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为例,文章探究了水质硬度对大连市地表水氨氮检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水质硬度在Ca2+浓度小于30mg/L或者Mg2+浓度小于7mg/L时对氨氮检测不会产生影响,但当Ca2+或Mg2+浓度超过此两个限值以后,随着Ca2+与Mg2+浓度的增大,水质硬度对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氨氮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新鲜水的需求量,缓解水资源压力,对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提标改造及再生水回用。以混凝沉淀+A~2/O为预处理工艺,构建中试MBR+RO组合系统,深度处理及再生利用化工废水,考察了MBR工艺作为RO预处理的可行性以及组合系统的处理性能,分析了MBR膜组件及RO膜组件的污染情况,评价了最终处理成本。研究表明,废水经过混凝沉淀+A~2/O预处理后进入MBR+RO组合系统,最终出水ρ(COD)≤10 mg/L,ρ(NH~+_4-N)≤2 mg/L,ρ(SS)≤1 mg/L,ρ(TP)≤1 mg/L,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标准(GB/T 19923-2005);MBR膜跨膜压差稳定在18 kPa,说明没有发生膜污染;RO膜渗透系数稳定在4 L/(min·MPa),也没有发生污染;中试系统吨水电耗为1.890 kW·h。高性能再生水水质具有明显优势,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3.
安塞油田H集中处理站采出水系统运行3年后,受设备故障、腐蚀、处理量增大等因素影响,采出水水质下降。通过采用节点分析方法,对采出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及出口水质进行了分析,针对H站采出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沉降时间短、处理设施故障频率高等问题,对采出水系统工艺、设备进行改造,采出水水质得到显著提升,采出水含油量、悬浮物量由原来的35mg/L、20mg/L降低到15mg/L、8mg/L,达到了油田回注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4.
闫文佳 《中国纺织》2014,(5):108-109
4月23日晚,武汉市应急办发布消息,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30多万居民、数百家食品加工企业用水受到影响.经武汉市政府权威部门检测,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值为1.59mg/L,超过1mg/L的国家标准.相关水厂停产.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一硝基甲苯生产废水的主要物质和含量,从废水处理全流程和回用分析,针对现行设计预处理工艺的效果和问题,在优化的工艺基础上,对主体设备进行设计选型,使预处理工段的重要指标-氨氮,能够稳定在合理的控制范围。研究与优化结果:两级冷凝一级冷却组合工艺,氨氮获得捕集利用,稳定顶部一级出水氨氮2 000 mg/L以下,二级出水氨氮50 000 mg/L以上,实现废水经过后续蒸发后能够连续稳定回用的目标。实现节水率80%,同时因氨氮的降低减少后续生化处理负荷50%以上。  相似文献   

6.
针对制药废水的特点,采用“兼氧+一级A/O+催化氧化+二级A/O”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稳定、操作简便,出水CODcr≤500mg/l、NH3-N≤50mg/l,水质都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陕北某污水处理站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分析,评价了处理工艺流程运行的稳定性,指出了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减小过滤器滤料的颗粒粒径、药剂体系的优化以及加强处理系统的管理等措施,处理后水到达注水井井口时的悬浮物含量、含油量和总铁含量由改进前的40~60mg/L、165~185mg/L和15.56~17.44mg/L降低到了0.7~0.9mg/L、2.0~4.3mg/L和0.09~0.32mg/L,达到了回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采油污水回注要求,以X油田为研究对象,从行业标准规定的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出发,优选了气浮选-过滤水处理工艺,配套建立了隔油池、气浮池、压力过滤罐等工艺设计方法,使处理后水的含油量低于5mg/L,SS低于1mg/L,达到了回注要求,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9.
煤基合成油废水通常采用生物处理,但出水COD与色度难以达到排放标准。提出"两级好氧+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工艺技术,以提高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该废水经两级好氧生物处理后,COD去除率为87.3%;混凝沉淀过程中絮凝剂PAC(聚合氯化铝)与PAM(聚丙烯酰胺)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750.0mg/L和3.5mg/L,COD去除率为42.6%;通过臭氧氧化,色度去除率在90.0%以上。因此该废水通过以上工艺处理后,其出水COD与色度指标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引入交叉熵抽样方法对蒙特卡洛随机抽样进行优化和改进,并将改进算法结合水动力-水质模型对云南中部某河流水质概率区间时空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河流主要水质指标趋势的预测精度上好于传统算法;研究河流氨氮浓度在0.33~0.35mg/L的累积概率最高为0.702,而溶解氧浓度在4.31~4.51mg/L,累积概率最高达0.646;改进算法可估算不同概率下各水质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曲线,可以河流水质预警提供关键依据;研究河流中上游出现高浓度氨氮和低浓度溶解氧的概率高于下游。研究成果对于河流水质预警系统构建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津某水产品加工排放的生产废水COD 1000~8000mg/L;氨氮60~240mg/L;pH 7~8,采用UASB+接触氧化法+MBR法系统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能够有效去除水产加工废水中的COD、NH3-N以及TP。各项污染物出水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标准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D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两级絮凝沉淀-炉渣吸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级絮凝沉淀 -炉渣吸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处理后 ρ(出水 COD)为 90~1 40 mg/ L,水质无色透明 ,符合 GB42 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 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凌河不同河道投加碱度去除氨氮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了城市河道治理氨氮去除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道春季的氨氮污染状况优于夏季、秋季、冬季,且碱度升高会提高氨氮去除率,维持p H值基本不变,适宜微生物活动;正交实验表明碱度为200mg/L,CODMn为9mg/L,TP为0.3mg/L,氨氮为6mg/L时,氨氮去除率影响最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农药化工厂循环冷却水水质特点和工艺条件 ,通过静态试验和旋转挂片试验确定了其水质稳定药剂配方 ,并进行了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 HEDP和 TS-6 0 9(浓度分别为 6 mg/ L 和 1 0 mg/ L)作水质稳定剂 ,系统阻垢率可达 90 % ,碳钢、紫铜和不锈钢 3种材质的年腐蚀率均可控制在有关标准要求之内。采用水质稳定技术后 ,该厂年节约水费达 1 9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5.
MBBR悬浮填料低温处理生活污水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悬浮填料是MBBR工艺处理污水的核心技术,也是填料性能工艺效果和工程成本的关键因素。采用自主研发的高亲水、低成本高分子合金材料,制备成蜂窝状悬浮填料,并与国内具有代表性的3种悬浮填料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BBR工艺条件下,使用自制悬浮填料其亲水性、挂膜启动时间以及低温COD、氨氮降解效果具有优势;30%(体积分数)填充率的条件下,低温氨氮去除率达99%(质量分数),出水氨氮小于1 mg/L(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6.
2016年以来,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万吨/年醋酸造气工艺技术改造项目随着装置负荷的提升,甲醇汽提工段产生了大量高氨氮、高氯离子的含氨废水。近年煤化工行业废水排放要求不断提高,氨氮作为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受到严格管控。针对水煤浆气化装置高负荷下汽提工段含氨废水中氨氮含量偏高的问题,同时为降低水煤浆气化装置系统内氨氮总量,采用了上海化工研究院的精馏脱氨法提取汽提工段含氨废水中的氨氮,虽然达到了汽提工段含氨废水氨氮含量≤250 mg/L和气化装置外排废水氨氮含量≤380 mg/L的效果,解决了汽提工段含氨废水中氨氮含量过高和气化外排灰水中氨氮含量偏高的问题,但也引发了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小型农饮水厂源水铁、锰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6倍、11倍情况的现场调查及采测分析,得出其铁、锰超标的主要原因是水库会因季节性缺氧及底质中污染物的释放而造成其底层水铁、锰含量升高,同时取水头部是固定式的,离库底仅约1 m,过于接近水库库底。根据对该水库不同取水深度的铁锰含量检测,可以取中上层水,解决该问题。另外通过分别开展烧杯试验验证次氯酸钠及高锰酸钾对该小型农饮水厂源水中铁、锰的去除效果,数据表明,两种氧化剂对铁的去除效果均显著;当有效氯的投加浓度为10.5 mg/L、聚氯化铝浓度为3 mg/L时,1 h、2 h、4 h对锰去除率分别为23.6%、50%、90%,但此时的锰含量仍有0.14mg/L;当源水中滤后锰含量为1.40mg/L、高锰酸钾的投加浓度为2.5mg/L、聚氯化铝浓度为3 mg/L时,反应1 h后,经原子吸收法测处理后锰含量为0.01 mg/L,去除率为99.3%。  相似文献   

18.
濮阳市污水处理厂脱氮改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濮阳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加强污泥回流对脱氮工艺进行改造,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介绍了工艺改造情况、工艺设计、工程实施效果,经过几年的运行表明,工艺改造选择的方法是可行的,出水总氮和氨氮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19.
超稠油减粘污水是炼油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最劣质污水,对污水处理场冲击很大。文章涉及的研究通过选择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实行三级处理,可使难处理的减粘污水CODCr降到50mg/L以下,为污水处理场下步改造提供试验数据和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0.
结合辽河流域辽宁段13个水质监测断面氨氮、总磷监测数据,对其近30a水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河干流各水质监测断面氨氮和总磷均总体呈现递减变化,年递减率分别为0.05和0.03mg/l·10a,各水质监测指标总体均未通过90%的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