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一天,我去表姐家串门,发现她闷闷不乐,一问,才知道表姐最近从南方进了一批浮石,放在商场一个也没卖出去。我见表姐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也挺不是个滋味!我想,自己呆在家里反正也没啥事,不如帮她一把,就自告奋勇地说:"没问题,我帮你销出去。"那太好了!销出去后,我只要本钱,其余全归你。"表姐如释重负地说。我知道浮石是搓脚用的,有保健功能,至于详细的说法,就说不清了。可要推销,你不说出个一二三,人家又怎么能对产品感  相似文献   

2.
《销售与管理》2006,(5):I0011-I0011
李静是安徽蚌埠人,来广州快两年了,刚来广州的时候,在一家安徽人开的饭馆里面做服务员,每月的工资是300元,老板提供食宿。刚干的时候感觉还挺好,管吃管住还开工资,这在老家是没有的。可是干了两个月后,不安分的心开始跳跃了,看到同龄的男孩女孩都穿得很时尚,而自己整天是老土的工作服,人家下班了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去玩,而自己却没有时间。年轻倔强的她不听老板的挽留毅然辞职了,拿着两个月的600元辛苦钱去投奔表姐。表姐在一家批发市场承包了一个卖鞋的摊位,李静先是帮表姐卖鞋,但是古灵精怪的她根本就不是安分的卖鞋,而是一会儿走到这个摊位,一会儿走到那个摊位,哪里好玩她就在哪里停留。就这样溜达了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李静最爱在一个靠角落不起眼的小摊跟前停留。  相似文献   

3.
玫瑰陷阱     
几天来,许小丹一直在“走网”,搞得脑子十分紧张,身体也疲惫不堪这天,表姐突然邀她去“放松放松”,还给她买衣服,请她吃海鲜,王冬也始终在场作陪从未大手大脚花过钱的许小丹被眼前的奢华场面镇住了在王冬的现身说法下,她一点点地陷入圈套。  相似文献   

4.
《华商》2014,(12):51-51
很早,他就和她同厂,他是三班倒的工作,她也是,一个月里,只有几天能轮在一个时间段上休息。刚结婚,厂里没房,住的是集体宿舍极小的房子,卫生间、厨房都是公用的。 他早上8点半下班,她8点已经去上班,回到家,桌子上有一张便条:馒头在锅里,趁热吃,抓紧时间休息。下面落的是她的大名。揭开锅盖,馒头还热着。  相似文献   

5.
亦珺 《华商》2014,(12):53-54
她认识他就像所有农村姑娘一样是媒人介绍的,不过她的媒人倒是和别的媒人有一点点儿不同,她的媒人是她嫂子的妈,也就是她们家的亲家,她这亲家从未做过媒,除了这次后来也没做过,她亲家那天来看望女儿,见到她这个十几二十岁小姑也就随口一问而已,她不知为啥莫名的居然答应去相相看。  相似文献   

6.
路未央 《致富时代》2011,(12):47-48
今年28岁的方英子是湖南省永州市人。大学毕业后,她南下广州,最初在一家减肥俱乐部做前台接待员,后来又先后在几家外资公司从事过文秘、采购和销售等工作。2005年11月,沉浸在失恋悲伤中的方英子,在表姐刘莉的邀请下,到表姐所在的汤加  相似文献   

7.
她敢想、敢说、敢做.大学二年级就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土壤,漂泊在异乡,和很多游子一样.她也曾经痛苦地挣扎过,她也体会过什么叫彷徨。和众多留学生一样,她本来的路也许是研究生院.可是.她却挥刀斩乱麻,给自己断了这一条循规蹈矩的路。她做过销售.做过地产经纪,做过保险代理人.最后,不会烧菜、炒锅的她因为思念家乡地道美食开起了中餐馆。  相似文献   

8.
曾乐琛 《大经贸》2008,(7):46-48
她是一个从山城出来的辣妹子。她很自信,所以她敢创业,一个女人白手起家打出了大片江山;她很聪明,所以她自有饭店经营的天赋,无论是做银行会计还是后来自己开饭店,都有声有色;她很有魄力,一个50多家连锁的大型企业,居然就在她的纤纤玉手之下运转自如,还开拓出自己的连锁产业环节。她独到的理念,她敏锐的目光,她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给了人们太多惊叹,也给了餐饮行业很多思考。她实在是一个不一般的女人。她就是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董事长严琦。  相似文献   

9.
余梦从下岗的那一天起.就梦想自己做老板.在完成了基本的资金积累后,她开始寻找项目。朋友的话提醒了她:“民以食为天。现在的人们对吃越来越讲究,除了吃饱吃好外,还要吃出健康。现代都市女性为了健康,开始提倡素食。你不妨开家素菜馆。”  相似文献   

10.
饮食热最过高,心理压力过火,是“上火”的重要原因,要“去火”必须在身体上补阴,在心理上静心 进入春季,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季节性的身体失调也多了起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口苦、火气大、焦躁不安、大便不通等“上火”症状.为什么我们如此容易“上火”? 阴虚导致“上火” “上火”主要是缺水所致,用中医的话说,就是“阴虚”导致“上火”. 我见过一个极端病例:女性,身体偏瘦,嘴唇偏红,吃点饼干、干果、煎炸食物,嗓子马上就会红肿.最严重时,经过路边卖炸鸡的摊子都会感觉嗓子疼.为此,她吃过很多去火药,都不管用. 为什么去火药对她都不管用?主要是因为她是“阴虚”体质,阳气稍多,就会阴阳失衡,导致“上火”.  相似文献   

11.
1.不挑食 一日4餐补充维生素我是一日4餐,早上7时半吃早餐,下午1时吃午餐,晚上7时后吃晚餐,11时临睡前也吃一点东西。我两餐之间时间相隔较长,以保证胃排空了再进食下一餐。我的原则是:第一,不吃太饱,每顿饭都只吃七八分饱;第二,蔬菜、鱼多吃;第三,不太过选择,也不太忌口。  相似文献   

12.
<正>技术培训学校创始人:穆兰梅她的包子,口感独特——鲜嫩、味浓、多汁、软糯劲道,入口即化,让人交口称赞、百吃不厌,很多人一日三餐都在她的店里吃。包子,不但为她赚来百万身家,还让全国的学员纷纷致富。她的店,与众不同——没有豪华装修,知名度却颇高,甚至招来名流光顾;墙上没有菜谱和广告,而是名人字画。这些多是品尝过她的包子的大师们,即兴而作。她的人生,充满传奇——为学惊人厨艺,风餐露宿、极尽谦卑,哪怕冒着被抢劫的风险也要坚持。潦倒时,凉水就馒头就是一天的伙食;成功后,依旧坚持  相似文献   

13.
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在商海已闯荡多年,经营过的企业少说也有四五家以上,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他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也不多,毕竟我有我的独到之处。”那你就应该考虑自己的选择了。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再站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钱之乐     
新近宣传树立的一个榜样很有意思。南方城市的一位老太太,因涉足股市有了几十万元钱,她便用来做好事,希望工程、水旱灾难、病残人家……哪里有难就往那里捐,她从中得到莫大的快乐。这快乐当然首先来自老太太心地善良品格高尚,但要是没那么多钱,她便无法帮助那么多人,想助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滋味你我都尝过,因此这快乐中也有钱的一份功劳。20年前我们手头的钱远没现在多,有一对夫妇,两人的月工资加起来不足百元,养一家四口,却月月可往银行存钱,他们的生财之道便是节省,吃也省穿也省,两分钱一站路的公交车费也要省,日子过得苦…  相似文献   

15.
<正> 买了样品效果佳开了专卖店生意火徐业玲是江苏省宿迁市人,今年刚刚40岁的她一直做生意,在宿迁市的一个商场开了家皮草行,买卖还不错。今年4月,徐业玲到北京办事。女人都爱逛街,办完事的徐业玲就在所住宾馆附近的商场逛了起来。在商场的生活用品专柜里,一种叫做生物蛋白纤维毛巾让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听说过木质毛巾,也听说过竹质毛巾,这种生物蛋白纤维毛巾还是头一次听说。徐业玲就让营业员拿来几条,她用手揉搓了几下,毛巾柔软光滑,弹性好,手感佳,拿在手里,手上的皮肤感觉细腻温和,特别舒服。徐业玲就问营业员:"这种毛  相似文献   

16.
光彩点子     
小豆腐飘香 在辽宁凤城市中心市场,有位卖小豆腐的妇女,只见她一会儿付货,一会儿收款,忙得不亦乐乎。她就是凤城丝绸厂的下岗女工李谨。   今年 30岁的李谨,下岗后一度在家闲呆着。后来到市场考察,她觉得自己想干的买卖,人家都干过了或正在干。于是,她一心要独辟蹊径做个小买卖。到底经营点什么能挣钱呢 ?一日,她猛然想起小时候在乡下老家吃的小豆腐 (东北的一种小吃,用黄豆、干菜等制成 )在凤城市内还真的没有人经营。   经过一番筹备,第三天,李谨就把做好的小豆腐推到了市场上,招牌一亮出,出乎意料,生意特好。李谨尝到…  相似文献   

17.
《光彩》1994,(12)
她站在共和国的红地毯上本刊记者陈平我们这位封面人物是个走在大街上回头率绝对不高的女性。因为她太瘦太小。吃晚饭的时候,菜刚上桌,别人都唏哩哗啦地吃起来,她却只吃了两口饭就放下筷子等最后才上的那道汤。汤上来了,她用汤泡着拳头大的那团米饭,送药似地一点一点...  相似文献   

18.
朱荟 《大经贸》2005,(12):64-65
有听说过,一家企业的产品家喻户晓;也有听说过,一家企业的产品扬名海外:就很少听说过一种产品还能够在太空中大展身手。然而,就是这种微乎其微的几率,却让凤铝给“撞”上了。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这不仅是凤铝本身的骄傲、中国民企的榜样,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相似文献   

19.
张国宇 《现代商业》2013,(30):14-15
年华流转之后,购物卡代替了贺卡,红包代替了祝词,只是不知师长们脸上的笑容是否依然前几天接了一个电话,是已为人母的表姐打来的,问我教师节快到了送老师什么好,我答曰一张贺卡或者发个短信祝福一下就好,电话那头的表姐听到这些似乎很诧异,说这些都不管用,而且还会被笑话,  相似文献   

20.
《商界》2006,(12):91-91
精英出名门,这句话在丽莎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过了而立之年,还美得像一尊白瓷娃娃,一点没经风雨的样子。履历却着实老练,分别是海外两家著名大学的管理学、法学博士,外加北大的文学硕士,画得一手好油画,还在米兰进修过。前年起,她接管了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子公司,每年利润都以两成的速度在增长,更令父母颜面增光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