数。但是,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价值     
刘锴 《发展》2011,(2):160-160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  相似文献   

17.
崔晓红 《新财经》2009,(2):33-34
2008年年末,著名作家蒋子龙在参加央视某档节目时,讲述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当天节目的主题是“春暖”,但这件事却让一个作家感受到了经济领域的阵阵寒意。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年末,著名作家蒋子龙在参加央视某档节目时,讲述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当天节目的主题是"春暖",但这件事却让一个作家感受到了经济领域的阵阵寒意.  相似文献   

19.
上一篇,我们谈了变老这件事;这一篇,我们来谈谈抑郁。 最近有弟子来看我,他说他的太太自从迷上微博以后,每晚睡觉前都要看上一小时的微博,然后就跟他说,哪里有地铁出事故了,哪里城管又打死人了……然后天天晚上做噩梦。他说,现在已经不敢让太太上微博了,“医生说她已经患上了抑郁症”。我无语。  相似文献   

20.
岳玎 《中国西部》2014,(34):116-122
观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而且完全个人化的事。那个世界上最著名的侦探就曾说道:"你是在看,而我是在观察,这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别。"的确,细致入微的观察造就了福尔摩斯的名声。同样的,它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