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手机营业厅的普及,越来越多用户选择线上办理业务。采用特征矩阵法,对比三大运营商手机营业厅APP界面特点以及APP用户动态体验;最后,从用户体验角度,对三大运营商APP界面设计及运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互联网+旅游"的迅速发展,旅游APP不断满足用户变化的需求,成为越来越多用户旅游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旅游APP用户体验为切入点,引入旅游决策、用户满意度两个中介变量,构建了旅游APP用户体验-旅游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得出结论:旅游APP用户体验通过良好的APP用户满意度与旅游决策两个中介变量能够使旅游满意度得到显著增强。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旅游APP公司设计开发产品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支付宝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学生群体对支付宝的用户体验进行研究,提出提升大学生用户体验的对策。采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探究大学生的真实感受。首先,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通过调查用户对支付宝各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发现支付宝在客服、与其他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有趣性等方面做得不够好,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改良用户界面、提升有趣性、拓展服务项目、改善客服等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手机银行服务发展迅猛,更有专业人士称2010年是"手机银行元年"。笔者通过2009-2011年这三年的《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提出了中国手机银行用户活跃度与粘度两个指标,并分析了用户活跃度与粘度在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重要性。并从客户自身素质、使用手机银行的收益、软件和硬件等条件以及使用手机银行的成本四个维度,分析了多种影响用户活跃度与粘度因素。最后对手机银行业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具有实际的商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手机银行服务发展迅猛.更有专业人士称2010年是“手机银行元年”。笔者通过2009—2011年这三年的《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提出了中国手机银行用户活跃度与粘度两个指标,并分析了用户活跃度与粘度在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重要性。并从客户自身素质、使用手机银行的收益、软件和硬件等条件以及使用手机银行的成本四个维度,分析了多种影响用户活跃度与粘度因素。最后对手机银行业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具有实际的商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经典的S-O-R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将短视频APP媒介丰富度对用户体验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中以媒介丰富度的三个维度信息内容丰富度、信息质量丰富度与表达方式丰富度为自变量,情感与思考体验为中介变量,推荐与观看意愿为因变量。利用AMOS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最终得到一些结论,并对短视频APP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正不断发展和壮大,出现了许多成功的电商平台,比如唯品会。电商的成长也伴随着用户体验需求的日益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说,提升用户体验就是提高转化率和提升口碑,是电商生存、提升效益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唯品会手机APP为例,在B2C移动端电商领域构建服务蓝图并加以运用,对用户体验的关键点和感知缺失点进行分析,以期提升用户体验,为B2C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户体验好坏与否对一个广告门户网站能否盈利,具有直接的商业意义。很多影响用户体验的细节均需我们做广告门户的要逐渐体会和分析,通过用户使用后的良好体验,使之成为广告门户忠实用户。笔者结合在户外广告门户建设中的经验,综合个人使用和参与提出广告门户改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手机APP广告进入大众视野,正在成为新的广告营销载体,与传统的手机广告营销方式比,它更容易让用户接受。本文分析了手机APP广告营销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就如何有效的进行手机APP广告营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依托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化妆品市场.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化妆品网购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大,网站的用户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站的转化率,文章运用色彩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对国内化妆品网站用户体验提出改善建议.以求最大化提升店铺转化率的同时能提升品牌价值与产品信任度,最大力度的引导顾客阅读,减少客服压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信息服务理念正朝着以信息用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信息服务中的用户体验也逐渐成为信息服务行业发展关注的焦点。首先介绍了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有关理论提出了网络信息服务中用户体验推荐模型,指出了用户体验设计的目标和方向以及相应的评价因素,希望能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方在探索如何提升用户体验的问题上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智能语音客服应运而出。智能语音客服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它快速精准的为用户查找相关内容,为用户的疑问提供了更加详尽的回答,并为企业节省了一定的人力成本。目前,学术界对于智能语音客服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过少。因此本文通过将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模型相结合构建模型,运用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等因素对智能语音客服使用意愿的影响,对其进行相关研究,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还可以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直销银行用户体验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直销银行用户体验评估的多级指标体系。在评估方法上,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针对评价指标的多层性和模糊性,建立了评估的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并在此评价体系和评估模型下,对选取的我国16家直销银行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峰 《电子商务》2014,(10):37-38
随着通讯技术迅猛发展,手机已成为高效传达营销信息不可忽视的途径,也是企业营销的一种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手机APP营销的特点,分析比较了其与传统营销在传播方式、内容、周期以及用户行为方面的不同,进而着重讨论了植入广告和用户参与两种APP营销的典型模式,最终围绕手机APP营销的两大关键问题,即粘度和使用偏好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欣 《成功营销》2013,(9):68-70
手机银行的用户及深度用户是怎样一群人?他们的行为有什么变化?对手机银行又有哪些期待?你开通过手机银行吗?是在银行营业厅办的吧?下载安装之后使用体验怎么样?最关键的是,使用手机银行的,究竟是哪些人?他们的使用频率如何?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是什么?移动互联网的受众大多数是年轻的"潮人",那么手机银行的用户大部分是学生,通常使用的功能是网上购物吗?  相似文献   

16.
孙爱萍  黄曼 《电子商务》2016,(12):39-40
【目的】本论文将基于微信公众号与APP的发展现状、功能设计、用户人群及角色划分进行对比分析,为两者的发展提供依据,为企业及个人在两者中选择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判断抽样和任意抽样对用户进行直接访问来了解微信公众号与APP的发展现状。【结果】分析公众号及APP存在的不足和各自具备的优势,提出一系列的改进及发展建议。【结论】未来公众号应着力于界面的个性化;利用大数据记录用户搜索习惯和兴趣爱好,并以此推送相关信息,提高信息有效性。APP要简化不必要功能,限制获取用户隐私的权限;增加通用功能来提高使用率。  相似文献   

17.
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客服—顾客互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员工—顾客互动日趋常态化,研究“智能客服—顾客互动”对品牌共创意愿的影响对智能客服的设计和完善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智能客服—顾客互动”视角,深入探讨“智能客服—顾客互动”对品牌共创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534名接触过智能客服的电子商务用户开展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智能客服—顾客互动”的功能性、信息性、互动性、自主性、拟人性对顾客品牌共创意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机交互通过品牌体验影响品牌共创意愿。因此,企业在设计和完善智能客服时应重视互动响应性、功能性和信息性,企业设计智能客服时应该注意智能客服的语言文字交流能力,制定恰当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8.
焦奥 《商业科技》2014,(6):62-62
随着WIFI的普及、3G/4G技术的发展、手机支付技术的成熟,互联网接口已经由传统的PC过度到了智能手机。在触控屏上轻触一下取代了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复杂域名,这种方便快捷的体验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大批门户网站、电商等为了不在这场互联网用户保卫战中丢失用户,无一例外,全部开发出自己专属的智能手机APP。作为高校学生网站站长,为了更好地为同学提供信息服务,也投入其中,寻找适合的APP解决方案。最终通过提供快速的、免费的APP生成服务的运营商解决了APP编译的问题。文中笔者将对部分APP生成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以及低功耗蓝牙的广泛应用,可穿戴的智能设备和微型控制器设备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Nordic NRF51822开发的蓝牙智能牙刷是一款可以与手机APP通过低功耗蓝牙进行连接并且可以相互操作的电动牙刷。主要实现了低功耗、手机与牙刷互动、大数据存储、pH检测、压力检测并反馈、故障报警等功能。该牙刷是充分利用了NRF51822的优越性能的同时考虑到现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以及对功能多样性的要求,并且结合口腔医学设计而成。在考虑到物联网这一热门理念时,将手机通过APP和蓝牙通信与牙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给用户更好、更新奇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用户体验是一个比较虚的概念,很难量化很难评估,所以也导致很多小的无线产品开发团队干脆放弃了对产品用户体验的把握,甚至不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交互设计师职位来改善产品的交互体验设计,这对于成长型的公司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对于要想做出精品,长期处于市场不败之地的公司就显得不够严谨了。手机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手机产品也对交互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需要探析一下从用户体验出发来进行手机产品交互设计的方法原则,同时还需要一个比较成型的交互体验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