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项目时,普遍存在风险分析与管控经验缺乏、国际化经营能力不足、项目管理层对国外法律环境和经营环境不熟悉等问题,从而导致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建立并实施全面的海外项目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对海外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和管控,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国家正式提出企业“走出去”战略至今。我国在境外设立的各类仓业已遍布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35万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氽业1.8万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出国门,开启“出海”征程,如何对外派员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给予我们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备受瞩目,如何有效管控海外子公司、管理国际人力资本也是当今全球跨国公司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于国际化进程刚刚起步的中国企业,重点集中在外派员工的管理问题。当前外派员工管理成效并不乐观,据调查显示,跨国公司外派员工的失败率,即没有完成外派任务,提前结束外派生涯的员工,占外派员工总数的20%至40%。由此可知,加强外派员工综合培训管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陈捷 《董事会》2012,(12):78-80
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条件。然而,“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有时更是“风险重重”。近年来,中联重科在确保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实施跨国并购和海外建厂等一揽子的国际化战略使企业一跃成为全球行业领先者。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广西水电工程局海外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海外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随着企业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业务迅速扩展,海外员工需求不断增长,海外项目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积  相似文献   

6.
王旸  黄芸 《中国石化》2014,(12):23-25
<正>企业走出去,法律工作要先走出去;企业国际化,法律业务必须先国际化。随着中国石化"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法律风险日渐增加,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海外投资环境恶化、法律纠纷不断增加等现实问题。中国石化法律部主任张吉星表示,企业走出去,法律要先走出去,企业国际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很多中央企业从自身发展战略出发,禀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踏上国际化征程。这对央企各级外事管理部门及其传统的外事管理模式,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施工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项目额度越来越大,2008年海外工程合同额近1000亿美元。海外市场机遇大,风险也很大,如何进行市场开拓和风险控制是每个已经“走出去”和将要“走出去”企业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
Addax公司在管理上主动与国际接轨,稳步推进经营管理、人才建设、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创造了中国石化在海外推行国际化管理的样板。如何实现经营管理国际化,建立有效的国际化管理模式,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搞跨国经营面临的难题。中国石化于2009年8月以76亿美元成功收购Addax公司,只派出18名中方管理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1%),就实现了对该公司的深度整合、高效管理并助其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我  相似文献   

10.
一份有关企业国际化现状、战略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企业“走出去”是必然选择。而产业升级及震荡才刚刚开始。报告认为,在国内市场,买方市场格局基本形成,一些制造企业面临着国内产能过剩的局面,萌生对外市场扩展动力;国内每年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需要消化,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决策层鼓励企业海外并购构成宏观政策背景。  相似文献   

11.
外派难题     
要解决员工外派中的问题,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做出努力。伴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越来越多的本土员工开始体会到自身职业生涯的国际化。他们被派到海外市场工作,时间或短或长,来自语言、文化甚至个人情感的很多问题也就接踵而至。要解决员工外派中的问题,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做出努力。国际化的苦恼国庆节长假前几天,远在印度的联想公司员工贾一波有些坐立不安,他时刻关注泰国政变的消息,因为那将很有可能影响他归国探亲的计划。“班加罗尔并没有直飞中国的班机,这里离新德里又较远,我们回家必须经泰国转机。”贾一波说。虽然来印度只有3…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财富》杂志7月公布的“2008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石化以16名的位次成为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近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化经营持续推进,在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海外石油工程项目及炼油化工工程承包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国际工程承包的合同管理在“走出去”战略实施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合同双方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谨慎地选择法律适用条款。  相似文献   

13.
石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努力寻求海外市场,到海外开办分支机构、与国外公司合资合作、进行海外工程承包等。国际经济环境在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资本市场中汇率、利率的波动带给我们的外汇风险,可能会给我们的国际经营业务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了解国际经营环境下规避风险的方法,对实施海外经营的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东 《中国石化》2011,(5):40-41
随着中国石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走出去"队伍越来越多,带出去的人员和资产也日益增加。随着海外项目的发展,项目涉及的国家和领域不断增多和扩大,面对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在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规避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步走”回顾中国路桥“走出去”的发展历程,我们基本上经历了“三步走”,即走出去、走进去、走出来.“走出去”——是指我们依托政府间外交、外经关系承担援外项目,以一种低风险的方式走向海外,在此过程中充分了解了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逐渐熟悉当地的市场运作模式,积累了一批具有海外从业经历的人才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走进去”——是在熟悉了所在国市场并站稳脚跟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和当地企业及跨国公司的市场竞争,通过高品质、高效率的工程项目,树立自身品牌声誉、扩大影响力,展示出负责任的企业形象,获得所在国政府和人民的认同和赞誉.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进军海外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正值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应加强对中国企业进军海外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的扶持与引导,进一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家政治经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走出去”发展战略对中国能源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了中国能源企业面临的国际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能源企业可以采取低成本或差异化市场竞争战略,进而详细论述了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与关系营销策略,并强调中国能源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带刺的玫瑰     
伴随着施工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风险管理,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尤其是,今年2月底以来的利比亚动乱,给在利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刺痛了海外项目风险这根神经,为企业的海外风险防范敲响了警钟。一时间,“风险管理”这一话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9.
《航天工业管理》2005,(4):46-46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近日在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国际论坛上强调,中央企业必须加强对境外机构的管理以防范法律风险。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央企业对外投资逐步扩大,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也越来越多。因此,中央企业必须了解和熟悉被投资国的法律环境,依法加强对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茅启平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7):21-24,110
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企业国际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受欢迎程度不高、中方员工的友善行为不被理解、海外履行社会责任效果不明显等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中国企业公共关系管理存在以下三大问题:海外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文化融合;忽视除政府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善于与当地媒体交往、缺乏与公众的双向沟通.中国企业要想克服海外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着手,加强公共关系的研究并准确把握与利益相关方的相处原则,通过双向对等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亲善友好、负责任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