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农产品加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主动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和战略选择.桃江县竹木加工业,茶叶加工业、大米加工业是农产品加工的三大支柱产业,在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增加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竹笋加工是桃江县近年来崛起的新兴特色产业,如何让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农协加工事业发展情况 农协加工事业是以农户副业起步的.战后,以自有原料为主体形成的酱油、豆酱、盐渍菜等食品加工业构成农协加工业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农户副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农协加工事业对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弥补战后食品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湖南农产品加工与流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但三者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基地建设标准不高,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市场营销体系不够健全.本文作者拟通过同中国东部、中部、西部部分省份的农产品加工与流通进行比较,来寻找湖南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奉贤县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收入也不断增长。但是,由于近年来乡镇集体企业不景气,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使不少村的经济滑坡,有的村经济处于相对薄弱状态,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据县经管站对全县294个村的收入分类统计,年人均收入在2000-3000远的村为76个,占25.9%,年人均收入1000-2000元的村为12个,占4%,两者合计约占全县总村数的30%。全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近10万人,其中有2个以上劳动力的纯农户增产不增收,有的甚至减收,生活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5.
浅议农产品物流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张倩 《农村经济》2003,(9):48-50
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之间的对立 ,造成了农产品供给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 ,靠的就是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不仅能使农产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 ,而且可以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 ,还能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成本 ,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较严重 ,对农产品物流的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农产品物流的内涵长期以来 ,人们视农产品物流为农产品流通中的运输、储存和装卸 ,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目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市场上农产品供应丰富,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相对过剩,价格处于低谷,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不仅影响了农业在新的水平上的更好发展,而且由于农民没有更多钱购买更多的工业品,所以,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内市场的开拓,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应当说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矛盾,也是在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立足国内市场,迎接国际挑战的一个战略问题。认识这个主要矛盾,并着手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抓住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牛鼻子",就必然推动我们的事业蓬勃前进。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辽宁省农产品发展也表现出积极的前景。辽宁省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等特征获得许多国内外企业的注意和肯定,但辽宁省的农产品发展也因为质量和技术等问题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邓黎 《农业经济》2018,(5):108-110
我国的农业贸易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十三五规划对农业贸易发展也提出许多了新的要求。多元化的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贸易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农业贸易要"开源"和"节流",注重内在核心竞争力的研发,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提升我国农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加工业是联系工业和农业的纽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小规模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生产对接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作者的调查、考察、访问和咨询调研,归纳、总结和分析了盘锦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提出盘锦未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赣榆县形成了一批特色非常显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发展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有24.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1.8%,其中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农民7.6万人,占二、三产业人数的31.8%。另外,约有2.5万劳动力以农为主、从事草柳编织、粮食加工、淀粉制品、水产品加工等,实现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可持续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经济增长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基础,测算了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并以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57个重点行业作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就其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效率监测。研究结论表明,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基础较好,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综合来看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已具备较强的产业发展能力,其对经济的拉动效力正在突显,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工作通讯》2012,(23):40-41
近年来,湖北省老河口市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按照"放宽政策、放活经营、积极扶持、放手发展"的思路,加大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一批有规模、有品牌、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老河口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2011年,  相似文献   

14.
绿色壁垒,在环保大潮中隆起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降低的进出口关税税率,使关税对各国国内贸易的保护作用不断减弱,但非关税的贸易壁垒的种类不断增多,花样不断翻新,在全球环境和贸易政策上没有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环境保护给自由贸易带来了新的国际贸易壁垒即绿色壁垒.这就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或服务的出口构成了壁垒.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保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过程及方法、包装贮运、组成成分及性能等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利于环保的因素.绿色壁垒已经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且这一障碍还呈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我们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力的增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各级农业部门肩负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一定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战略机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创新,使农业发展有新思路,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对外开放有新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来,辽宁省瓦房店市始终坚持把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落脚点,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开拓国内外农产品销售渠道,努力把农民领进市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初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发展体系和机制。瓦房店市是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又有哪些亮点和经验呢?日前,围绕相关问题,本刊记者对瓦房店市农村经济发展局局长丁玉春进行了专题采访。五大优势成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记者:我们都知道,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本溪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加,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但是,近年来本溪农村同全国农村一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这不仅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而且也影响到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不断寻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和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前,收产品加工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明显加快。特别是“九五”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重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截止到2000年底,  相似文献   

19.
食品加工—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粮食的供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总供给由过去长期短缺转变为阶段性相对过剩。1995年以来,粮食已连续4年丰收,由于总供超过总需求,从1996年下半年以来,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库存大幅度增加,销售不畅。从粮食经营方面来看,长期以来粮食生产、加工。运销、储藏及转化相互脱节,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公,生产环节的利益明显偏低的格局没有根本的改变。粮食经济面临“增产不增收”、“粮食大县,经济穷县”等诸多困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已成为当前启动内需的重大制约因素,严重的是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增加投入的实力。这已成为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等品种农产品的需求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食品等农产品的全面、不断的需求,促使食品等农产品失共给线不断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延伸。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为主的第一次产业部门生产部门生产和提供食物等农产品原料,经由第二次产业部门进行精加工、深加工,最后到商业、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交农业部门,将食品等加工制成农产品分配给消费者。农工商等部门共同参与食品等农产品的供给活动,构成了农业产业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