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李光斗 《广告大观》2005,(11):136-137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一场普及市场观念与方法的“营销革命”,而市场营销的集大成者菲利普&;#183;科特勒教授的经典著作《营销管理》已经成为职业经理人案头必备的“圣经”。其观念方法成为企业市场运作中的“圣诫”。2005年9月15日,在科特勒新思维全球巡回论坛之际,我在北京华润饭店与科特勒进行了一场对话。  相似文献   

2.
所谓公共关系指的是企业组织内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所形成的全部关系的总和,正确应用公共关系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法。公共关系包括企业组织形象、外部社会和媒介三大要素,在这三大要素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吸引到更多社会公众和合作者的青睐是企业需要通过公共关系来实现的。为此,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对企业内部组织的分析,合理定位企业的外部形象,确立战略性的利益相关者,进而制订具体的公共关系战略计划,才能实现企业在目标国,甚至国际市场上的成功经营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格兰仕是一家令人尊敬的企业,至今仍是。格兰仕在世界同行业的地位和“杀伤力”,远高于海尔、联想、TCL这些著名的企业。“假如世界上没有我这家企业,人们会不会觉得明显少了什么?”对这个问题,格兰仕给出的答案比所有中国企业都明确,都理直气壮:假如没有格兰仕,这个行业极可能仍被国外的家电巨头所把持,微波炉极可能现在还是一种让多数中国家庭可望难及的奢侈品。当价格低得让不少消费者觉得难为情的微波炉售出时,格兰仕的确兑现了其“感动消费者”的承诺。  相似文献   

4.
何佳讯 《广告大观》2004,(4):144-145
年初.米尔顿&;#183;科特勒在媒体上发表高见.直言中国啤酒品牌有三大“硬伤”。首先缺乏也是最最缺乏的是“有情感价值的故事”.这是中国啤酒业的第一大“硬伤”。他说:“中国啤酒的品牌建设相对缺乏感情和爱,而对于一个成功的品牌来说.应该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创造一种‘爱’,设计一个持续,一致并具有情感价值的故事是最重要的,而大多  相似文献   

5.
曾祥文 《糖烟酒周刊》2005,(3):B038-B040
对于品牌的定位营销界一直相持不下。营销大师科特勒以“营销学的创始人”而著名。但科特勒的品牌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却不大,远不如奥格葳、特劳特受到众多广告人、企业追捧。曾祥文,中国营销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营销学会副秘书长,科特勒理论在国内最忠诚的执行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科特勒理论的中国化,长期运用科特勒于企业实战。十多年来多次辅导弱势企业成长为强大的企业,被业内誉为“中小企业成长专家”;他始始终认为,科特勒品牌定位法更有效,尤其是在中国。科特勒品牌定位为什么更适合中国国情?本文是他结合案例对科特勒的品牌理论做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业内在品牌战略的制定上带来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丁璐燕 《浙商》2013,(14):30-33,35
2013年6月的“钱荒”,仿佛是一记警钟,一记中国经济的警钟。中国即将爆发“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声音尘嚣日上。经济危机真的要来了吗?企业的方向在哪里?当经济下行时,企业的策略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在美国CNN播放,是我国首次在世界宣传“中国制造”的声音,将会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更让中国企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得以凝聚和增强。  相似文献   

8.
劲霸兵法     
子矜 《广告大观》2004,(3):68-70
当被问及中国哪个行业会出现世界级品牌时,国际营销大师米尔顿&;#183;科特勒的回答与众不同,他的回答是:娱乐及时装成衣。  相似文献   

9.
艳梅 《中国广告》2005,(11):150-152
科特勒理论在中国市场及其他国家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共性营销理论在中国及其他各国具体市场中如何个性化的问题.和在具体某个企业的具体市场营销实践中如何实际操作的问题。作者认为科特勒理论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陷或不足。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这次世界体育盛会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窗口和契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怎样才能彰显国家品牌的力量.从而为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积累和增强做出积极的尝试和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贸工业》2003,(5):34-35
当中国企业告别热衷于何阳式的金点子、自杀式的价格战、疯狂追逐广告标王等浮躁的营销年代时,他们也正在摸索符合于自己的营销理论。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比较短的缘故,因此中国的营销理论和实践都不够成熟,中国企业最缺乏的也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现代营销的知识,但中国企业学习营销理论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当现代营销之父——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浦·科特勒在上海金茂大厦面对着黑压压的、付了550美元的中国企业经理们时,他一定在惊叹营销对这个曾认为“广告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浪费”的国度所产生的魔力。由于中国企业在营销方面不够…  相似文献   

12.
宝盈 《国际广告》2010,(6):15-15
上海世博会既是国家形象的展示舞台,更是企业品牌实力的竞技场。全球各地品牌都希望借上海世博会向世界传达“品牌神韵”,中国品牌更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以前.全国糖酒会对于黄酒企业而言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情。由于各个黄酒企业相对缺乏自身宣传推广意识.黄酒企业的形象和声音总是被无情地淹没。糖酒会几乎成了绍兴黄酒企业的“鸡肋”。然而,现在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秋意渐浓之际.今年秋季糖酒会在泉城济南开幕,继成都会后黄酒企业再次集体发力,在此次糖酒会上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形象.并赢得了众多经销商前来洽谈台作。会稽山市场部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的糖酒会我们黄酒企业终于扬眉吐气了.全国经销商对黄酒表现出的强烈兴趣让我们都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14.
韩巍 《商业文化》2006,(4):46-47
2000年以后,很多昔日只在书本上现身的营销大家,纷纷来到中国市场,开办咨询公司,并在媒体的热情追逐中“问诊”、“把脉”、“指点”我们尚且年轻的营销实践。印象中菲利普&;#183;科特勒、米尔顿&;#183;科特勒兄弟,舒尔茨教授,好像还有定位提出者之一的特劳特都曾发表过针对中国营销顽症“价格战”的言论。  相似文献   

15.
陈宇 《商界名家》2006,(2):24-28
在很长一段时间.跨国公司的一种现象令人十分不解和沮丧。许多跨国公司及大企业在进入中国后,不是用他们先进的“国际惯例”影响和改变中国企业的行为向良性转变.而是迅速让自身“异化”:不是靠公平竞争获取市场.而是靠行贿“寻租”搞“攻关”摆平政府或领导;出了麻烦时(例如产品质量出了问题等),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是先找“上面”疏通关系;虽经营利润相当丰厚.仍采用各种方法逃税漏税:甚至有的跨国公司在中国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时,也不像在国外那样重视消费者利益.而是采取沉默.回避、不予补偿的等消极行为。  相似文献   

16.
王颖 《商界名家》2006,(1):98-98
据调查.在中国只有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可达到75年.更多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则只有29年.而在欧洲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已达40年。中国企业需要从战略制度与文化上反思.你的企业为什么不是“百年老店”?  相似文献   

17.
《广告大观》2014,(4):88-89
面对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以及近年来“营销已死”的命题冲击,市场营销在企业中,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重新进行价值定位,成为以CMO为代表的营销部门及其他营销角色面临的巨大挑战。前不久“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到访中国,与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深度对话营销,科特勒提出的“CMO的核心职责”以及刘胜义结合中国市场实践的营销经验为企业和营销人提供了融合东西方智慧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你换了吗?多年前。当中国的离婚率一路飙升时。这句话一度是男士间相互调侃的流行语。而今,在中关村。那些西装笔挺而眼角倦怠的IT精英们见面时,也喜欢来一句:你换了吗?甚至连那些“万人之上”的不同企业统帅和董事会成员见面时。也免不了如此“调侃”一番。  相似文献   

19.
范征  纪智媛 《商业研究》2000,(5):141-142
企业营销形象是构成企业形象的一部分,提高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营销形象,方法有多种。然而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决定一种方法是最有利的,而且花钱最少,营销大师科特勒的“营销形象目标优先化”则是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菲利普&;#183;科特勒曾经说过:”无论企业在何种市场营销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产品都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在中国白酒市场的今天.能沉下心认真做产品的企业实在不多。湖北白云边酒就是其中难得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