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以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层对金融资产分类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本文采用2007年——2014年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横截面财务数据,选择金融上市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成长性、盈利能力、管理层变更等五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进行二元离散回归,分析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大多数的金融上市公司偏好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2.
在实务工作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持有期间和处置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该差异主要来自于会计及税法上对于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认定的不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会计计量相当复杂,不仅本身的价值变动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准确计量,同时必须结合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对其后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差异进行准确计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从初始计量、持有收益的确认、期末计量、处置和减值等方面,对这两类金融资产的异同做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颁布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赋予了新的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层次等概念,构建了公允价值计量框架,并进行充分披露。结合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阐述该准则制订的必要性及运用的难点,并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例,探讨公允价值层次及估值操作,对此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适宜公允价值的外部环境,促进会计界与评估界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数据库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6年我国将公允价值的概念引入新会计准则中,为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引入后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为初始研究样本,通过建立价格模型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后,每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和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均对股票价格具有正向的相关性,说明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具有正向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较历史成本计量能够更好的解释账面价值的变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的对外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分类主要根据投资的目的、持有期的长短以及公允价值的计量。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一般包括:投资入账、持有期间获取收益、后续计量以及处置。通过对会计处理的辨析,明确不同种类投资业务的重点,区别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账务处理的不同,从而掌握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新准则下的股权投资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股权投资划分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但是改革较仓促且时间有限,三年执行下来发现实践中尚存在许多问题。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分类,将股权投资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对非联营、合营企业投资,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对子公司  相似文献   

8.
金融资产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交易在经济生活中日益频繁和重要:随着金融资产相关概念被引入新会计准则,出现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些都给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一些变化,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会计账务处理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分别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会计准则》是结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状况和国际惯例制定并颁布的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即为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增设"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以确认与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会计处理,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其会计处理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是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2009年财政部规定在利润中披露综合收益。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2007-2009年管理者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划分认定时是否含有盈余管理动机及其他综合收益和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每股其他综合收益越大,公司获得的超额回报就越小;每股其他综合收益越大,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就越小;同等条件下,2007-2008年公司持有两类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将其持有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比例正相关,而2009年这种相关性减弱。  相似文献   

12.
以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为背景,研究旧准则下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失处置行为与避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中国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主业业绩越高的企业,金融资产损失处置的规模越大;金融资产损失处置规模与企业基于应计利润调整的避税行为存在负相关关系。研究通过金融资产损失处置这一真实交易活动调减利润的行为,为企业避税相关文献贡献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对公允价值在美国这次次贷危机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由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结果会影响每股收益,进而影响股价,造成股价不正常波动,对形成经济中的泡沫或加速经济的衰退的机理进行了说明,并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饱受诟病,国际各主要会计组织均对此进行修订。笔者着手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怪圈,分析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优劣,然后探讨各国际主要会计组织的最新动向,最后提出修订我国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准则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公允价值在美国这次次贷危机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由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结果会影响每股收益,进而影响股价,造成股价不正常波动,对形成经济中的泡沫或加速经济的衰退的机理进行了说明,并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l57)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  相似文献   

17.
企业进行股票投资的持有期间如果没有跨年度,则无论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企业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但如果持有期间跨年度,虽然从投资的最终结果来看对企业的影响是一样的,但对每个会计期间的影响却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刘英  刘卫东  苑斌 《水利经济》2013,31(4):32-35
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给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带来较大影响。通过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及非货币资产交换、关联交易等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分析,提出全面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信息、制定应用规范、加强制度监管等建议,以有效控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计量对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有重要帮助,但在具体业务处理中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本文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例,分析现行会计处理的问题,提出两种解决思路,希望对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处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金融资产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企业只有与时俱进地调整金融资产管理策略,才能通过金融资产优化配置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本文首先概述新会计准则关于金融资产调整的内容,包括分类的调整、减值标准的调整、公允价值计量范围的调整等;其次从信息披露、内控制度等角度辩证分析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管理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最后从实践出发,提出完善企业内部监管机制、提前做好盈利变化预案、推广风险信息导入系统等建议,以期为新时期现代企业优化金融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