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欠缺的是“新农民”。自上而下的新农村建设扶持,只有得到广大农民自上而下的响应,直接参与,成效方可期待。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改变农民“太多”、“太弱“、“偏散”的局面,培育造就具有较高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新型农民,使农民变成“农商”,才有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何帆 《宁波经济丛刊》2006,(5):11-14,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主体和基本力量。没有广大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无法实现农业、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就没有了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结合目前我市的“三农”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既有“农业”问题,又有“农村”问题,关键则是“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其它问题不能说迎刃而解,也相应地会一帆风顺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市农民的情况与此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中国最大的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概而言之,就是三句话: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有钱办事。第一句话讲的是选好班子与带头人;第二句说的是阵地建设;第三句强调集体经济与农民“口袋”问题。可见增加农民收入是重要环节,是建设新农村的出发点与归结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显示出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农村和农业在我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务工,农业生产后继缺人的现象日趋严重,只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大潮之下,作为西部农业欠发达地区大,农业人才需求量大、人才断档严重,因此尤其需要结合自身现状,挖掘出一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之路。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素质,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才是决定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措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劳动力素质越高,推进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就越强,农民增收就有了不竭的源泉。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必须具备比较高的科技文化、思想道德、卫生健康、经营管理及民主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我们就如何提高农民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8.
孙阿凡 《发展》2007,(4):32-3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农民,因为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参与者,又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受益主体.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科技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我市共有乡村人口520.6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67.8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13%左右。农村劳动力282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140万人,占49.7%。从事第二产业的89.5万人,占31.7%。从事第三产业的525万人,占18.6%。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素质。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基本内涵,进而分析提高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紧密关系,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提高农民素质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更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呢?本文试从“加减乘除”法的角度就如何提高农民素质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姬永莲 《发展》2007,(4):51-5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培育新农民.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永春县魁斗村居民的随机问卷调查和村干部访谈.了解到当地农民农业信息素质的现状和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农民自身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民应定位于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现代思想观念,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技能,能够生存就业、自我发展的现代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新型农民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从不同角度为培育新农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当然离不开农民。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可见.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依托。  相似文献   

16.
白洋 《理论观察》2013,(1):90-91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如何提高农民素质问题又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民素质整体偏低,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比较大,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针对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主要在文化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法律知识的普及三个方面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7.
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核心的内容和重要的基础.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以便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需要,为农村建设持续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加快培育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毅娟 《现代乡镇》2009,(10):32-35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设施为装备,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和科学管理方法,具有高度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发达农业。它是破解“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柱。遂溪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是遂溪的传统产业,80%以上是农民。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使农民素质提高。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9.
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民的现代化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本质要求,结合我国农民的现状和特点,在查阅大量数据和文献的基础上,文章详细分析了农民向现代化产业者进行转化的必要性、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分别从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如何实行农民的现代化转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农民素质是农民在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和能力.新型农民素质是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体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新型农民素质提高与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