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互联网成为推动就业和创业的主要力量",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在"互联网+"视域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深度的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了"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在"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现状,并分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以促进"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2016,(15):277-278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回答并破解下列问题: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河南小微企业发展现状;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河南小微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3、如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形成和优化,如何推动河南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河南小微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  相似文献   

3.
"双创"提出以来,学术界围绕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了探索。首先是分析了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然后提出了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构性需求,最后给出了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的匹配供给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要将创业创新作为下一阶段我国的首要经济任务,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河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对当前河南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结合河南地区优势与特色,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目标定位含糊、模式同质化,创新创业活动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提出基于"三环旋进"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电力能源产业链,通过螺旋式"三环"进化,构建"创意组→创新体→创业社"的人才培养漏斗,在课程体系的支撑和双创活动的推动下,培养"具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是国家改革施工的关键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成都市妇联围绕全国妇联提出的"创新创业巾帼行动"、"巾帼脱贫行动",大力实施"蓉城女性创新创业"、"蓉城女性精准扶贫"行动,通过抓工作品牌、抓特色亮点、抓协同合作,有效推动了妇女工作的改革创新。一、打造"巾帼云创"工作品牌,推动"蓉城女性创新创业行动"实施(一)创建品牌,引领女性创新创业方向将"巾帼云创"作为蓉城女性创新创业公共品牌。"云",既蕴含女性的柔美,也包含在"大众创业万众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学生创业胜任力的评估为基础,对"2+1"创业教育试点项目的现状展开分析,找出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对策:引入"创业学习"概念,完善"三师三生"项目,优化创新创业课程结构,引导师生共创,从而有效提升创业班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完善"2+1"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自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天津市实施了多项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是创新创业政策的重要助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实际上依然存在着激励政策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以及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从政策、高校以及学生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政策实施现状与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促进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网络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社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践行"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文章分别对社会网络和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相关梳理,并对关于社会网络和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分析,意在深入探讨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具体作用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丰富创业相关理论,推动创新创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和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力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内涵、方式方法成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分析高校学生社团尤其是创业社团活动的特点,探索依托高校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蔚然成风。成都市妇联围绕全国妇联提出的"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巾帼脱贫行动",号召蓉城女性投身双创热潮,通过打造"巾帼云创"、"指尖的爱"两大工作品牌,大力推动"蓉城女性创新创业行动"和"蓉城女性精准扶贫攻坚行动",引领广大女性探索创新创业新路径,为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8,(1)
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的不断升级,经济发展已由"需求侧"逐步向"供给侧"方向发生转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热点话题的提出,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本课题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研究我市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力求在整体上优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3.
李潇伊 《中国商论》2021,(8):190-192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创新驱动的环境中,从生态层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进行系统性研究,将大学生作为生态化的主要驱动力量,实施多种创新要素同时驱动,以推动创新服务环境的优化升级,进而在教育中逐渐塑造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在大众创业创新的环境下,高校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引入开放式的教育思维,借助于产学研多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构建了有机生态链,实现动态化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本文讨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然后进一步提出了开展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有效策略,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活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主要城市推动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重庆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时值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号召,各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场所之一,积极开展了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本研究基于学生视角,以广西南宁市四所高校为例研究我国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包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现状,特别是学生层面对于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感知、理解和把握等。本研究力求在充分了解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设计更符合学生层面的诉求,进而推动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湖北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双创"工作,把创业创新作为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双创"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创业创新服务体系,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了全省"双创"新高潮。创业创新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为促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电子商务行业需探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发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创新创业意识薄弱、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不完善、资源保障不足等问题,针对性提出融合和优化创新创业类课程,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将创新创业思维应用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徐子君 《商》2012,(21):122-122
共青团组织是推动农村青年创业的核心力量与重要纽带。本文提出在构建农村青年贷款的平台与机制方面,共青团组织应围绕着"搭车借路、创业有道"的管理思维,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创新运行机制,四部门有效联动;创新工作方式,建基地集中受理;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农村青年创业技能等有效措施,推进农村青年的创业贷款与创业计划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国内MOOC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MOOC+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创业园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型,并讨论了包括完善创新创业教育MOOC管理平台、优化MOOC创新创业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强专业化师资力量、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在内的几种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胡燚  卢尚坤 《对外经贸》2023,(12):152-156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高校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发展格局,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实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发展目标下对商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的重要任务。创新创业培养是商科院校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达到知识扩展性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方式,通过培养学生新商科“双创”精神,来提升新商科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培养“企业家精神”。深化新时代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从激发企业意识,构建创新创业体系,打造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搭建多元育人平台等视角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建议,为新商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