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军 《现代审计》2012,(4):63-64
本文探讨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的方法,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试图探寻在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中需要把握的要点以及应注意的的问题,以使企业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  相似文献   

2.
朱海涛 《财会通讯》2008,(11):68-69
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 self assessment,CSA)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目标、控制风险而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实施自我评估的方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曾经总结了CSA的三个基本特征: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由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自我评估。CSA体现了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崭新观念,是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方法的全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在公司治理的推动下,内部控制系统评价也由传统的只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控制评价,转为在审计人员指引下由管理部门和员工共同研讨,提出了最佳改进措施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本文拟对CSA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从CSA的理论内涵,应用框架及CSA的工作方法三方面来进行评述,此外,还对CSA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一、CSA的理论内涵及其演进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目标、控制风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评估新方法CSA——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栋 《价值工程》2008,27(5):153-156
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部控制评估方法,CSA(Control self-assessment,内部控制自我评估)近年来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许多企业也开始运用了这一方法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文中系统的介绍了CSA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方法,指出了我国企业实施CSA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CSA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公司治理的推动下,内部控制系统评价也由传统的只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控制评价,转为在审计人员指引下由管理部门和员工共同研讨,提出了最佳改进措施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本文拟对CSA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从CSA的理论内涵,应用框架及CSA的工作方法三方面来进行评述,此外,还对CSA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研究在我国目前无论是在理论深度还是从实践应用广度来说都同国外有较大差距。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CSA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企业开展CSA的积极性和可比性。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国际流行的风险管理为视角,利用内容分析法,探索建立适合我国的CSA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
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引入以风险评估为核心的控制自我评估(CSA)方法,以期可以实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ERM的有效连接,使二者共同致力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汝晶 《电子财会》2009,(11):31-35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一种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内部审计技术和工具.它体现了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崭新观念.也是内部控制的新突破。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概念的探究引出对内部控制评估的提出背景、涵义和特征分析,最后从多个角度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传统审计进行了深入地对比研究.并对我国企业的应用情况作了一番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关于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规定,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同时审计师要对评估报告进行验证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本文结合近年来内部控制评估的发展现状,就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开展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估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概念 1.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随着公司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美国发布的“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经营效果和效率;(3)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该准则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种成分,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控制环境是其他控制成分的基础,在规划控制活动时,必须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而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必须借助于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最后实施有效的监控,以保证内控目标的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孙杰  唐连印 《会计之友》2015,(8):111-113
控制自我评估方法(CSA)以其独创的自我评估理念和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审计无法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由此奠定了这一方法在当今国际审计界的地位.在我国内部审计界推广使用此方法是全面深化改革,确保经济健康平稳优质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文章从控制自我评估方法的产生入题,概要地论述了CSA方法的主要创新、比较优势以及目前应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促进这一方法在我国审计界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能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投资者)及时对企业内部控制行为和自身的投资风险做出准确判断。当前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控制自我评估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践探索较少,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科学的、系统的经验方法。本文通过构建审计推动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模型,研究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实施程序和方法在广州地铁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完善内部控制评估制度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概念 1、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随着公司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美国发布的“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经营效果和效率;(3)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该准则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种成分,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控制环境是其他控制成分的基础,在规划控制活动时,必须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周涛  石水平 《财会通讯》2010,(2):135-138
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内部控制理论,然而它的财务会计/审计导向在实际工作中带来许多问题。怎样克服传统概念存在的缺陷?建立一个有效率的框架实现最佳运行效果?本文提出了建立治理型内部控制框架的设计思路,即建立一个组织维度、项目维度、作业维度的三维内部控制框架。然后将国外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应用到三维立体控制框架,突破了传统内部审计的局限性。通过经验丰富的引导员,将董事,经理,员工聚集起来。一起讨论内部控制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它不仅减少审计部门开支,更让董事会及管理层明确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田宁霞  王媛 《西部财会》2010,(12):66-67,77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进行的全面评估。我国企业目前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系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与控制自我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引导和推进控制自我评估,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审计自身的发展,控制自我评估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并对公司治理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掌握和发展控制自我评估,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施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吉东 《财会月刊》2007,(12):84-86
本文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要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使企业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要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使企业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9.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理论背景 CSA是一种新兴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目前这种方法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得到广泛运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公司对自己及所属子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逐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有了明显提升,156家上市公司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文章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详细描述了2011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并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远远低于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第二,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试点、内控审计投入、上市年限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强制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上市年限较长的上市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根据上述发现,文章对未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和政策制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