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键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农民增民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十五”计划纲要》和朱Rou基总理善于该纲要的报告中都指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十五”期间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应从国民经济宏观层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财税、金融体制方面采取突破性的举措,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而政府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架构及制度安排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在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3.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改革的序幕首先从农村拉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但是,前进中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一是农产品需求旺盛与农业基础薄弱。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增长、消费需求和工业发展趋势看,农产品需求处在持续强劲阶段。农业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真正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必须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但面临的严峻形势是,这些年农业投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分配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的动因,在于新的制度能带来更多的收益或减少成本,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正是根源于各参与主体对产业的投入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或收益,如何使农业产业化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能获取各自满意的收益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否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平均利润说”便应运而生,并成为一种主流观点。  相似文献   

6.
汪秀玉  傅晨 《南方农村》2010,26(6):36-39
本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广州市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急剧下降、农村居民收入所占份额远低于城市居民的结论。并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分析“两个比重”偏低的原因:农民非农业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过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任柏岩 《农业经济》2001,(11):30-30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作为农村最基层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来说,农业站工作开展的好与坏,决定着一方经济的发展与兴衰。下面结合我们台安县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乡镇农业站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乡镇农业站的工作不被重视,致使人才使匮乏。有的人认为农技推广只有投入,没有财政收益;有的人认为农技推广应该走向市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有的人认为农民都会种地,农技队伍可有可无……,由于社会上种种思潮的影响,致使农业站成了无娘的孩子,一提到改…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进步的利益分配与立法选择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任大鹏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业技术进步有两个基本特点:首先,新的农业技术条件可以使固定数量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其次,新的农业技术使资源按不同比例重新组合,减少等量产品生产需要支付的成本。无论...  相似文献   

9.
第三次分配     
《农村工作通讯》2008,(11):60-60
社会分配机制有三重,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被称为第三次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的三个层次中,一次分配是原始分配;二次分配是对一次分配的调整,以政府调节来弥补市场分配的不足;三次分配则是对二次分配的补充,以民间捐赠来弥补政府调节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投入的价格效应和分配效应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农业踏车理论为基础,根据农业科技投入引起农业技术进步,进而产生价格效应和分配效应的逻辑关系,对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提高政府农业科技投入不能从整体上使农民收入提高,其主要受益者是非农居民,因而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具有扩大城乡福利差距的效果。本研究建议,政府适度提供农业科技投入,控制其价格效应和分配效应的强度,同时配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民福利的其它农业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天津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天津农业合作社的利益关联机制及其分配制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农业合作社利益分配基本模型,从不同方面分析影响天津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未来农业合作社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应该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帆 《中国改革》2001,(6):18-19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分配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诱因—理论思考  从制度经济分析 ,当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下 ,由外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所引起的收入的潜在增加不能内在化时 ,一种新制度的创新可能允许获取这些潜在的收入的增加①。简言之 ,制度创新的动因在于更有效率的制度能带来潜在的收益或者减少成本。从世界各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看 ,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农户家庭分散经营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但随着农业竞争力的增强 ,农民在剩余利益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单个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冲突 ,即农民直接进入市场的交…  相似文献   

14.
<正>农民合作社的盈余是合作社成果的体现。由于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合作社收益分配有其特殊性,不像一般企业那样强调盈利性。合作社经营追求的目的是服务成员,以及合作社的整体效益,通常强调的是盈余总额,而不是利润总额,所以将合作社的利润特称为合作社的盈余。那么合作社应如何增加盈余及进行盈余分配呢?笔者认为应从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却存在着城乡间、居民内部不同群体问、区域间、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我国必须调整财政支出政策,积极运用财政支出的各种手段,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各种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碧林 《山西农经》2022,(24):46-50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密切关注的问题。发挥保险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保障职能,优化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迫在眉睫。引入第三次分配参与农业保险机制,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可能性。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分析国内外关于农业大灾风险分散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各参与主体,尤其是农民获得合理的经营利润。本文就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分配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业股份制使万年县的农业开发步入新天地黄崇宽近几年来,万年县紧紧围绕“好地好田种粮棉,水面山上抓大钱”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把股份制引入到农业开发和生产中,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农区发展规模经营之路。全县已发展农业股份制企业362家,年创产值12045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弄清楚农业所提供的国民收入在农业与商业、工业等部门之间的分配情况,我们对现存的一些资料进行了初步整理。第一部分是对几个不同时期有代表性年份(1957、1965、1978、1980、1983)的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收益的试算;第二部分是对几种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品分环节成本收益的对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