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河南省地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河南省是地质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地质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开发观念落后、基础设施滞后、开发层次不够、投资主体单一及地质旅游资源科学研究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河南地质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估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地质旅游点、建立以地质公园为中心的地质旅游网络和配套组合旅游项目等7条设想。  相似文献   

2.
山东蒙山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山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全区共有各类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6大类30多个亚类,各类资源在区内又交互分布,形成良好的空间组合结构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蒙山开展各种旅游活动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优越,本文分析了蒙山旅游资源特征及自然环境条件,提出了蒙山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贵州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进行价值分析,指出其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与科普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休闲价值。提出了依据资源特色,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的综合开发原则;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原则;时代性原则;公园性和科学性结合原则;加强挖掘地质文化资源,有机融合文化的原则;重视保护与实现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地质旅游产品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其旅游产品体系设计和产品布局设计。  相似文献   

4.
初探八美变质岩石林资源价值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美变质岩石林是在青藏高原东侧首次发现的世界罕见、国内唯一的地质遗迹景观,它是在特殊的区域地质背景下,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运动而形成的,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对于这样珍贵、稀有的资源,人们不仅要将它保护好,使其可持续利用,而且要开发好,建设好,使这里成为大众观光和科普教育旅游目的地,并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对变质岩石林景观的地学成因背景及科学价值进行探讨的同时,就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构思。  相似文献   

5.
为给河南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依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中的地质遗迹类型划分方法并结合其他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共4大类、10类和12亚类,并对其中的典型地质遗迹景观在国际、国内大区域地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科普教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价。综合研究认为公园是一座以赋存典型构造形迹为特色,以古老变质岩地貌、花岗岩地貌为主体的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具有开发成集地质研究、地质旅游、地学科普教育活动、休闲与度假为一体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6.
在休闲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的科普旅游方式是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而博物馆是科普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山东省博物馆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山东省科普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山东省博物馆科普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了博物馆科普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探讨了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地质公园科普教育系统构成的基础上,以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指出目前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加强地质公园管理者科普教育意识、切实提高地质公园导游从业素质、完善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牌示解说、加强地质展览馆的建设和服务、建设地学科普实践专区和加强科学研究等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晋江深沪湾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包括海底古森林遗迹等地质、地貌遗迹极具重要的科考和旅游价值。本文在总结深沪湾滨海地质旅游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滨海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其主要存在问题,最后从开发理念、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滨海地质旅游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架山临江公益林区现状,以保护性开发为前提,坚持合理利用的原则,注重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适度增加物种和群落的丰富性,开发旅游资源;以科学考察、定位观察、试验研究、科普教育、种质标本采集、生态旅游、物种与遗传基因保存和自然遗产留存等国家鼓励的与生态公益林主导功能密切相关的开发利用活动为规划主导,进行公益林保护性开发模式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资源呈规律性分布,典型地质旅游资源品牌影响力大并具有很高的旅游综合价值。在对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政府主导型的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提出从宏观调控、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市场调控四大方面对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但开发利用水平低、浪费和破坏严重。当前国内对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工作主要存在侧重旅游开发,忽视科普教育工作;与相关科研院校的对接不到位;地质调查网络与法律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以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为例,该公园近年的工作成效表现在编制完善规划、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及法规、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科研科普工作。就地质遗迹资源保育方面,在宏观层面上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微观层面上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总体来看,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从保护提升至保育层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以科普教育为根本提升社会整体的保护保育意识、加强与国外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2.
神门景区范围广,地质遗迹类型丰富,资源品质较高,多数资源尚处于一种极为原始的状态。开发利用中存在连片性较差、优质资源与世界地质公园其他景区雷同、"灯下黑"效应等问题。对神门景区开发必须从多方位入手,找准其"地质公园村"的旅游形象定位,以地质旅游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形式打造亮点吸引游客。修建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增强游客体验感,以丰富的景区旅游营销手段为公园打响知名度。同时不能放弃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价值,在世界地质公园管理部门统筹下,依靠成熟景区带动,促进景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九江地质旅游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江是长江中游地质旅游资源最丰富、风景最秀丽的区段,接地质成因,其地质旅游资源可分为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和地质遗迹资源3大类,每一大类再划分为若干基本类型,形成了庐山、鄱阳湖、龙宫洞等重点旅游区;在分析了九江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普旅游是将休闲娱乐与科学技术知识融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形式,科普旅游资源调查是沈阳发展科普旅游的重要基础工作。采用实地调查、深入访谈、文献研究方法,首先对沈阳科普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地类型划分,然后分析了沈阳科普旅游资源赋存特征,深入探讨了沈阳科普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如何充分地利用其旅游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业,有必要对其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分析。通过SWOT定性分析和AHP定量分析对新绛县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分析得出新绛县应该采取开拓型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完善相关设施建设及创建特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6.
山东蒙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蒙山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生态性和一定的独特性,气候适宜,环境容量大。蒙山旅游资源开发一定要强化保护意识,规范开发,突出重点,增加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振兴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7.
池州市是安徽省沿江和皖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分析评价了池州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和主要特点;指出了该市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池州市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保护和开发利用理念、管理、法律法规、投入、调查评价、可持续利用路径、参与主体等七个方面,对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主要国家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实践对比,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地质保育和地质旅游开发进展较早较快,法律法规更为完善,社区参与度更高。启示与建议:1建立统一的地质遗迹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拓宽融资渠道;2加强地质遗迹资源的评价工作,深入地质遗迹调查,建立保护名录,确定保护对象;3重视地质多样性保护和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地质保育,发展地质旅游;4加强社区参与,扩大地质保育和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19.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被称为韶关"市肺",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科普教育和文化体验等旅游价值。本文在对韶关森林公园旅游开发SWOT分析基础上,提出坚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原则、加强营销宣传力度、合理旅游功能分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地处黄海之滨,海岸带资源丰富。本文根据连云港海岸带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今后进一步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本区资源丰富多样,但今后的开发重点应该放在港口、旅游和海产养殖业。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海岸带的管理,使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利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