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林芝市朗县18个村庄为评价对象,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两种评价法进行水质安全评价,为避免各种评价法权重赋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运用组合的模糊Borda法进行了二次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组合的模糊Borda法相对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区分度;经评价结果和评价排序分析可以发现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组合的模糊Borda法3个排序具有相近的趋势,较高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和肯达尔相关系数也证明了运用组合的模糊Borda法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安全评价是可行的。林芝市朗县18个村庄饮用水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帮玛村、托麦村、冲康村、堆村、卓村、来义村、列村、秀村、扎西塘村、杰村、娘村、康玛村、嘎贡村、东雄村、多龙村、热米村、拉多村、桑木村等18个村饮用水源安全性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2.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反映水质评价中的模糊概念,是客观评价目标水质的一种常用水质评价方法。但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多采用"超标法"计算权重,为了避免超标法计算权重的不合理之处,笔者分别用"改进超标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以中卫美利纸业工业园区四个监测井的水质监测资料为例,采用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做出了生活饮用水质量评价,并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新的权重计算方法来实现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沙坪河流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郜慧  金辉 《人民珠江》2005,(6):50-51,71
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水体环境质量缺乏严密性,会造成评价结果失真,考虑到水质分级界限具有模糊性,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水体环境的质量现状。将该法应用于沙坪河流域水质的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4.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比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曾永  樊引琴  王丽伟  刁立芳  李婳 《人民黄河》2007,29(2):45-45,65
以黄河三门峡一花园口河段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体现各个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适用于各评价因子超标接近的情况;单因子指数评价法体现单因子否决权,适用于个别评价因子超标过大,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监测数据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满足管理需要,反映水体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建立水质评价模型,使用MATLAB编程计算.确定水质类别和主要污染物,为治理水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主成分分析法在白洋淀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评价白洋淀的有机污染程度,其结果与标准对照法得出的结论基本吻合。另外,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还可以指导实际工作人员删除那些次要的指标,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柳州市8处地表水水质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指数法计算结果均为Ⅱ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与单因子指数法计算结果趋势基本接近,但不能直接判断水质级别;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分析水质的主要影响污染物。因此,综合考虑3种评价方法对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可以获取更多的潜在信息。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洱海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因子评价法评价结果未能较好地反映近年来洱海水环境治理效果这一问题,本文系统收集了洱海1992—201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选用多个水质指标,从水质和湖泊富营养化两个方面出发,对洱海水环境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并与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来看, 1992—2003年期间洱海水质逐渐变差,2003年之后逐渐好转,并趋于稳定;从年内变化来看,洱海水质非汛期好于汛期(6—10月),湖中心区水质好于南部和北部。整体而言,洱海富营养化水平由贫营养逐渐向中营养转变。与单因子评价结果相比,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能更好地反映洱海近20年水质的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松花江水质监测情况进行评判,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既考虑到各种影响河流水质的参数,又可得到准确的结果,事实证明评价得到的水质污染程度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运东 《四川水利》1999,20(2):56-58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灰色理论在河流水质评价中得以更好的应用,以综合平均污染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为基础,建立综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滏阳河水质评价。评价结果与《邯郸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给定的结果基本吻合,表明综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河流水质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水环境质量中污染程度的界线是模糊的,人为用特定分级标准去评价是不确切的。因此,本文以簸箕李引黄灌区为例,选择了对水质有较大影响的10种污染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利用改进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灌区的水质状况,经评价,簸箕李引黄灌区供水水质为Ⅲ类。该研究可为其他地区的水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郭华 《人民长江》2012,(Z1):132-134
清河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其河道用水主要为景观用水,水体流动性差。为了全面、正确、客观地反映清河水体状况,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实测资料,选用主要污染因子,以水质评价单因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及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清河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评价方法,清河水质均为V类,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水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原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西安市某地表水厂原水水质监测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和总磷为主要评价因子,通过模糊评价法对原水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地表水厂原水水质为Ⅰ类,水质状况良好,但总氮略有超标,可能成为未来影响水厂处理工艺的主要因素;污染物浓度超标加权法过度强调了某一水质因子的作用,忽视了其他水质指标信息,不适用于考虑总体因素的水质评价;折减系数法充分考虑了水质状况与水厂工艺的净水能力,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在地表水厂原水水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指数评价法在黑龙江干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指数评价法对黑龙江中游黑河段上马厂和卡伦山两个国家水质监测断面十年的水质数据进行研究,阐明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结果表明,黑龙江干流水体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6.
对水质评价存在诸多方法,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评价结果合理、更接近客观实际等优点,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模糊评价方法对长江下游贵池河段2005~2009年间水环境综合评价,并采用加权平均原则求取隶属等级,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人民黄河》2017,(2):61-64
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求得水质级别,再结合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确定灰色标识指数,建立了灰色-标识指数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汾河的水质评价中。与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对比表明:将改进的灰色关联系数计算方法用于水质评价,能有效扩大关联度分布空间,消除关联评价趋于均匀化的问题,使评价结果更可靠;灰色-标识指数法充分体现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综合标识指数法两种方法的优点,从灰色关联性的角度评价综合水质级别,同时又用标识指数全面反映水质的变化、超标指标个数、水域功能区达标情况;灰色-标识指数法可以科学、合理、全面地反映水质信息。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BP人工神经网络在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吉林市地下水水质进行现状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BP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简单实用,并得到与常规评价方法一致的结论,是一种快捷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2014-2018年间黄壁庄水库库区水质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水库水体的水质级别.首先依据监测点水质监测结果人工筛选出污染评价因子,同时采用方差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系数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其次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因子,并构建模糊矩阵;最后依据加权平均原则,确定黄壁庄水库水体的水质级别.结果 ...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无法客观考虑指标权重的情况,将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相结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单个指标权重赋值,将各指标权重用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将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应用于上海市长宁区水质评价,并与其他水质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长宁区各等级河道水质时空差异明显;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此方法可操作性强,且能够直观地比较各个时间段每条河流的综合水质达标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