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乡镇企业》2014,(12):96-96
休闲农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就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面部署。《通知》指出,发展休闲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就业容量、  相似文献   

2.
日本森林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民风民俗多彩,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和广阔空间。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十分重视休闲农地、森林资源、道路铁道资源、河海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历史传统文化的活用。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区域设施资源是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秀忠 《中国乡镇企业》2014,(7):F0002-F0002
<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我国萌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于二十一世纪。目前,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正处于全面发展、全面规范、全面提高的新时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生机勃勃,成为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魅力的行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如何通过进一步优化动力机制,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就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休闲  相似文献   

4.
王秀忠 《中国乡镇企业》2013,(9):F0002-F00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拉开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经济体制改革必将进一步得到全面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得到更好发挥.这将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深刻把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对于引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更好的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镇企业》2014,(11):56-59
近年来,在农业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美丽江苏建设的目标,按照省"十二五"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强化示范、规范管理、重点扶持、提升内质、加大宣传、培育品牌,全面推进江苏省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省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达4150个,年接待游客量达72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230亿元,同比增长18%左右,全省休闲农业继续以蓬勃发展的态势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镇企业》2014,(6):94-94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有关工作。计划2014年在全陶择优创建3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示范点,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发展典型,优化发展环境,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秀忠 《中国乡镇企业》2014,(4):F0002-F0002
<正>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型农民培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随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迅速崛起,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增强休闲农业的持续竞争力,需要切实增强创意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休闲农业的竞争能力,首先要注重增强创意能力。创意能力是指在以一定的知识为其前提之下,创意者充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乡镇企业》2013,(3):49-51
为跟上全国、全省休闲农业发展态势,推动天门市休闲农业发展,规范和提高休闲农业点的经营管理水平,2012年4月,湖北天门市农业局和天门市外事侨务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天门市休闲农业示范点”认定工作的通知》(天农业发[2012]20号),并专门调查了休闲农业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吕红杰  于太君 《民营科技》2009,(10):137-137
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近来出现蓬勃发展之势。从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作用入手,剖析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引导扶持和投入多元化、加强科技教育和提高素质、因地制宜和科学发展等对策,以期指导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科学发展观,从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三方面考察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路径,指出其发展的三种形式:产业性质由农业到林业再到旅游业,产品功能由观光到观光娱乐再到观光娱乐休闲相结合,景区属性由公园到风景区再到度假区;提出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旅游发展与改善民生相联系,注重旅游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优化相协调,全面提升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促进度假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创新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农业是激活农业和农村资源、发挥资源文化和技术服务整体优势,创新拓展农村产业的一种复合型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的主体是循环经济与高新高效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是农业主体产业延伸,并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而开展的与农业生产关联密切的旅游服务业,其产品性质是服务产品、无形产品。发展休闲农业,也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产品市场,通过产业旅游的方式促进农业产品销售与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发展休闲农业是延伸农业产业功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的根本目标是延伸农业产业链,追求休闲农业效益最大化,进而实现区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省已涌现出大批融生产性、观光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景点和项目,在中原大地上筑起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但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提供了一个好去处,并且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和发展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为社会资本注入农业、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观光休闲农业一经成为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一个重要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3.
休闲农业的灵魂是农耕文化,休闲农业景点蕴含的深厚义化需要专业的解说员才能完美地呈现给游客,休闲农业解说员的主要任务是对休闲农业园区内农业资源进行讲解、宜传,要求做到举止亲切、表达清楚、用词优美,并熟练掌握相关的农业文化知识。休闲农业解说员对传承我国农耕文化和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物理学耦合理论,构建了产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休闲农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江苏省休闲农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第二,产业耦合协调度从低度失调发展到良好协调,但整体耦合度仍处于中度耦合阶段。因此,应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两大产业耦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以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持续农业是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我国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意义重大,发展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针对农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现状及其所面对的挑战,分析并提出应对挑战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休闲衣业尤如雨后春笋,蓬勃涌现,春意盎然,逐渐为人们所熟识。休闲农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范畴,从生产产品、营销服务、休闲观光等不同环节介入农业,推动工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提档升级。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镇企业》2014,(12):52-55
福建地处亚热带,光热、生态和农业休闲资源十分丰富,地方特色明显,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居全国之首,具有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对观光休闲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强,福建休闲农业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通讯员/王林)近日,宝鸡市争取省级财政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705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一村一品与休闲农业发展,打造"可览、可游、可居"的农业特色品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近年来,休闲农业已成为宝鸡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为进一步构筑"城市一郊区一乡间一田野"的休闲空间,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提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作。《通知》明确,2015年将在全国择优创建3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示范点,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发展典型、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通知》提出,各地在创建过程中,要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乡镇企业》2014,(8):34-35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大力指导下,陕西休闲农业工作不断深化认识,创新思路,强化抓手,促进了休闲农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5600万人次,经营收入50多亿元,带动28万农民创业就业。休闲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不断凸显,正在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套重要特征和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