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对日照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对其旅游资源优势进行系统评价,并提出旅游资源开发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卫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特征,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优劣势评价,构建旅游资源开发布局,设计市内外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3.
对固原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其旅游资源的优势,架构体系完备的开发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梳理四平市旅游资源类型与数量。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资源价值方面,四平市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所占分值最大,旅游资源自身要素价值次之,然后是旅游资源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方面,以历史遗址遗迹、红色文化和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为主,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具备较高的开发潜力。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市旅游业可持续开发的调控对策,旨在为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的规划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开发目标及机制的变化,从旅游资源客体特征出发的传统的旅游资源分类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需要;通过旅游者主体和旅游资源客体相结合的新视点,多视角、全面地重新审视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区的开发成效可从其旅游资源新分类后的综合评价中得到。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资源具有乡村性表征的核心特性,在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中,现行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国标缺乏对乡村旅游资源内涵及特性的关照及对乡村空间结构特征的兼顾,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适用性不足。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内涵与特性的解析,基于乡村旅游资源本体是乡土景观体系的判断,围绕乡土景观要素与结构,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了构建,确定出乡土自然环境系统、传统乡村基础设施、传统农业系统、乡土聚落系统、乡土文化形态等5个主类和17个亚类、54个基本类型。同时,基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目的的综合性,并结合乡土景观的地方感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资源自身价值、开发条件和综合效益三个方面,确定出15项评价指标及具体评价标准。研究基于乡土景观视角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进行了创新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滇东南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滇东南是云南省继滇西北之后的第二块重要旅游开发区,文章对滇东南旅游资源详细调查、分类、区划及评价,运用现代区域旅游发展理论,提出了滇东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及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我国当前旅游发展的热点之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合理开发、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的基础。根据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构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包括8个主类,18个亚类,41个基本类型。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四季赏花资源丰富,千湖之省水乡风光典型,乡村文化深远且地域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与标准,并对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构、等级、地域分布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对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归纳分类基础上对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定性评价,指出了黑龙江旅游资源的吸引向性,为资源开发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雪宝顶自然保护区虎牙地区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基础,并在很大捏度上决定了旅游开发的方向;虎牙地区大部分属于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技术要求对该区进行了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该区旅游资源的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品质较高,各类型资源品质差异较大,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资源分布密度大,线性分散与集中分布明显,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但应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1.
日照市是一个滨海城市旅游后发地区,陆海统筹是提高日照知名度的需要,同时也是改变其不利经济地位的需要。论文首先提出了陆海统筹的概念与理论意义,对日照市旅游发展现状做出分析,针对陆海域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建构滨海旅游产业空间、统筹旅游项目建设、优化旅游线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努力促成日照市旅游业陆海统筹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武冈市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武冈旅游开发环境条件、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讨论了武冈市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市场促销策略,提出了“一山一城一湖和特色旅游商品”的旅游开发思路,同时简要论述了旅游产业要素的协调发展,对武冈旅游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信阳市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及潜力分析,为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发展其乡村旅游产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信阳市新农村建设。[方法]文章以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乡村旅游资源潜力进行分析,构建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分析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游客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分析指标重要性的打分值(分值范围为1~ 10)权重值和打分值的乘积为最终得分,按最终得分对各指标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据此分析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潜力。[结果](1)在指标体系中,系统层乡村旅游资源权重值最高,旅游开发次之,乡村环境最低。(2)在乡村旅游资源中,特色饮食权重值最高,村落建筑权重值最低。(3)在乡村环境中,治安环境权重值最高,基础设施权重值最低。(4)在旅游开发中,交通便利性权重值最高,纪念商品的权重值最低。(5)各指标因素的重要值排序可以看出,特色饮食、山水景色、田园风光、文化艺术等旅游资源相关因素重要值均较高,而食宿服务、服务人员素质、宣传活动、旅游项目开发、纪念商品等与旅游开发相关的因素重要值均较低。[结论]信阳市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缺乏科学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按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构建湘西少数民族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研究,旨在对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多目标多因子评价方法并结合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现状,从旅游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开发条件和社会效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主要单体进行打分,定量评价乡村旅游资源的等级。[结果]凤凰古城、老司城遗址等共32处为五星级旅游资源,五星级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代表性,有很好的观光价值、开发条件和产业带动作用,四星级旅游资源73处,优良级以上乡村旅游资源共196处,占资源单体总数的83%。[结论]湘西乡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很强的开发潜力;乡村自然资源景观特征明显,优级旅游单体数量较多,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乡村民俗类资源单体众多,包括饮食传统、节庆活动、乡土特产和乡土名人等,多为民族独有文化,具有很大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池州市是安徽省沿江和皖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分析评价了池州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和主要特点;指出了该市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池州市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空间角度分析郑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同时深入探讨其驱动力,全面推动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法]以郑州市为例,通过洛伦兹曲线、最邻近指数、地理联系率和基尼系数等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进而选取24个驱动力指标,通过计算相关性系数对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1)郑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惠济区、登封市、二七区等市区;(2)但各市区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上街区的最邻近指数大于1,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均匀型,巩义市、新郑市、登封市、新密市、荥阳市、中牟县、经开区、高新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的最邻近指数小于1,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凝聚型;(3)郑州市各区的地理联系率均在94%以上,基尼系数均小于0300,说明郑州市整体上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为均衡。(4)郑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与24个驱动力指标均正向相关,其中乡村特有的景观、距离市中心的距离、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村的数量、农民人均收入、民宿、停车场数量、道路标识系统的完整性和互联网覆盖率与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受多个驱动力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发展时期有所差异,因此有必要优化调控驱动力系统,促进区域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合理化以及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经济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地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忻州市为实现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有必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并将其与旅游经济发展相结合,最终使之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本文借助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采用定性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两型社会”背景的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资源有着较明显的群体优势,营造城市圈亲水型的景观,构建水体旅游发展体系,是加快武汉城市圈旅游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相关要求,对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发展做了对策分析,指出其在盘活地方水体旅游资源存量、促进新型水景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韶关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森林旅游资源,发展森林旅游的潜力极大。目前应立足资源优势,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森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开发。在对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韶关市森林旅游资源深度整合开发的原则、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