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宇 《中国商论》2024,(6):79-83
文旅融合是国家文化公园战略的四大目标之一,也是大运河高质量开发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展示大运河文化底蕴,并融入时代和社会需求,推动地区联动发展。在大运河文旅资源和特色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大运河文旅融合动能爆发的若干途径,并深入挖掘文化遗址,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和文创产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积极探索“大运河+X”的文旅开发方向,创新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促进大运河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和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中国大运河文化研学旅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发展研学旅行,对于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中国大运河文化研学旅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用提升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对研学旅游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研学旅游产品课程化质量、以政府为主...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政府和潮汕揭三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潮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潮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由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有其特殊性,原于资源和产品的天然耦合性,两产业的融合通常始于资源开发和产品开发,目前潮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从行业的角度应通过潮汕文化观光与旅游景区开发融合、潮汕饮食与旅游餐饮融合、文化生产与旅游购物融合、潮剧潮乐演艺与旅游娱乐融合、民俗节庆与旅游项目开发融合等路径,发展潮汕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4.
大运河流淌了千百年,不但实现了南北货物的运输,更实现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有"运河之都"称号的淮安在大运河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显著,它的兴盛与运河有直接的关系。淮安拥有众多与运河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重视淮安的运河文化旅游开发,可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体验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正在由单纯的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进行转变。沧州市自2017年发展全域旅游起来,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全域旅游的视域,对沧州市旅游发展概况进行阐述,从政策制度、区位、资源三方面对沧州市开发全域旅游的发展基础进行分析,对沧州市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于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路径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抚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探讨抚州发展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与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抚州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抚州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旅游最具魅力的卖点,体育文化旅游是体育旅游和文化旅游的交叉融合,能够满足人们在旅游中欣赏和参与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同时,体验和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河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明显,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开展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展河南体育文化旅游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乡村传统节日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源泉,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旅游开发又会对传统节日文化带来消极影响。本文结合江南网船会的案例,研究传统节日文化与旅游开发的融合和冲突,探讨传统节日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试图对传统节日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传承、保护问题提出一个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对促进商务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苏州金鸡湖商务景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商务旅游景区的竞争力特征之一。苏州金鸡湖景区应大力依托演艺场馆,开发旅游演艺精品;结合李公堤三期、四期,开拓文化展馆旅游;紧扣景区商务特性,开发文化旅游购物产品;综合利用金鸡湖水域资源,开发休闲旅游路线;创新景区管理机制,保障景区旅游长效发展,从而将文化与商务旅游有效融合,提升景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对京杭大运河苏南段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大运河苏南段的旅游资源开发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结合相关调研,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是当前世界上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旅游和文化的联系不断加强对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已经成为安徽省开发潜力最大的旅游区块,并且文化旅游资源质量和富集程度都很高。但是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问题制约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如何进行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谢艳 《商业观察》2022,(5):38-40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文化品牌建设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尚未达到非常成熟与完善的境界,存在品牌定位不准、品牌特色不突出与品牌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新媒体发展为优化旅游文化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设置旅游网站与栏目、加大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力度、数字化记录和迁移旅游文化资源、加强产业融合以实现"旅游+"融合式发展模式、借助视频推广传播旅游文化、利用新媒体提供更加完善的旅游服务、借助现代科技优化游客体验性旅游等科学合理的策略,促进旅游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开发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因其普遍性而被人们忽视,其承载的文化更是隐没在语言符号背后。通过地名的由来、变迁可以透视到地理历史、民族民俗、宗教信仰、社会经济等文化现象。地名文化是内容极为丰富、底蕴极为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时,应注重融合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利用多种传统和现代形式的文化载体,对地名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创意包装和优化组合,把这一潜在资源转化成独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通过地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文化内涵。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在城口旅游发展中,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万盛特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为蓝本,分析城口文化与旅游资源特性,提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建议,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4年6月,我国的世界遗产家族又增添两名新成员——大运河项目和丝绸之路项目。因运河漕运,朱仙镇走向繁荣,鼎盛时期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其衰落更是与黄河水患、运河漕运退出历史舞台有关。在大运河申遗成功这一背景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述朱仙镇的兴衰历程,针对朱仙镇的旅游资源存量和旅游开发与发展现状,提出对朱仙镇旅游发展的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6.
葫芦岛市拥有多元的自然资源和醇厚的文化历史资源。针对目前葫芦岛市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文化和旅游要素深度融合不够、旅游淡旺季分明、游客体验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包括谋划发展格局、挖掘核心资源、创新开发模式、启动"旅游+"融合模式、创新营销推广手段、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等优化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全域文旅共创共建、共融共享,实现葫芦岛市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赤峰市巴林左旗是契丹辽上京所在地,一直以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但多年来,在产品设计、文化融合等方面,仍处于初始阶段,没有找到更适合自身、更有新意的设计思路,使得多年的考古挖掘工作、城市建设、遗址保护、旅游开发完全处于各自孤立状态,没有融合开发。本文以此为突破口,力求通过产业组合模式开发现有的旅游资源,使景区质量能够得以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林玲 《全国流通经济》2022,(21):119-12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依靠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智慧旅游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改变着旅游服务、管理和营销模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离不开信息和科技,如何抓住互联网新时代的机遇打破现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成为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厦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发现厦门市在智慧旅游和文旅产业发展上大有可为:一是积极利用智慧旅游系统引导资源开发,促进文化传播;二是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推进跨界融合,创新旅游产品;三是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虚拟产业集群,完善云营销体系;四是积极利用线上教学拓展培养渠道,塑造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为研究领域,立足于"中国文化"视角,研究冰雪旅游项目开发与传播。分析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和冰雪项目现状,结合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发展特色,提出"中国文化+冰雪旅游"融合的项目开发区域、主题及对策,开发多种功能的冰雪旅游项目,创新冰雪旅游产品。此外,从传播定位、传播区域、传播媒介三个方面研究如何构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传播路径。以期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项目开发和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4,(7)
宜春市十分丰富又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诸般资源中,禅宗文化应该可以说是一种充满亮点又很有卖点的个性特点凸现的地域文化优势资源。本文首先简要地阐述了宜春禅宗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宜春旅游业的影响,突出了开发其资源对宜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突出开发宜春禅宗文化资源与发展宜春旅游业之间是相互相承的,互相影响的,开发宜春禅宗文化资源可以补充、更新宜春旅游资源和发挥旅游资源整体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宜春禅宗文化的内涵,促进宜春禅宗文化的发展。其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阐述了开发宜春禅宗旅游文化资源的对策,对禅宗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促进禅宗旅游文化资源的全面开发,从而促进宜春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