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意识形态"的概念束缚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之上,并将其当做否定性的概念来对待。这就使得此概念与一般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现象相去甚远。因此,在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外延进行扩大化处理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进一步在社会学视野下梳理各种意识形态理论,从而指导人们以更为广泛的视角来观察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现象。  相似文献   

2.
倪跃达 《魅力中国》2010,(5X):99-99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总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目前学术界存在激烈争议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本文以唯物史观为背景,分别从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革命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对其概念进行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杭州研究》2005,(3):50-53
一、风水与风水观念 人们在建筑住所时,必先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使建筑处于好的风水之中,与风水保持和谐一致,凭借风水的优势而突出聚落的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与审美需求。可见,风水有它独特的积极的内涵。但是,在数千年历史化积淀中,由于不同社会观念的熏染,特别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浸透,却给风水投上了重重阴影,抹上了神秘的色彩,扭曲了它的自然形态,赋予它以另一面消极的涵义。  相似文献   

4.
王艳君 《魅力中国》2011,(12):183-184
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因为它研究的是我们最基本的概念的基础和正确性。因此,它是一个基本内涵存在争议的概念。[1]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理论创始人的马克思在《备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革命的“粘合剂”的意识形态,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意识形态是影响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该从三个层次上认识意识形态概念 ,即世界观、思想和信念体系以及政策的掩饰和包装。意识形态作为看世界的方式 ,作为整合社会不同观念的工具 ,作为对外政策的合理化“证明” ,在具体政策影响上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有其深刻的作用 ,但是不应超越历史 ,忽视历史内容的必要限度 ,而应从历史中去寻找根由。以美国为例分析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可以发现 ,美国对外政策中存在着“天定命运”、“美国例外”和自奉的“利他主义”等几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有时清晰 ,有时模糊 ,但都不是凭空而来的 ,而是具有深厚的精英或大众的认同基础 ,因此 ,必须客观而细致地辨析和认识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是影响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从三个层次上认识意识形态概念,即世界观、思想和信念体系以及政策的掩饰和包装。意识形态作为看世界的方式,作为整合社会不同观念的工具,作为对外政策的合理化“证明”,在具体政策影响上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有其深刻的作用,但是不应超越历史,忽视历史内容的必要限度,而应从历史中去寻找根由。以美国为例分析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可以发现,美国对外政策中存在着“天定命运”、“美国例外”和自奉的“利他主义”等几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有时清晰,有时模糊,但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具有深厚的精英或大众的认同基础,因此,必须客观而细致地辨析和认识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通过马克思的著作,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是基于两种不同意义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一种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种是"一般意识形态"。前一种意识形态概念主要指在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基础上诞生的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以及施蒂纳等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后一种意识形态概念实际上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因此,要从这两种不同意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出发来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变更,学生组织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层面,组成学生组织的单位是独立的个人,当前时代的学生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组织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80、90后给学生组织注入了新鲜活力也同时带来了挑战.怎样才能随着时代变化更新学生组织结构,不断保持活力是所有人应该考虑的问题.管理和文化一直是学生组织中不变的主体,随"时"而动,一直拥有较高的代谢意义.  相似文献   

9.
"闪婚"作为一种快速的婚姻结合方式,它表现出的是当代社会中人们思想转型的结果。然而我国法律关于"闪婚"现象的管理,则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闪婚"现象在现代社会生存竞争中发展的越来越普遍,由此引发出诸多的问题,对于当前的"闪婚"现象,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包容和开放的姿态,客观地去看待,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规范和引导,法律应对"闪婚"现象作出反思,并加以完善和规制。  相似文献   

10.
<正>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主动应对"四种考验"、化解"四种危险"的重大举措,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作为我国公安机关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大力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键在于内化于心、固化  相似文献   

11.
应辰 《环球财经》2012,(6):74-76
今天的欧洲,无论是左还是右,都无力带领国家走向强大。但那些提醒议会大党回归传统意识形态阵地上的呼声同样充满风险,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如果务实者遭到抛弃,政客拥抱纯粹意识形态来作为解决危机的出路,将会非常危险  相似文献   

12.
长海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常委会传达、全县组工干部集中学习,把市委组织部提出的"政治清醒、思想端正、业务精专、作风扎实、德行厚重、遵规尽责"六句话作为工作遵循,抓好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保持好"四种常态":一是把追求"优秀"作为一种常态。坚定信念立场,做党性观念最强、理想信念最强、政治立场最坚定的党员干部;有良好道德品行,在任何情况下保持一颗平常心、一种淡定的姿态;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三大门户网站股份在纳斯达克飙升,人们以为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可是专家却告诉我们,虽然互联网作为一个产业前景一定会辉煌,但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却只能是几家而已,业界应保持理智认识,避免新一轮泡沫出现。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局部认同危机是指人们对政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持一定程度的怀疑态度.《叫魂》勾勒了一幅因底层民间社会的"叫魂"事件而引起的自上而下的"全社会恐慌".这种恐慌实质上反映了意识形态局部认同危机.文章将从民间社会、弘历皇帝及其官僚阶层对恐慌事件所做出的反应来探讨"盛世"背后的意识形态局部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成为新时期全球核心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国家安全逐渐成为全球性议题。对于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国家安全的属性,学界和政府部门存在着技术属性论与社会属性论的分歧和争论。作者主要从社会层面考察网络空间国家安全,具体分析思路是:在理论层面,引入并修改西方学术界所提出的"观念政治"视角,从国家安全的领域分析和网络空间国家安全议题的轻重缓急两个层面入手,阐述观念政治与网络空间国家安全对接的框架与议题;在经验层面,从观念政治角度考察网络空间中国政治安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与挑战,中国主要面临网络空间美国软实力的竞争和网络意识形态输出的挑战,面临着国家分裂等势力在网络空间挑战中国的主权安全,面临部分中国网民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言论的挑战,它们考验着网络内外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与观念的引领功能。这一分析架构与基本观点能为中国构建自己的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远东经济画报》2006,(1):82-82
印度经济改革速度正面临放缓的危险。1991年,为应对经济危机,印度开始取消工业许可证、削减关税并改革其税收体系。虽然这些改革措施势头强劲,但却从未获得意识形态上的认可,或成为政治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17.
近日,关于四川等14个省份有关单位联合倡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申遗"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长征路线申遗最主要的障碍是意识形态。作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现当代文化遗产,笔者认为,长征申遗的前景向好,综合的社会和民生收益较大,有利于历史传承和文化保护,其意识形态色彩并非"申遗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苗泽漉  王鑫帅 《魅力中国》2014,(18):126-126
阿毛姑娘和包法利夫人,虽然是生长在不同时空当中的女性,但她们却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都从一个纯洁、充满梦幻的少女沦为了向不合理的社会观念提出挑战的殉道者,她们的悲剧都是传统观念与现行意识形态不同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三大门户网站股价在纳斯达克飙升,人们以为互联网的春天己经来临。可是专家却告诉我们,虽然互联网作为一个产业前景一定会辉煌,但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却只能是几家而已,业界应保持理智认识,避免新一轮泡沫出现。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是否还有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全球化呢?在西方物质和文化产品的出口的同时,也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渗透着自己的意识形态、本国的"民主"制度。对于他们包装起来并美其名曰的"普世价值",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而要客观分析理性对待,揭开它带着毒汁的伪善面具,避免人们盲目推崇他们的信仰和意识形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