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宏观经济理论争论的"热点"之一。从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入手,通过衡量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价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1997-2009的宏观经济数据建立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对货币政策在中国是否有效这一问题做经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运用TGARCH(门限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选取2005年到2010年的M2同比增长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作为自变量,来研究对CPI的影响,得出我国各阶段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明显。但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宏观监管难度加大的同时,对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需要我们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现实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货币政策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层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国家的发展可谓是举足轻重。货币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传导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调控目标。本文据此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有效性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产业政策的协调性,同时为经济均衡的达成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又是一个历史转折点。由此本文选取了1998~2015年第一季度的M2和GDP数据,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我国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信贷政策、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外汇市场的调控等。具体分析发现,我国近十年主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总体上可以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但对其他因素(如流动性、外汇占款过大等)来说,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效果减弱。另外,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中的时滞效应也使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及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一直都是金融研究的核心所在。本文阐述了宏观调控基础理论,并构建起了有效性评估的模型,根据主要变量进行动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较为有效但未来将逐渐下降,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但未来将逐渐有效。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其是否具有有效性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及其走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三者之间的深层关系,检验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结论表明我国货币政策非完全有效,并针对效力不佳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从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一个方面——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角度进行分析,在考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余建干 《华商》2008,(4):101-102
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内部与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考验着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我们常说,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用这把剑的时候需要十分的谨慎小心,才能彰显其能。文中以宏观经济学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由于是一个十分新颖的视角,前人可供参考的研究并不多,而笔者的知识水平有限,若有不足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各时期的货币政策进行回顾,利用动态不一致性理论模型来分析各阶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并得出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分析了当前我持续高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国家长远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货币政策予以长期性的深入性研究。本文基于此就货币政策(英文简称MTP)目标以及有效性内涵进行着手分析,之后站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分析我国四个阶段MTP有效性,以期为后续关于MTP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更为国家稳定与强盛献出自己的一份研究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被广泛研究,在国际方面,货币政策逐渐转变由相机抉择向规则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也将受到诸多影响,但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仍具备一定的有效性。本文将对货币政策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阐述提高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2016,(3)
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用来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是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在金融经济领域的各项措施。如何选择有效国家的货币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是有很大影响和意义的。本文联系我国实际情况,阐述我国货币政策在近年取得的成绩和成就,并且指出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也例举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探讨我国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由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实践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绩效并不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新的因素对于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笔者针对外国学术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剖析,同时对金融危机影响之下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新研究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极为有效的,然而也造成了物价的上涨。货币供应量以及信贷规模的变化对产出的变化起到作用,通货膨胀率及货币供应量增长之间拥有很强的关联,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大于产出效应。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所以其必然具备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陶思平 《商业时代》2012,(22):46-47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世界经济相继遭遇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在此期间,我国货币政策频繁调整,这引发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本文选取相关数据,对2005年7月-2012年3月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货币政策的时滞及政策协调性、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微观主体预期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蒋文瀚 《商场现代化》2009,(18):169-170
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本文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个区域共18个省市的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M2的对比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对现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同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功效究竟如何,它究竟会对价格水平与产出数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关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则是必须认真研究的。本文拟分别从当前生产活动与投资活动两个层面来剖析。模型Ⅰ:企业的当前生产活动一、各经济部门的货币收支帐户为揭示货币供给的紧缩如何通过企业当前生产活动的变动,影响价格水平与产出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