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能够畅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是实现供需匹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2009-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新型城镇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消费升级在两者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检验区域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消费升级在二者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新型城镇化能促进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消费升级的中介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新型城镇化对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在新型城镇化推动下,引导居民消费升级,是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引进老年抚养比的消费函数,选取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面板数据因果检验对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的消费水平具有抑制作用,当老年抚养比增加1%时,居民的消费率将下降0.485%;人口老龄化抑制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促进东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在长期,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全国、中部和西部的人口老龄化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城镇化、市民化待遇及居民消费倾向视角下,详细分析市民化待遇对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通过构建相关模型,实证分析了三者关系,并得到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耦合、比较优势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本文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机制,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三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对北京市2005-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协调发展关系显著,两产业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均较高且协调一致时,有利于系统组合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等级。因此应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三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纲 《商业时代》2021,(1):185-188
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2007-2018年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升级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07-2018年,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升级协调水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两系统协调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从弱协调逐渐演变为较协调、良好协调范围等级,两系统协调发展从...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与债务杠杆攀升是当前中国的两大经济现实。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及家庭负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利用2012、2014、2016、2018四期“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CFPS)和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居民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中国居民消费,但是家庭负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口增加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对消费进行分类别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促进家庭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但会抑制其他种类消费支出;而家庭负债均会缓解其对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和户主受教育水平增加均会促进人口老龄化和负债对消费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家庭负债对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家庭、户主年龄小于50岁的中年组家庭及家庭认知水平较高的家庭中作用更强,且住房贷款比非住房贷款的调节作用更强。文章为认识人口老龄化、家庭负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可以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蒋南平  王向楠  朱琛 《消费经济》2012,(4):40-43,52
本文基于我国300多个地级城市的经验数据,运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就我国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经济发达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如对欠发达城市显著。据此,本文提出了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和"减震器"作用,扩大居民消费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为出发点,通过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函数,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理论和实证检验分析都表明,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并且,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是导致居民消费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政府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民生消费性支出,以利于构建强有力的社会安全网,降低居民对未来的"大额刚性支出"预期,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支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对金融支持和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了解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人口、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四个维度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10个省辖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其次,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样本数据为陕西省2009—2014年十个省辖市的相关指标数据。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商》2015,(22):74-75
研究目的:提出翁源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适宜模式。研究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对比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翁源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可采用"双轮一刹"的"自行车模式"。研究结论:"自行车模式"既能大力促进城镇化发展,又能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符合新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广东省乃至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应用VEC模型对江苏城镇化率、消费性投资、生产性投资、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影响虽然存在时滞,但是能够持续拉动投资总额提高,改善投资结构,增加消费性投资比重,持续拉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并长期持续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应避免"城镇化-投资错觉",注重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为消费奠定基础,加快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和完善,以缩短"城镇化时滞"。城镇化可以迅速提高落后地区的消费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多规合一"是解决生态、土地、资源等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梳理"多规合一"发展的内涵,探讨了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与人口之间的互动发展路径,结合鞍山市产业集群、城镇化和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促进鞍山市产城人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严重挑战,"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出现了诸多漏洞,"以房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从社会学角度通过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和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严重缺漏透视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经济学视角,通过实证分析、数理分析,找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型养老模式--以房养老新模式,分析这种"倒按揭"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如何突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衡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和衡量生态环境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作为反映城镇化质量的指标,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城市人口密度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U"型关系;城镇化质量内生于地区产业结构;市场化改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16.
缪琨 《对外经贸》2021,(12):41-45
在对江苏省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测量江苏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区位熵测量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采集2015-2019年江苏省13城市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中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提高。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着力改善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选择合适的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增长、城市消费的快速发展,乡镇在现代化趋势下也迎来了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不仅城镇化率越来越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消费升级使得经济发展有了重要动力。新疆城镇化率发展逐年提升,城镇化水平受到现代技术影响,居民消费结构也有了巨大变化。从新疆城镇化水平数据中发现,2000年-2019年新疆城镇化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新疆城镇化关联度比较强的是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关联度较弱的是交通通信消费,由此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缩小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本文基于2008-2021年我国西部地区5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西部地区新基建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新基建对缩小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化能够起到同样效果;伴随城镇化程度的稳步提升,新基建缩小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也随之增强。据此,应因地制宜,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因时制宜,推动城镇化,实现缩小我国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效用最大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助推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四化同步"发展是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山东省1984—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构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四化同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农业现代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带动了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并不协调。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来促进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付欣然 《商展经济》2022,(13):57-59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出发,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正向影响居民消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因城乡差异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其中,对农村区域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