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O定价方式的市场化改革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的定价问题一直是各国证券市场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新股发行的抑价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对我国的IPO定价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创业板的上市,意味着我国的IPO定价完全的市场化,但是,这种完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是否真的有效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这就是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股发售机制的选择是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随着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其他国家及地区各有特色的IPO发售机制成为指导我国IPO询价机制实践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万明 《电子财会》2006,(11):20-22
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定价,即新股发行定价,是指获准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与其主承销商共同确定的股票价格,按此价格把股票公开发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IPO定价是国际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的最具迷惑性的难题之一,因为成功的IPO定价能够以投资者所能容忍的最高价格顺利发行并取得融资,而定价偏低或偏高将影响公司融资或者导致发行失败。IPO定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既涉及到IPO定价的方式、方法,又与发行制度、政策环境等有关;既受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发展前景、行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又受到证券市场波动、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影响因素中,IPO定价方法的选用是IPO定价的一个关键。当前国际资本市场主要采用的IPO定价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现金流量贴现法、可比公司法和期权定价法,自从证券市场成立以来,我国普遍采用的定价方法是可比公司法中的市盈率定价法,而西方资本市场广泛采用的IPO定价方法是现金流量贴现法,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盈率定价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市场期待着一种新的,更合适的IPO定价方法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在股票上市过程中,IPO定价可说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自创业板市场成立起,新股IPO定价发行问题对证券市场与社会经济均带来了一定的负担。文章选取创业板的一家高科技公司——深圳市佳创视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讨IPO定价过程,旨在为促进IPO合理定价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珍 《财会通讯》2009,(2):106-110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IPO)的长期收益是IPO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IPO长期收益对提高我国IPO市场效率和完善新兴证券市场IPO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对IPO长期收益衡量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吸收西方学者运用信息效率和行为金融理论分析IPO长期收益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开发行新股长期收益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化道路的前进,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新股发行制度的变化是我国证券市场所有制度变迁中幅度最大,频率最高的.  相似文献   

7.
股票发行核准制的实施,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将随着发行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出现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发行的大趋势: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股票发行标准制的正式施行,标志着股票发行制度向市场化迈出了关键的下,为我国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最终向注册制度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有效市场的条件下,IPO市场中审计师选择可以作为信号传递机制,降低发行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在我国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及证券发行保荐制的背景下,通过考察我国审计师声誉和IPO企业特征之间的关系后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增加了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事前风险更低的公司倾向于选择高声誉事务所,且高声誉审计师审计的IPO企业的首日回报显著要低.这说明大规模事务所的高声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审计师的信号传递功能在我国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行监管体制直接影响着实体企业的上市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为了探讨发行监管约束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监管约束的理论模型,借此研究发审委控制和发行价格控制影响IPO价格的理论机理。在此基础上,使用证监会颁布的15项新股发行的承销法规通过手工挖掘方式得到新股发行监管指标,并用2004—2018年IPO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了IPO高溢价,而且降低发审委控制和发行价格控制有助于提高IPO定价效率,但这种影响受到承销商行为、投资者情绪和信息不对称的制约。上述结论对推行新股发行改革的目标、时间表及制度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院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构成的多元化、发行制度的不统一和市场化程度低,使得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缓慢,市场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中,公司债券发行制度设计不合理,是影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源头性和决定性因素,公司债券信用文化基础欠缺、制度建设理念偏差、监管部门的利益冲突等也是重要原因.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可以采用诱致性改革与强制性改革相结合的改革路径.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应统一现行的公司债券发行审核制度和资信评级制度,贯彻市场化导向,放松管制,建立市场化的公司债券注册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IPO造假事件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职能运转。本文认为,IPO造假的根源除了企业自身以外,更需要从我国现行IPO发行制度、中介机构职责所在以及IPO造假成本等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本文从完善制度设计、明确中介机构在IPO过程中的责任、提高造假成本和鼓励并推动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IPO)的长期收益是IPO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IPO长期收益对提高我国IPO市场效率和完善新兴证券市场IPO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对IPO长期收益衡量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吸收西方学者运用信息效率和行为金融理论分析IPO长期收益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开发行新股长期收益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IPO抑价是股票市场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过大的抑价则反映了股票发行定价机制的失灵,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将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2009年10月30日开市以来至2010年10月26日为期一年的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共134家上市公司首日IPO抑价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上市首日换手率和IPO抑价率正相关;发行价格和IPO抑价率负相关,即发行价越低,IPO抑价率越高;每股收益和网上定价中签率的高低对创业板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此外,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相关制度,笔者认为我国创业板较高的IPO抑价水平还主要受发行、定价制度和交易制度改革割裂的影响,对此我国股票交易制度应做出必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2008年熊市中的发行市场,分析了中煤能源的上市表现,总结出值得我们关注的中煤能源IPO的三大亮点,并从中引发了一些深化我国证券市场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科学的退市制度可以发挥优胜劣汰功能,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运营质量,帮助投资者增强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化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上市资源的稀缺性、利益关联和退市标准的相对单一导致我国缺乏有效的退市机制。退市机制的缺失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功能,助长了市场操纵行为,无助于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证券市场完整的运作体系需要疏通发行和退出两个端口,在完善退出机制的同时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形成进退有序的格局。应通过完善相应的机制,引导规范的市场化重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张小成 《价值工程》2010,29(31):46-47
利用具有随机特征投资组合问题的最优投资策略,分析IPO定价机制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影响,进而定性分析新股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投资者投资决策最优化的角度指出我国IPO定价机制改革只有向完全市场化方向改变,才能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理性,使我国的证券市场不断走向成熟,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新股IPO三高现象一直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之一,2010年11月,中国证监会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新股发行体制第二轮改革。笔者认为,此次改革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对三高产生的根本原因缺乏必要的研究。文章通过构建新股定价模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究新股IPO三高背后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三高的思路与对策,丰富与创新了相关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板IPO抑价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是最高的.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IPO抑价有其自身独特的原因.基于这个考虑,本文选取了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年6月~2007年12月)中小板市场上的股票作为样本,对影响其IPO抑价的因素及其对于抑价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发行前资产利润率、上市首日大盘指数等变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IPO抑价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20.
展晨明 《活力》2006,(5):45-45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十几年来,发行制度几经变迁。在1998年《证券法》出台之前,我国证券市场管理机构对证券发行上市采取的是审批制,这种发行制度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即额度控制、两级审批和发行与上市联动。这些特点造成了股票市场的种种扭曲和弊端。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出台了股票发行核准程序,证券发行制度从此从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原来的额度控制、两级审批没有了,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增强了,但是发行与上市联动这种纯粹是人为的、技术上的设定却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