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本市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约有32万余家国有、集体、私营、外商投资等企业纳入了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范围。经税务机关严格审核评定,全市已有3083家A类纳税人脱颖而出,占正常纳税户的1.01%,其中589家企业先行获得A类纳税信用等级证书;核定为C类纳税人的仅占正常纳税户的0,89%;其余98.1%的企业均位于B类纳税人行列中,它基本反映了本市绝大多数纳税人自律守法、照章纳税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税收征纳》2005,(1):8-10
为加快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增强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确立诚实、信用、互尊、互重的新型征纳关系,提高征管效率,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努力营造诚信纳税光荣的社会扭转,武汉市国税局,武汉市地税局根据《武汉市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行的纳税信用等级制度,就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程度,对其实施分类管理的制度.其核心目标就是强化诚信纳税激励机制。●纳税信用制度是“以德治税”的制度化体现.在这个制度中,纳税人和国家将同时受益。●诚信纳税A级证书,成为上海企业界和广大纳税人的一,张趋之若骛的信用信誉招牌,成为闯荡市场的一张绿色通行证。●早期在上海立足的一些国际跨国公司,如上海大众,由于多年来一直保持A类企业的诚信纳税记录,在海内外的影响与日俱增,市场不断扩大,赢得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今后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实现纳税信用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信用,原义是相信、信在、声誉等。在经济领域,信用是指当事人双方在经济活动中履行契约、执行诺言的能力,包括纳税信用、财务会计信用、产品质量信用、企业机构设立信用和按术信用等等。  相似文献   

10.
11.
12.
刘溯平 《上海财税》2000,(12):13-14
为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有针对性地辅导和督促不同层次的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使有限的税务管理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税收征管及监控效能,本市业已开始实施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实施纳税人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是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纳税人的税收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以促进税收征管取得最佳效果。在推行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时,应当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即有利于及时足额收缴税款,确保国家税收收入;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纳税人的权益,坚持依法治税;有利于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税收监控职能,督促企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和实行自然人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人贷款是农业银行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农业银行至今仍未建立起一套系统的自然人信用评价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然人贷款业务的发展和贷款质量、效益的提高。本文拟就如何建立和实行自然人信用等级评定制度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建立和实行自然人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的必要性所谓自然人信用等级评定制度 ,就是根据贷款申请人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家庭人口、收入、资产、现有债务、以往债务偿还情况等有关资料信息 ,对预先设定的信用等级评定指标进行评分 ,然后将这些分值的总和与预先规定的自然人各信用等级的分值区间…  相似文献   

14.
印征平 《上海财税》2001,(12):18-18
为了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增强纳税人自律守法意识,建立征纳双方诚实守信、互尊互重的新型关系,营造宽严结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去年,本市财税部门制定了《实施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并从2000年9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对本市纳税人实施纳税信用等级A、B、C分类管理制度。经过一年多的正常运行,该制度已产生了可喜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切实发挥纳税信用等级与银行客户信用等级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师宗县地税局与曲靖市商业银行师宗支行建立纳税信用等级信息交换及运用工作联系制度,加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和银行客户信用等级的信息交换运用工作。具体做法是:一、将纳税人办理纳税登记、纳税义务履行情况纳入信贷审核报批的要求范围,税务机关同银行间加强合作配合,共同促进诚信体系建立。二、做好向纳税人、银行客户的宣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论建立税收信用管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英 《涉外税务》2002,(9):18-21
当前我国信用体系脆弱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解决好社会信用危机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和社会监督保障机制,切实加强法制建设。要维护法律在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和危机中的权威性、严肃性,把社会信用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