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的规划、宣传、发展与维护是通过品牌文化的塑造与推广来实现的。文章从品牌、品牌文化、品牌塑造及品牌推广的概念上进行了阐述,分析了OPPO手机现如今的营销状况以及OPPO手机在品牌文化塑造及推广进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成因。  相似文献   

2.
《商》2015,(7)
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能使用破坏性创新的方法侵入传统市场。作为自主手机品牌的小米手机从2011年上线至今,已发展成为我国最成功的手机品牌。通过对小米汽车的案例研究,分析了小米手机进入手机销售市场的特点、破坏性创新的做法,对我国其它自主手机品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快消时代,手机的换代更新速度飞快,从过去手机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品牌的兴起不易;但一个手机品牌的落寞可能会在某一错误的决策瞬间消逝。因此,本文以在互联网"快消时代"手机品牌战略管理的研究方向出发,以小米手机品牌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小米手机品牌管理战略,以期优化小米品牌管理战略,增强小米品牌国际化道路上的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手机消费的大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国内外大约31个品牌的厂商。从90年代初到现在,手机市场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在众多的品牌中,国外品牌始终占有强大的市场份额,而国产手机曾一度表现出色,但是总的看来,国产品牌的手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向更高一步发展。文章从对比的角度提出对国产手机发展的几点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手机厂家正在全面引领市场潮流,华为、OPPO、小米纷纷扬帆出海。面对着国外消费者,中国手机厂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和爱尔兰手机用户的品牌忠诚度,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从消费者心理对品牌认识程度的深浅状态角度,把品牌竞争力用其知名度、认知度、信赖度、忠诚度四个维度进行品牌竞争力模型的构建,并用AHP方法计算了各维度指标权重,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三个手机品牌的竞争力,计算出了相应品牌竞争力值,进而讨论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品牌竞争力衡量模型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客观地定量地得到基于消费者视角的衡量指标,用研究得到的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品牌竞争力衡量模型测量了手机行业的三个品牌,得到的结果与权威的品牌价值排行一致性较高,说明完全从消费者视角来衡量品牌竞争力是可行的,而且更加简洁。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7,(3)
魅族从2009年进入手机行业,得益于在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初期对产品、用户的重视,创建了小而美的手机品牌。但随着市场的变化,魅族固有的品牌经营理念在智能手机的红海市场中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在此状况下,魅族在2014年充分整合行业资源,启动了品牌重塑计划。本文首先阐述了品牌重塑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魅族手机品牌重塑的内外动因,并对魅族手机品牌重塑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策略包括广告传播策略、公关传播策略、销售促进传播策略、人际传播策略四个方面,最后总结归纳出魅族手机品牌重塑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宁科杰 《中国市场》2014,(43):80-82
我国经济的发展急需发展出强大的世界性品牌,形成各种大型的世界性企业,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纵观我国各个行业品牌现状,在国际舞台上显得弱小。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品牌经营现状的分析,从企业品牌管理的角度,对我国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标准化管理、品牌延伸、品牌传播、品牌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提高企业品牌管理水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苹果手机消费分析——创新与品牌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苹果手机以较高的定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其在手机购买行为上的理性与非理性,比较这种行为与"经济人假设"的矛盾,并用分析比较的结论为国内企业的品牌塑造和营销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短短几年时间,市场上的手机品牌早已从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分天下,发展到30多个品牌、150多种机型的相与争锋。手机厂商使出浑身解数,在竞争中力图出奇制胜,无形中给了消费者越来越宽松和多元的选择空间,同时也让消费者更加眼花缭乱。一般来说,消费选择要想做到称心如意,一是要掌握市场变动的大致趋势,二是要摸清目前产品的普遍特性。这似乎有点高深玄奥,但只要作个勤于搜罗资讯的有心人,其实不难做到。从市场趋势的角度来看,GSM手机仍是消费主流,CDMA手机势头也逐渐看好;消费者对国外品牌与国内品牌的认知状况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国产手机日益受到青睐。今年三月间,中消协曾在消费者中进行了一项关于手机品牌与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服务质量还是对品牌的倾向,国产手机品牌都已有了较大的提升,甚至在其中某些项上超过了国外品  相似文献   

11.
彭显琪 《中国市场》2012,(52):11-12,36
本文从品牌发展的角度对舒蕾品牌的成长过程做出了分析;指出零售终端的成功建立、品质建设的持续进行、团队管理的坚持实行、销售渠道的严格管理是舒蕾品牌取得快速成长的关键原因;同时指出舒蕾品牌建设中存在战术性营销手段失效、顾客品牌关系建设迫在眉睫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企业产品定义和设计能力、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综合体现。我国自主品牌手机企业快速成长,手机产销量均居全球首位,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备。但品牌附加值不高、影响力有限等问题阻碍了我国手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提升产品品牌形象和价值正在成为行业的新追求。本文从中国手机行业出发,阐述了中国手机行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在分析中国手机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于慧萍 《商场现代化》2007,(21):307-308
本文首先介绍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特征以及雇主品牌的含义,然后从雇主品牌的角度分析了雇主品牌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创建雇主品牌实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山寨机"的杂牌手机,或由生产者自己命名,或模仿品牌手机的功能和样式,他们逃避政府管理,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和销售链,产业环节分工明晰、细致,对目标用户需求把握准确。本文结合我国山寨手机市场发展现状,从市场细分和客户整合等角度,对我国山寨手机现行营销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军 《中国报业》2014,(4):69-7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媒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电视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从专业角度出发对电视频道的原有资源进行整合,顺应电视技术发展的潮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电视频道进行管理。另外,电视频道要注重品牌的建立,通过对电视频道的品牌建立、品牌发展和品牌营销的探索和分析,找寻最合适的途径实现栏目的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新媒体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概况角度出发,阐述了农村电商品牌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方向进行讨论,论述了新媒体背景下农村电商品牌化发展措施,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新媒体背景下农村电商品牌化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品牌关系理论的概念入手,研究品牌关系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过程,探讨品牌关系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和管理对策,是对品牌管理的一个新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和诠释。分析我国企业在品牌关系管理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讨论我国企业构建品牌关系的途径和品牌关系管理的策略,为企业建设品牌关系,吸引和维持顾客,创造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02年联想进入手机业务以来,现在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4年来,联想经历了从多元化回归到PC业务为主的调整,也经历了国产手机的春天与冬天,联想手机也受到过人们的质疑。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外部面临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分析当前的联想手机战略。品牌延伸VS受众认知联想手机作为联想品牌延伸的子品牌,优势首先来自于品牌优势。大卫·奥格威曾经提出,品牌延伸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该品牌具有较高的品牌资产。联想品牌无疑已经具备了这一条件。2004年12月北京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产品已经遍及全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导致手机市场竞争也是愈演愈烈。小米手机诞生最晚,却在短时间成为国产手机四大巨头之一,这与小米手机品牌营销策略密切相关。本篇选择小米手机为例,介绍小米发展概况,分析小米手机发展环境,通过4P理论分析小米品牌营销策略内容,指出现在小米手机品牌营销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小米品牌营销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促进小米手机在今后品牌营销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讯技术日益迅猛的发展,使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电子消费品。以金立手机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营销的4P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对金立手机的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找出目前营销策略中尚存的不足与缺陷,并对金立手机的营销策略进行优化,找到更加适合金立手机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新思路,以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