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福祥  俞春英 《中国经贸》2009,(22):107-10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爆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缘起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暴露无遗.由此引发了各国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广泛讨论。正是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史雪娜 《特区经济》2011,(2):105-106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揭示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势在必行,而2009年底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主要思路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欧洲债务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亚洲货币合作的现实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欧洲,欧元的启动向人们展示了货币一体化的美好前景;在美洲,“美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区域性货币合作的加强,势必对亚洲经济的发展形成强烈挑战,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了亚洲地区在应对危机时缺乏内部的协调与合作机制。而且亚洲国家在接受来自  相似文献   

4.
乌兰  张更庆 《北方经济》2013,(13):61-62
一、引言 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为抵御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纷纷实行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开始显现,应对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价格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升的货币现象,并指出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其扩张率将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货币供给增加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根源.那么,我国的情况如何呢?货币供给量是否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戴青  赵波  黄登仕 《特区经济》2004,(11):202-20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亚洲各国之间缺乏适应经济全球化及应付国际金融危机所需要的金融体系的弱点,亚洲各国逐步认识到加强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分析借鉴欧洲货币一体化的丰硕成果,研究亚洲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和实施步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慧  于良 《产权导刊》2009,(8):15-17
早在2001年中国就开始了货币互换。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陆续与各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这不仅对缓解贸易融资,稳定区域经济育帮助。长远看,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末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的频发引起了人们对货币危机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都试图通过对新兴市场的研究建立早期预警系统(EWS)以期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甚至于避免危机的发生。当今国际上较为主流的EWS除了1MF的官方模型之外,一些机构及非政府组织也提出了自己的EWS模型,其中最富有创新性的当属高盛的GS-WATCH货币危机模型。本文主要结合其它货币危机模型介绍了GS-WATCH的原理、效果,并对它及EWS进行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货币危机:一个理论文献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过了有四年的时间,但是在国外,讨论货币危机的理论文献却还在不断地涌现出来。货币危机理论的“繁荣”一方面说明了,经济学家对于货币危机的解释至含还远远没能达成一个共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并非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暂时平静而认为货向我们远去。本文试图对货币危机的传统理论及其最新发展作一回顾和简要述评,以期为国内经济学界对货币危机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09,(4):47-47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央行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和区域合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多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央行表示,这些举措提升了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能力。目前央行还在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他国央行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进行磋商。  相似文献   

10.
刘建 《中国经贸》2010,(20):135-136
超主权货币的主张虽然由来以久,但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自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对主权货币的质疑声不断,货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中。本文主权货币信用危机的起因、危害和解决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东 《西部论丛》2009,(1):55-57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世界把关注点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和改革上。为此,在国际金融危机逐步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之际,美国、欧洲、日本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就国际金融新秩序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虽然世界各国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认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暴露出了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2.
李稻葵 《上海经济》2009,(10):15-15
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中,许多人努力致力于寻找危机背后隐藏的教训。探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因此成为了我们关注的话题。我们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对国际货币体系作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促进各国的经济往来与国际结算,它的形成主要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在各个阶段的货币体系均有其利弊.在当今货币体系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像美元这种信用货币的发行遭到了各国的质疑,美国依靠美元的贬值将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的行为引起了各国的不满,在2012年的12月,美联储又利用美元的核心储备货币地位推出了第四轮的量化宽松,基于这种情况,许多学者开始讨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融海啸以来,全世界围绕金融危机之根源和国际货币体系之缺陷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辩论。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建立,源于当时各国充分认识到以邻为壑的汇率贬值政策,最终必将导致国际贸易和投资秩序崩溃和经济增长急剧下降。欧元之诞生,源于欧元区各国消除汇率风险、降低美元依赖之强烈愿望。目前这场危机,同样应当引发我们对货币体系的重新思考。面向未来,谨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如下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危机频频爆发,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货币危机理论日趋成熟和完善。本文主要对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和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进行综述。最后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是继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大的金融动荡,它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沿革为着眼点,试图揭示和论证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冲突和不稳定性是此次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大胆设想。  相似文献   

17.
刘秀光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67-69,94
《美国货币史》论证了货币因素在经济事件中的作用。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读《美国货币史》,更深刻地感受到"货币重要"。历史上和当前发生的金融危机都证明:金融危机的爆发祸起于货币,而化解金融危机又要求助于货币。金融业的不断变革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困难,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要求对金融业的谨慎监管,以避免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货币重要",但货币管理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张明  孟宁 《西部论丛》2009,(6):50-52
当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学界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讨论已经转化为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讨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用于稳定金融市场与提振实体经济,从而埋下了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的种子。在次贷危机对中国造成显著冲击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明显加速重构国际金融战略的步伐,这包括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出建议,以及更好地管理中国的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19.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引发美元的全面信用危机.文章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试图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任美华 《东北之窗》2008,(22):20-21
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美国金融危机便是如此。在给全球带来不少危险的同时,它也给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货币市场已经开始在世界各地发出声音——打破美元的霸权地位,日元、卢布、人民币攻势强劲,一场"三打一"的货币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幸运的美元起源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使美元的强势地位黯然失色,但它无疑又是这场危机中最幸运的一个。在欧洲货币暴跌的同时,身处金融风暴旋涡中心的美元近期却持续走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