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体育经济的到来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得到来,意味着它将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腾飞发展.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命的本质同时还揭示了和人的衣食住行一样,体育活动也是人类生活的一项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2.
钢琴传入我国的时间很短,大约一百年左右,近些年由于各方面的发展,不少家长都开始让自己的孩子学钢琴,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一种方式,也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它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们学会从另一个渠道来理解世界.美好的音乐不仅给人生带来极大乐趣,使人愉快健康,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因此,人类对于音乐的爱好和需要是非常普遍的.钢琴音乐更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学弹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增加了音乐修养,还能从美好、高尚的音乐之中不知不觉的陶冶了性情.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强烈的精神需求随之而生,人类就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织的需求和满足中不断地进化、发展的,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作为最早出现的艺术样式,诗歌、音乐、舞蹈是融合在一起的,它们在劳动中产生,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在美学中,体验即审美体验。而审美情趣则正是在音乐艺术审美体验基础上对生活、生命更为本质性的经验和感受的情趣。它以一种愉悦、全身心的方式来感知、体会音乐。无论从音乐的精神美,还是音乐的育德美、育智美、育体美,都和音乐自身的生命、生活、生存联系在一起。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人们在欣赏美的艺术品、美的自然或其他美的事物时候,能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里体验,能将自身的心理生活和审美对象结合交织作用产生共鸣,那将是一次成功的审美过程,而音乐则自始至终都和人结成伙伴,成为审美情趣的缔造者来表现艺术美。本文从音乐的精神美、育德美、育智美、育体美几个方面来探讨音乐艺术的一些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最动人的创造之一。交响音乐在音乐艺术中最为复杂,也是最有特殊魅力的艺术形式。它以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为人们开拓了一个广袤无垠、深邃无比的音乐世界。Music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the most moving arts of human being.Symphony is the most sophisticated  相似文献   

6.
音乐艺术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时间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有组织的声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出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不同,它没有清晰明确的视觉形象,也不像语言艺术那样,用清晰的语言生动地描述生活.但音乐艺术研究是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类文明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现在作者就谈谈我国的声乐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然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自然世界又是有约束性和缺陷性的,人类在生活的世界中不能得到满足,于是便诉诸于精神的手段来弥补现实或者更好的理解享受现实.而在精神世界中人类的心灵是最真实且自由的,它能从感性现实和有限世界中解脱出来,使纯然外在的、感性的、可消逝的东西与纯粹思想归于调和,也就是说,使自然和有限现实与理解事物的思想所具有的无限自由归于调和.其中,艺术、宗教和哲学便是人类心灵最得意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红灯记》是一部描述中国人民与敌寇不屈不挠作斗争为题材而改编的一部现代京剧.它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江青为首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而发展起来.这部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我国京剧艺术甚至文艺生活起了一定促进作用.本文从《红灯记》的音乐形态、表现手法及音乐布局来进行分析,借以探讨它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11.
一、文化与会计 对于文化,有多种解释,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所以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是人们世代相传的对于存在、价值和行为的共识.社会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共识,这种共识就构成了特定的文化,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着文化的控制功能.它包含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观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朝忠 《企业文明》2004,(11):52-54
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是每一位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又是随着时间、空间、对象的不断变化而千变万化、永不重复的。那么如何应对呢?新任领导的工作方法所谓新任领导包括新提拔担任领导工作和原领导调到另一个新单位开展工作这两个概念。这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全面进入千家万户,使得信息共享应用日益广泛与深入,世界范围的信息化技术革命激发了人类历史最活跃的第三生产力,使人类活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信息化这个新鲜词汇已经开始充溢社会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小平同志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
幼儿音乐教育,应当着眼于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何做到这一点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大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广告又是企业市场策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帮助经济实体实现其企业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现代商场广告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16.
引言 "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 是原始的无色光线及其相对无色彩黑暗的产儿." 这是约翰内斯· 伊顿在 《色彩艺术》 对色彩给出的概念. 人类生命从最原始共有的色彩本能、 色彩冲动中走出来, 展示着人类一切色彩方向发展的能性, 以及不同地域中人类文明进化成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世界上惟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汉字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保留了历史印记,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内涵."汉字五千年"、"汉字文化圈",汉字被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人类艺术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杨姝荣 《活力》2006,(3):195-19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之中。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之一。在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和音乐表现应当是弹奏技能培养的结果。感受音乐是指每个人内心的音乐感受,而表达音乐是指音乐感与音乐理解在演奏中的体现。教学实践发现,许多钢琴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善于领会音乐语言,弹出来的作品平淡机械,了无生趣,音乐感觉严重滞后于音乐技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钢琴教学多数只注重了纯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感觉的综合培养。学生缺乏深厚的音乐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灵魂,更无从触类旁通地进行钢琴独奏之外的即兴伴奏、乐曲配编、简谱伴奏等话动。  相似文献   

19.
徐莉 《活力》2005,(12):136-136
音乐不但是一门艺术,而且也是社会的文化。文化之于音乐艺术的发展不可或缺。因而,学习音乐,教授音乐,必须将之置于文化背景上加以理解。如此才能充分认识到音乐的底蕴。对此目前许多音乐院校已有共识,大都将人文素养纳入其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与艺术的关联 在过去,人们往往把经济活动与艺术活动截然分离.因为艺术活动是以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为目的的;而经济活动则将满足人类的实用需要为出发点.就是说,艺术所从事的是满足于人类精神需要的"精神生产";而经济活动则是为满足于人类物质需要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类活动最初是基于物质生产劳动的"艺术"以及其它人类意识形态的正式出现或被确定,则是伴随着人类生产水平发展到"分工"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