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溯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可使中国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充分弘扬华夏民族文化中"关人情、重伦理、尚道义"的优秀传统,并在市场经济的有利条件下,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加以融合,以建构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公关营销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今天和未来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精神智力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仁民爱物、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等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是媒体网络公司社会责任.目前网络媒体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但相对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供给能力仍显不足.基于对影响媒体网络公司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能力主要因素分析,提出提高媒体网络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5,(3)
自从油画传入中国,中国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艺术,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对西方的油画产生影响,因此具有了"中西结合"特色的油画。它在中国具有鲜明代表性,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精神融入的油画作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世界性的艺术,才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和淘汰。所以艺术家们开始了对油画民族化的激烈探讨和实践,开始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改造和转换,开始了探索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自己的绘画风格道路。随之产生了一类油画家,他们努力发现文人画和西方油画同构的产物。本文通过对中国油画的文人画精神研究,深化对中国油画的探索,挖掘一个最有活力的艺术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积淀而成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传统文化节日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尤其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文化节日的延续对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更加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慎”是知行合一的体现.“慎”强调了道德主体内心的信念作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自律精神;“慎”也是刚毅有为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慎”又是实践儒家“中庸之道”的必要途径.领导者要有“内圣”之境和以“性善论”作为领导工作的基础是儒家“慎”文化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工作的主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林建玲 《消费导刊》2009,(12):221-221
和合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精神,本文考察了中国传统和合法律思想的历史和根源。中国传统的和合法律文化对现代的法治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和合法律文化也面临着向现代和谐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商》2015,(24):98-99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是当今制约冀商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因为冀商所具有的特殊地域性,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燕赵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本文试从燕赵文化视角研究冀商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路径,这对于弘扬燕赵文化、继承冀商前辈们的优秀传统、促进冀商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东亚地区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对于日本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如今日本的社会习俗、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日本国民社会生活中,而且在较为出名的二次元产业,尤其是动漫及小说角色形象及人设公式书的设计上体现得更为突出,甚至对日本动漫品牌创新和品牌内涵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动画为中国动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启示,即以动画为媒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文化的精神、现代科学技术及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其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统,造成了中国文化在20世纪的转型与革新。就其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来说,它除了带给中国人一些新精神价值外,还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民族精神获得了创新,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国民精神。这不但表现在对各种传统民族精神的内涵的改造和超越上,也体现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出发点和实践路径的变化上。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对传统民族精神的批判继承、改造创新,根本原因在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民族精神进行重新阐释和发挥。  相似文献   

11.
广告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广告活动和广告作品中所呈现的文化特质以及它们所传播的科学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构成了一道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讨论儒家传统文化对中国广告的影响是讨论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的一个分支,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在广告层面的一次追寻。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儒家文化对中国广告的影响,对中国广告的理论研究和真正走向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商》2015,(6)
文化是道德及道德教育的精神寓所。基于道德与文化之间天然的、本体意义上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德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谱系之中,体现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是一种文化性存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德育的宝贵资源,它所蕴含的德育理念、内容、方法等,对现代德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另一方面,德育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蕴含了"和谐"、"合作"等精神内涵,对于塑造优秀的商业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寻求和合文化与商业精神二者的融合性,将"和合"的文化内涵阐述与商业品德和商业行为的实践相结合,提升对传统文化和商业精神的理解和践行意识。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省278家有招收新疆籍大学生计划的企业为样本,建立了基于雇主需求角度的就业软实力测评模型,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交流沟通、开拓创新、合作管理、耐挫及职业素养是基于雇主需求视角的五项基本就业能力,或受语言、文化的影响,这几项能力是少数民族尤其是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短板。因此,内地高校在培养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面,应在充分尊重其民族文化及地域传统的同时,重点关注其基本就业能力的提高,做到差别指导、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5.
喻明志 《消费导刊》2009,(8):175-17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说,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浸透于民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自诞生至今一直绵延不绝,文化遗产精彩纷呈。文章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及其现代价值二方面,综合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进步思想、优秀文化、典型事例,集中论述其对爱国主义等民族精神形成的作用,认为民族精神是魂,传统文化是根。  相似文献   

17.
招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艺术领域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它具备博大精深的艺术水平和源远流长的精神内涵。传统纹样作为中国画最直接、最重要的视觉语言之一,无论在外形,还是精神内涵方面对于招贴设计都是永不枯竭的巨大宝库。本文以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立足点,研究中国传统纹样在公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通过对中国传统纹样主要特性的分析,说明纹样元素运用到招贴中的优越性,对中国传统元素运用到招贴设计中的现状分析,来归纳总结中国传统纹样与公益招贴设计融合的基本方法,提出对传统纹样元素加深认知和利用的观点,旨在使中国传统纹样与招贴设计更好地融合,为招贴设计带来耳目一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和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老年人同样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以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为主,分析了我国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制约因素及相关政策制定情况.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亟待改善,有相当高比例的农村老年人常常觉得孤独,闲暇活动单调,相应的活动场地和组织资源比较匮乏.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文章指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和为贵"的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11):254-255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随着外来品牌进入,我国自身文化传统图形的品牌的设计发展逐渐失去固有的特色。伴随国内外对品牌设计的发展需求和图形设计语言探究力度的不断加深,具有中国本土文化传统图形特色的视觉形象正逐步成为国内设计师进行品牌视觉设计的研究主题。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文脉出发,梳理中国传统图形的审美、色彩、文化意义特征对现代品牌设计的作用,进而研究传统文化图形设计在品牌传播中的影响,在人们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的同时,提高本土品牌核心竞争力,必然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图形语境下进行品牌视觉的再设计研究,使得人们能对本土文化品牌设计有较深的归属感,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