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引导幼儿形成关心同伴的行为习惯,对其健康人格的有着重要意义。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现通过对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研究,探索适合幼儿阶段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汪建华 《老区建设》2010,(16):54-55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当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许多学校展开并成为发展趋势。然而,作为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幼儿,其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社会对幼儿健康的理解,往往偏重于身体好、吃得好、睡得好等生理健康方面的单一要素,而忽略了幼儿心理健康这一重要方面。实际上,幼儿与成人一样,心理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幼儿时期若不能维护其心理健康,成年后将会产生广泛的、深刻的、难于修复性的后果。因些我们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要求、家长期待、就业压力、教学任务多样化复杂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正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幼儿,因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对幼儿成长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增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市场大潮和社会生活中,处在发育成长时期的大学生无法躲避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给身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足够的心理免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学生难免在环境的变化与压力、信息的折射与变形、价值的碰撞与扭曲面前不同程度地产生压抑、困惑、浮躁、恐惧等情绪,甚至产生心理失衡。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容忽视的话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素质教育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翟松雪 《魅力中国》2010,(13):11-12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将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其次才能谈到成才的问题。大学时期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这与大学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成长环境及繁重的学习任务密不可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意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独特优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作用,努力作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以便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尤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成长发育均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特点,深刻剖析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些可靠的依据,以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7.
孔文静 《魅力中国》2014,(12):115-116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受益终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把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王。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系统化的教育:要让幼儿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并通过表扬和鼓励促使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谢俊芳 《魅力中国》2013,(28):277-277
幼儿时期是人的启蒙期,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幼儿具有很大模仿性和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影响,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
王宝珠 《魅力中国》2014,(14):398-398
幼儿素质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发展成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切实加大这方面的管理和指导,广大幼儿园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感染熏陶、积极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对孩子们进行全面渗透、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切实强化个别辅导三个方面阐明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岳巍巍 《魅力中国》2014,(26):112-112
音乐是一项才能的教育,它并不属于专业者,而是一种人人触手可及的学习与涵养。音乐教育与人脑的发育、感知、注意、记忆、联想与想象及发展非智力因素的直接联系,音乐教育对人的早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幼儿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幼儿身心特点,探究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并提出有关音乐使用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任晓慧 《魅力中国》2013,(34):221-221
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是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理,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和智力都得以较好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孩子长大后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容忽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现代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只重视幼儿的学习成绩,衣食住行等,忽视了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的培养,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因此,在幼儿期幼儿个性形成的过程中,有意的让他们受一点苦和累,经历点挫折,品尝一点生活的磨难,学会从小挫折中不断吸取有益的教训是十分必要的,对幼儿适当的进行挫折教育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也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杨芳 《魅力中国》2010,(9X):73-73
<正>本文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与实施,从而采取有效途径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为人的一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幼儿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  相似文献   

14.
宋淑瑾 《重庆与世界》2010,27(11):114-117
人的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内涵,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发展和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内容和实现形式。在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因此,我们要全方位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生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技能的获得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中,作为人的必须素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幼儿将来的成长意义深远。新《纲要》的颁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其周围的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陈鹤琴"活教育"中的环境观至今对幼儿园环境环境创设问题有着深远影响,陈鹤琴"活教育"中的环境观旨在创设更适宜幼儿成长的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迎春 《魅力中国》2010,(5):180-181
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着从少年向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变时期,由于处在身心成长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心理问题很多,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尤其是农村的留守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探索.现将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芳 《中国西部》2011,(18):86-8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幼儿心理健康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幼儿在幼儿园的直接接触者,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成长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