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  A.  Bower  E.  Menard  P.  E.  Garrou  Semprius  Inc  张桂兰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10,(1):76-78
转移印刷是一种新技术,它能将大量高性能半导体器件并行装配到几乎所有的基材上,包括玻璃、塑料、金属或其他半导体材料。这种半导体转印技术利用弹性移印头从源硅片有选择性地拾取器件,然后将这些器件印刷到目标基材上。其关键技术是调整弹性移印头与半导体器件的黏附能力。转移过程是大批量并行的,可一次转印成千上万个器件。研究结果表明,99.9%以上的此类产品是可以通过转印实现的。此外,印刷芯片的放置精度小于±5μm。  相似文献   

2.
电流体动力喷墨打印技术(EHDP)已广泛应用于直接印刷。然而,现有的EHDP方法,其印刷特性受承印物的影响,且打印线宽由喷嘴的尺寸决定。本文提出的一种EHDP新方法能够消除承印物的影响,并且能够通过控制喷嘴阵列中每个喷嘴的开关来实现对打印线宽的控制。本文检验了EHDP系统的印刷特性,同时证明了喷嘴阵列开关控制的可行性。这种新型EHDP技术可以不受承印物的影响得到稳定的弯月形液面;即使使用同样的喷嘴也能得到不同的线宽。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套水松纸鼓轮自动清洁装置,利用刮刀架上方空间,安装组合固定式座子,以压簧活动的方式连接可调角度的凹槽毛毡板,注水器自动注水后,浸湿的毛毡与鼓轮接触实现清理。解决PASSIM卷接机组生产中水松纸鼓轮表面积垢堵塞风孔引起的搓接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4.
离心机刮刀使用乐泰陶瓷防护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LL-1150立式离心机,北票矿务局机电总厂生产,其刮刀为锥形,锥角20°,用于粒度为0.5~13mm的精煤粒料脱水。刮刀共11片,材料为铸钢,刀片厚度16mm,呈螺旋形分布在锥体上。刮刀转速534r/min,每天连续工作16h,处理量60~80t/h。煤粒自上而下随刮刀的运转脱水,由于刮刀连续与煤粒摩擦,使得刮刀很快磨损,一般半年时间就需要更换刮刀,更换一次需4个工人一个工作日。面对这一问题,原来是使用耐磨的特殊材料改进刮刀,刮刀的费用骤增,经济上不合算。另一种方法是在刀片上焊衬板,但必须做动平衡,否则会因刮刀运转不稳而损坏轴承,甚至会因不平衡损坏…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调研并结合实践,本文系统介绍了按需喷墨打印技术发展情况,较详细阐述了压电式和热发泡式激发器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结构、分类和技术更新情况,以及墨水、介质的相应发展情况。新型喷墨头技术朝着喷嘴更小、排列更紧密、喷出墨滴更小且能实现可变墨滴的趋势发展;借助微机电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制造工艺更加集成化。在新型墨水和介质的配合下,喷墨打印在照片冲印输出、商务办公和短版印刷领域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网点形成技术,微阵列制作方法可归结为接触式印刷和非接触式印刷。接触式印刷中,如印刷生物样本时,设备与基底是直接接触。而非接触式印刷中,设备与基底之间不会直接接触。在非接触式印刷中,喷墨印刷技术是相对灵活、简便、便宜的一种方式,同时还减少了污染且避免了更高的数据吞吐量。但是,喷墨印刷需要有能喷射几微微升墨滴的喷嘴和能够精确喷射墨滴的喷嘴位置控制单元。若使用喷墨方法制作微阵列就需要复杂的机构系统,以致成本增加。因此,本论文提出使用已具有喷墨系统的商用喷墨打印机来制作微阵列。  相似文献   

7.
产品与技术     
《中国机电工业》2021,(4):19-19
青岛兰石研发的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在产品上实现应用近日,由青岛兰石公司研发的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工艺在盘锦浩业重油加氢综合项目中实现应用。该技术由青岛兰石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和青岛海越机电科技公司共同研发而成。该技术能够改善热处理过程中的作业环境,具有加热参数调整方便,控温精度高,能耗大幅降低等特点。在首次应用过程中,兰石重装移动工厂与现场热处理项目组密切配合,对千吨级锻焊式悬浮床反应器的总装环缝采用磁感应加热焊后热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充分检验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果,为大型厚壁设备焊缝现场局部热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苏州京伦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款经典的DTY网络喷嘴和两款最新研发出的喷嘴,ATY喷嘴和FDY喷嘴。DTY网络喷嘴适用于DTY加工技术,全新工艺制成陶瓷喷嘴芯,可达到永不磨损。陶瓷芯片不易结垢,可延长清洗周期,实现清洁生产。优化的陶瓷表面处理工艺,对纤维没有损伤且能够提高染色均匀性及纤维强度。铝合金硬质处理后的喷嘴底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印刷这个名词越来越被网印界所熟悉,从网印的制版到印刷无不活跃着数字化技术的身影。数字化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数字化与丝网印刷已紧密地联系在_起,且已深入到丝网印刷的底版和模版制作及印刷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而技术进步有赖于R&D经费的投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偏低。且由于国情的特殊性,不可能承受超过国力的R&D经费的投入,丛然的选择是提高有限的R&D经费的效率。因此,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R&D经费资源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始终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R&D经费的合理配置,最基本的是要在三大研发主体、三大研发活动以及各主体内部间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1.
页面在线设计是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中活件形成的基础,也是印刷流程中较费时费力的工作。通过页面在线设计模块的研究,采用基于ASP(Active Server Page)技术的Web程序实现印前页面在线设计,系统将XML代码写入或修改JDF文档及JMF文档,形成节点信息及活件控制信息,为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的自动运行做好准备。本文通过产品实例,主要说明页面设计模版如何实现产品定制,ASP如何进行JDF文档的操作等。  相似文献   

12.
热喷涂(焊)是近代各种喷涂技术的总称。热喷涂(焊)技术,可以使工件的表面具有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抗热震、隔热、导电、绝缘、密封、辐射等不同功能,能够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町以节省能源和贵重的基俗材料,此外还可以用于修复旧件和废件。金属热喷涂(焊)技术在国外已成为许多产品制造和修丛的适用技术。如美国制造的波音747航空发动机JT8D 采用热喷涂技术后,翻修寿命可以从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的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是将搅拌针以一定的倾角旋转轧入两待焊件的接合面内,搅拌头高速旋转,轴肩与焊件上表面以及搅拌针与焊件界面处通过摩擦产生大量的生成热。在热机作用下,搅拌头附近形成塑性软化层,该软化层在搅拌头作用下受到挤压和机械  相似文献   

14.
焦作朱村煤矿膏体充填开采的目的是解放承压水上和村庄下煤柱,一,煤厚1.34m,埋深199~246m.直接顶板L5灰厚1.6~2.6m,煤层距L2灰15.8~20.5m.L2灰厚4.8~9.4m,距奥灰37.9~58.8m,L2灰岩水压2MPa,奥灰岩水压达到3MPa。采用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膏体充填开采实施一年后.利用钻孔恒压注水法对膏体充填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进行实测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国际动态     
日本采用印刷和新型油量防伪的新技术 网版设计技术这种技术是由100~200μm的折射网络成像,其点阵极其细微,每一点的颜色和光的折射方向都由计算机准确设计,构成丰富的图案和光彩。为了增强防伪功能和视觉效果,这种技术与全息摄影技术配合使用,其防伪的作用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导电涂层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采用溅射技术在LCD或OLED平板加工过程中涂布ITO层,以及在电子印刷器件基材表面制备基极层。然而,传统涂布工艺(电子束溅射、旋转涂布等)在工业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工艺不仅成本高,而且需要真空等苛刻的生产环境。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提出用各种印刷工艺来替代传统的涂布工艺。本文提出将静电喷雾沉积(ESD)印刷工艺应用于ITO涂层和导电涂层的制备。此外,为了更好地应用静电喷雾沉积工艺,本文也研究了喷嘴和外加电压对不同类型喷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喷墨CTP     
随着喷墨打印机分辨率的提高和打印幅面的扩大,喷墨CTP在经过近20年的缓慢技术发展后,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技术研发,保丽光、富士、柯达、柯尼卡等国际著名影像公司纷纷投资进行喷墨CTP设备及版材的研发。在裸版上进行喷墨更是各大公司研发的重点,因为这种印刷喷墨后经过固化就可直接上机印刷,不需在湿处理,快捷、环保。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D在线测量系统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以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装焊车间为背景,介绍3D在线测量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北京奔驰新项目MFA2装焊车间所使用的3D在线测量技术:IMT 3D在线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9.
研发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作者提出了几种适合中小化工企业的研发战略。  相似文献   

20.
采用凹印机(最大速度500m/min)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承印物上进行印刷试验,以研究高速凹版印刷下油墨的转移情况和印刷适性。将水性油墨用酒精稀释后,在特定的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和网穴尺寸等多种印刷设备条件下对柔性承印物进行印刷。采用光学显微镜、UV可见光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印刷图像和油墨转移率。通过对界面张力、黏度以及油墨与承印物之间润湿角的测量与评价,定量分析它们对印刷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印刷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油墨黏度、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稀释后的油墨在PET和BOPP薄膜上的铺展系数都小于零,也就是说油墨难以在二者上顺利铺展,因此,扩散可能是由于剪切力导致油墨流动。显微镜或光谱仪测量表明,在各种试验印刷设备条件下,印刷速度不会对PET薄膜上印刷图像的均匀性和色度产生很大影响,而BOPP薄膜上的图像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转速。两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BOPP薄膜多孔表面的毛细管堵塞导致油墨的铺展能力降低。此外,网穴尺寸(网点百分比)增大导致色度增大,其原因在于油墨和承印物间的接触面积变大。尤其对于BOPP薄膜来说,其印刷图像的色度会随着网点百分比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应该指出,在相同的稀释条件和设备条件下,较之PET薄膜来说,BOPP薄膜上的印刷图像的色度与墨层厚度远远高于PET薄膜。BOPP与PET薄膜在油墨转移率上的较大差异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两者在界面张力上的差异,以及BOPP承印物上的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